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有利于擴大有效投資、有利于提升先進產能比重,既利當前,又利長遠。”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單忠德表示。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發布《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圍繞推進新型工業化,以大規模設備更新為抓手,實施制造業技術改造升級工程,以數字化轉型和綠色化升級為重點,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工業領域設備投資規模達4.4萬億元,同比增長8.7%,占全社會設備投資的70%以上。設備更新空間大、潛力足,可以說,當前我國工業設備更新大有可為。
助推工業先進產能比重持續提高
工業既是各類設備的供給方,也是設備的需求方。業界專家認為,推動工業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有利于擴大有效投資,有利于推動先進產能比重持續提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副部長許召元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我國各行業龍頭企業和大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較快,推動我國工業領域國際競爭力持續提升,但同時,也存在大量中小企業在轉型升級中面臨資金、人才和技術能力較弱、發展進程相對滯后等問題,特別是在近兩年部分行業面臨增長放緩、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部分中小企業雖有加大投資的愿望,但苦于資金不足難以及時改造升級。本輪大規模設備更新改造有利于增強中小企業增加投資的能力,有助于幫助這些企業加快數字化智能化升級,也有利于推動工業先進產能比重持續提升,進而補強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中的薄弱環節。
我國是工業大國,2023年全部工業增加值39.9萬億元,占GDP31.7%。2023年末,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已經超過167萬億元,多種關鍵設備保有量全球領先,如工業機器人保有量占全球三分之一,新增裝機量超過全球總量的一半;風電等新能源設備裝機量連續多年保持全球第一。隨著新型工業化深入推進,工業領域對先進設備的需求將持續增長,是大規模設備更新的重點領域。
據測算,目前我國全社會設備存量資產凈值大約是39.3萬億元,其中工業設備存量資產大概是28萬億元,占比超七成,是設備更新的重點。根據《方案》,到2027年,工業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工業大省大市和重點園區重點行業能效基準水平以下產能基本退出、主要用能設備能效基本達到節能水平,本質安全水平明顯提升,創新產品加快推廣應用,先進產能比重持續提高。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張立表示,推動工業母機、農機、儀器儀表、工程機械、輕工、紡織等生產設備整體處于中低水平的行業,淘汰一批超期服役的落后低效設備。而針對航空、光伏、動力電池、生物發酵等生產設備整體處于中高水平的行業,則鼓勵企業更新一批高技術、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先進設備,不斷提升行業的生產效率和技術水平。
下一步,我國將聚焦石化化工、鋼鐵、有色、建材、機械、汽車、輕工、紡織、電子等重點行業,開展先進設備更新、數字化轉型、綠色裝備推廣、安全水平提升四大行動,全面推動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實施先進設備更新行動。針對工業母機、農機、工程機械等行業,加快服役10年以上老舊機床等落后低效設備更新替代;針對航空、光伏、動力電池等行業,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更新一批高技術、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先進設備;圍繞研發設計、中試驗證、檢驗檢測等薄弱環節,更新升級一批試驗檢測設備。推廣應用一批先進適用安全裝備,加快推動石化化工老舊裝置綜合技改、推動民爆行業“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機器人替人”,加強安全應急、消防等領域裝備升級改造與配備配置。
“我們將聯合相關部門落實中央投資、稅收優惠、專項再貸款等支持政策,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強化標準引領、加強要素保障、建立協同工作機制,加快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落實見效,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為加快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科技創新成果的產業化、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堅實基礎?!眴沃业卤硎?。
各地多措并舉推動工業設備更新
大規模設備更新市場空間巨大、潛力十足,包括浙江、山東、山西、黑龍江、重慶、廣東、四川在內的各地方政府近期紛紛出臺政策或進行產業摸排,多措并舉推動工業設備更新。
浙江省既是裝備制造業大省,也是設備使用消費大省。記者了解到,2023年浙江裝備制造業規上總產值4.8萬億元,高檔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智能物流裝備等領域優勢明顯。今年4月,浙江省政府印發《浙江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若干舉措》,明確到2027年全省工業、建筑、交通、教育、醫療等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30%以上,重點領域生產線(裝置)能效標桿水平產能比例超過50%,汽車以舊換新50萬輛,新能源汽車滲透率50%以上,全面淘汰非標電動自行車等目標。
浙江提出,要聚焦設備更新,以標準為引領,推動18個領域根據綠色低碳、安全穩定、智能高效、民生改善的要求,重點實施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大型化工老舊裝置淘汰、落后鍋爐淘汰等工程。
廣東已制定實施《廣東省推進工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提質增效工作方案》,將從擴能、提質、降本、增效等4個方面提出20條具體措施,屆時將省市聯動開展超百項具體活動,確保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取得實效。
此外,山東也印發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工業重點領域達到能效標桿水平的產能比例達到35%。到2027年,工業、農業、建筑、交通、教育、文旅、醫療等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8%以上。山西也制定目標:到2027年,工業、農業、建筑、交通、教育、文旅、醫療等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
黑龍江將堅持市場為主、政府引導,鼓勵先進、淘汰落后,標準引領、有序提升“三個原則”,實施先進設備更新行動,加快落后低效設備替代、更新升級高端先進設備、更新升級試驗檢測設備;實施數字化轉型行動,推廣應用智能制造裝備、推進數字化系統應用、實施智能制造示范工程、加快建設智能工廠、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實施綠色裝備推廣行動,加快生產設備綠色化改造、推動重點用能設備能效升級、加快應用固廢處理和節水設備等,扎實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取得實效。
天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投資與技術改造處處長朱天利向記者表示,天津將聚焦重點產業和領域,以工業領域設備更新為抓手,一體推進技術改造,以數字化轉型和綠色化升級為重點,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近日開展全省工業重點領域設備更新改造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供需情況摸底,四川將結合實際扎實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促進“四川造”優質耐用消費品加速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據了解,本次摸底將分地區、分行業摸排四川全省工業重點領域設備更新改造供給能力和需求基本情況。
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是著力點
此次工業領域的大規模設備更新,數字化轉型是一大重點。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是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必然要求,也是適應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迫切需要。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單忠德表示,我們要抓住大規模工業設備更新這個機遇,體系化推進智能制造應用探索、科技攻關、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大力推進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為制造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我國已培育421家國家級示范工廠、1萬余家省級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數字技術正在以行業覆蓋面廣、業務滲透性強、智能化水平高、經濟效益好等特點賦能新型工業化。
“工業領域設備更新是加快數智化轉型的關鍵。新設備往往集成了更先進的技術應用,如大數據、邊緣計算、人工智能及物聯網等,這些技術能顯著提升生產效率和智能化水平,進一步推動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庇糜丫W絡高端BG智能制造事業部總經理葉秀林表示,“建議企業抓住此次設備更新機遇,實現數據的有效整合與利用,優化業務流程,提升決策效率?!?/div>
根據《方案》,我國將實施數字化轉型行動,推廣應用智能制造裝備,加快建設智能工廠,推動人工智能、5G、邊緣計算等新技術在制造環節深度應用,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
“人工智能是一個最具有革命性、滲透性,甚至顛覆性的技術,我認為它是推進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最典型的代表性技術。當把‘人工智能+’賦予到各個產業以后,它就形成了典型的新質生產力?!敝袊鐣茖W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向記者表示。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也表示,大模型可以與傳統產業進行“智改數轉”結合,成為新型工業化的重要賦能者。
記者了解到,工業和信息化部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將以大規模設備更新為抓手,“點線面”一體化推進數字化轉型。“點”上就是打造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標桿,包括量大面廣的中小型企業,“線”上就是推進重點產業鏈數字化協同改造,“面”上是推動重點產業集群和重點園區數字化提升,加快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力爭到2027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90%以上,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75%以上,特別是要推動工業大省大市和重點園區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全覆蓋。
來源:工信微報
編輯:張雨恬
相關文檔
版權說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鋼鐵新聞網。媒體轉載、摘編本網所刊 作品時,需經書面授權。轉載時需注明來源于《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及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