10月16日0時23分,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按照預定時間精準點火發射,約582秒后,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在看完神舟十三號飛船成功發射后,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原冶金工業部副部長、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第一屆會長吳溪淳心情激動,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更為鋼鐵人助力我國航天事業發展所做的貢獻而欣喜不已。他向記者發來自己在2003年首次載人航天發射成功慶功會前與航天員的合照。當時,他是代表冶金行業(提供高溫高強合金材料)出席的。
圖為吳溪淳當年的請柬、與航天員的合照(吳溪淳提供)
航天事業離不開金屬材料的強力支撐
我國航天事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金屬材料的強力支撐。特別是高性能金屬材料(包括鋁合金、鈦合金、鎂合金、超高強度鋼、高溫合金、金屬間化合物以及金屬磁性材料等),對航天技術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超高強度鋼因其特殊性,在航天領域應用時需要具有高的抗拉強度,保持足夠的韌性,還需要具備高比強度、高屈強比、良好的焊接性和成型性。這類鋼材可以分為低合金、中合金和高合金超高強度鋼3類。超高強度鋼在火箭上主要用于發動機殼體、發動機噴管和各級助推器等。特別是用作大型固體燃料推進火箭發動機殼體時,因工作時需要承受幾個大氣壓的燃氣壓力,尤其要求材料具有高強度、高韌性、良好的成型性和可焊性。同時,超高強度鋼高壓氣瓶是航天工程中的重要部件, 由于氣瓶工作載荷的長期性和超高強度鋼較高的環境敏感性, 其應力腐蝕門檻值成為影響氣瓶安全性的最主要性能。
鋼企奮進 助力航天圓夢
一直以來,我國一批優秀的鋼鐵生產企業致力于生產航天用材料。例如,多年來,河鋼集團助力載人航天、探月工程、衛星發射事業,河鋼研發生產的“航天氙”,作為衛星調姿推進劑,填補國內空白,打破海外40年壟斷,助推我國“實踐十三號衛星”成功飛天。太鋼不斷研發航天新材料,打造航空航天精品鋼材,太鋼不銹鋼冷、熱軋產品和電磁純鐵等應用于“嫦娥探月工程”月球探測器、“神舟”系列飛船、“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等。攀長特等鋼廠研制的產品成功應用于“神舟十一號”飛船。東北特鋼為“天舟一號”及其運載火箭“長征七號”提供了多種高端特殊鋼產品。湖南華菱線纜股份有限公司為“長征”系列火箭提供了上百次高溫點火電纜,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發射用點火電纜都出自華菱。
2020年11月24日,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被網友們親切地稱呼為“胖五”的長征五號是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中國寶武為其提供了高溫合金、特冶高性能不銹鋼、高強合金結構鋼等產品。圖源:中國寶武
此外,歷史上,在航天領域應用的很多材料也是由我國鋼鐵系統率先研制的。據悉,原冶金部從1958年~1960年即取得一批科研成果。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許多工廠、車間或專用生產線生產了眾多航天工業用材料,如石墨舵體材料、超薄壁不銹鋼無縫鋼管、超低溫不銹鋼、衛星消旋鈕件軸承鋼等,促進了國家航天工業的發展。噴涂器面板于1986年7月份獲國家發明二等獎,遠程固體火箭用喉襯獲國家發明二等獎,遠程第一、二級火箭殼體用鋼板獲國家發明三等獎。1983年,鋼鐵研究總院、包頭冶金研究所等單位利用稀土資源研制成功釹鐵硼永磁合金,作為第三代稀土永磁合金,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價格則比原來使用的永磁材料降低一半以上。從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原冶金部系統研制生產的精密合金就增加到150個牌號、3000多種規格。
中國夢,航天夢。在每一次航天器發射成功、令國人激動與自豪的高光時刻里,都有“超級幕后英雄”鋼鐵的鼎力相助!厲害了,我的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