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兩會報道組記者 朱曉波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只有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敝圃鞓I是實體經濟的主體,創新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叭谫Y難問題制約了民營制造業企業的技術創新,對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全國政協常委,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黨組書記王會生表示。
王會生介紹,民營經濟貢獻了我國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其中民營制造業企業是重要主體。截至2019年底,科創板已上市的52家制造業企業中,民營企業占75%。但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民營企業的貸款僅占新增貸款的40%,與其在技術創新中的比重不相匹配。同時,直接融資比重太低。2018年,我國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占社會融資規模僅為1.9%,對科技創新有獨特支持作用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融資規模僅相當于社會融資規模的6.35%。
王會生指出,民營制造業企業融資難有多重原因。在間接融資方面,一是相比于國有企業,民營制造業企業貸款風險高、收益低,“不愿貸”;二是績效考核偏重于不良率和業績,民營企業貸款的風險分擔機制尚未形成,“不敢貸”;三是過度依賴抵押擔保,審貸標準中對知識產權等“軟信息”關注不夠,貸款期限與技術創新周期不匹配,“不會貸”。在直接融資方面,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作用沒有充分發揮,一是行業發展水平不高,普遍存在募資難和項目退出難的問題,影響了資金規模擴大和效率提升,“不夠投”;二是截至2017年末退出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投資項目,平均投資期限僅為3.13年,難以滿足科技創新產業化對長期資本的需求,“不夠長”;三是基金管理公司普遍實力小,管理規模在50億元以上的僅占2.7%,專注于制造業科技創新的機構更少,“不夠?!?。
針對上述問題,王會生提出了以下建議:
一是鼓勵國有資本參與民營制造業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破解“不愿貸”。在平等協商、相互自愿的基礎上,鼓勵國有資本以相對第一大股東的比例參與民營制造業企業混改。在股權架構上,確保非公資本占比超過51%,在法人治理結構上,確保非公資本在董事會中占有相應席位。通過這樣的股權架構和法人治理結構,推動混改意愿強的民營制造業企業改制為國有相對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從所有制上破解“不愿貸”。另外,將國有資本的規范與民營資本相結合,國有資本的監督與民營資本的激勵相結合,國有資本的公平與民營資本的效率相結合,在加快創新中進一步實現“國民共進”。
二是多方協力,落實盡職免責機制,創新商業模式,破解“不敢貸”。工業和信息化部門牽頭對民營制造業企業進行摸底調查,加快建立并利用跨政府部門的大數據共享平臺,遴選出管理規范、核心團隊創新能力強、產品具有國產替代作用的民營制造業企業,建立“科技創新型民營企業名錄庫”,并且定期更新。銀保監會、商業銀行對入庫企業實行差異化信貸考核標準,適度放寬不良貸款考核容忍度,完善考核激勵約束機制,落實盡職免責機制,從機制上破解“不敢貸”。與此同時,鼓勵商業銀行與政府主導的優質產業投資基金合作,發起設立“民營制造業企業投貸聯盟”,擴大“產業基金+銀行貸款”的合作規模,從商業模式上破解“不敢貸”。
三是針對技術創新特點,制定專門的信貸標準,破解“不會貸”。針對民營制造業企業技術創新周期長、投入大、市場開拓難等特點,商業銀行要落實相關政策,加快制定可操作的信貸規則,將創始人專業專注、知識產權等作為授信的重要標準,設計出適應民營制造業企業技術創新特點的信貸產品,匹配貸款期限與技術創新周期,破解“不會貸”。
四是支持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破解“不夠投”“不夠長”“不夠?!?。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完善支持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行業做大做優做強的相關政策,如取消投資民營制造業企業上市后股權轉讓環節的增值稅、允許以政策性銀行資金出資或發行長期國債等方式參與政府出資產業投資基金等,破解“不夠投”。鼓勵政府、銀行、保險基金、社保基金等長期資本出資優質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優化“反向掛鉤政策”,支持民營制造業企業的科技創新,破解“不夠長”。落實“創投國十條”提出的“堅持專業運作”原則,引導更多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專注于投資制造業,支持先進制造產業投資基金等優秀國家基金與地方基金互動,營造推動民營制造業企業技術創新的良好產業生態,破解“不夠?!薄?/p>
五是加大政策落實力度,通過多種手段傳導壓實各級責任。近年來,中央出臺了《關于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的若干意見》和《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支持民營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要加大政策的落實力度,健全配套政策體系,增強可操作性;通過政協委員和各級機關聯動調研、督導等形式,督促各地各級責任機關將政策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