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根據統計的重點企業旬報情況預估,2021年1月,汽車行業銷量預計完成254萬輛,同比增長31.9%。從已公布1月數據的車企情況看,銷量也是同比大幅增長。
1月汽車市場為何業績大增?熱銷勢頭能否持續全年?車市還需從哪些方面發力?圍繞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汽車市場相關人士和專家。
多重因素促銷量大增
在已公布1月銷量的20個汽車品牌中,19個品牌同比銷量均大幅增長,初步統計平均增幅在130%左右。
經濟快速恢復、消費信心持續上升,同時春節臨近、消費者突擊購車,被認為對1月車市“開門紅”起到了一定促進作用。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受疫情影響,去年1月銷售期只有20多天,銷量基數較低,是今年1月汽車銷量同比增幅較高的主要原因”。
對平均增幅貢獻最大的是新能源汽車企業,尤其是造車“新勢力”,這主要是由于產品供給能力和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私人消費新能源汽車數量大幅增長,帶動整體銷量增長。其中,蔚來汽車銷量大漲,小鵬汽車實現連續7個月銷量同比翻番,理想ONE在1月的銷量同比增長355.8%。傳統車企的新能源汽車板塊增長明顯,廣汽埃安1月銷量7356輛,同比增長145%。
“政策和補貼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影響已經在逐步減弱,符合市場需求的新品對新能源汽車大幅增長起到重要推動作用。許多新能源車企銷量大幅提升,標志著新能源汽車進入一個新發展階段?!贝迻|樹認為。
助力1月車市增長的“第二梯隊”是傳統車企。以長安和紅旗為代表的自主品牌抓住消費升級的市場需求,優化產品結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長安汽車1月銷量為251980輛,同比增長87.24%。
還有一份力量來自豪華車市場。數據顯示,一汽奧迪1月銷量增幅達35.8%,林肯增幅達162%,豪華車市場延續了去年的增長勢頭。2020年,國內汽車市場整體增幅為-1.9%,但豪華車市場卻整體增長超14%。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今后乘用車市場品牌向上升級的趨勢不會改變,中高端產品會成為未來市場需求的主導。
預計全年產銷增幅達4%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2020年底,車企并沒有對經銷商大幅度壓庫,經銷商庫存壓力沒有進一步加劇。特別是進口豪華品牌指數、自主品牌指數、主流合資品牌指數均環比下降,一方面說明這些品牌銷售較好,另一方面也說明不少經銷商對今年1月車市持保守態度,沒有大量進貨。
與不少經銷商一樣,多位汽車行業業內人士對今年汽車行情持審慎樂觀態度。中汽協總工程師、副秘書長葉盛基告訴記者,2021年,汽車市場走勢與經濟穩定和內需市場下沉密切相關。一方面,我國經濟和就業保持穩定,特別是中低收入者工作和收入具有穩定性,會影響汽車市場的發展。另一方面,如果中小城市汽車市場和廣大鄉鎮市場的開發有進一步突破,那么今年汽車市場應該會很樂觀。不過,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都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因此汽車市場情況還需審慎樂觀。
葉盛基表示,新能源汽車產品力的提升、配套設施的完善和消費者理念的提升,對于新能源汽車未來市場的開拓和發展將起到積極的助推作用。
中汽協副總工程師許海東的看法相對樂觀。他認為,2020年已是中國汽車產業近幾年發展的底部,未來會進入持續向上的穩定發展周期。尤其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國家整體政策保持穩定性和持續性,不會出現“急轉彎”。汽車產業作為以內循環為主的中國經濟重要行業,汽車工業也將會保持穩定增長。
“預計2021年全年汽車產銷將會有4%左右的增幅,其中乘用車增長7.5%左右,商用車下滑10%左右,新能源車可達180萬臺,增速保持在40%以上?!痹S海東判斷,2025年我國汽車年產銷規??蛇_3000萬輛。
歷史性機遇不可錯過
要真正看清汽車產業前進的方向,需要深刻認識和理解未來的汽車。
正如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所說,這次汽車革命不是孤立進行的,與其并行和銜接的是新能源革命和新一代移動通訊,是交通革命和智慧城市,支撐汽車革命的是移動互聯網、數字經濟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
“從汽車產業發展的歷史來看,每一次汽車技術的重要突破都是整車和零部件企業密切配合的結果?!标惽逄┍硎荆噺妵牡讓討撌橇悴考妵?,未來汽車對傳統汽車的顛覆性,使傳統零部件體系的70%以上面臨重構。目前,新型零部件技術的壁壘還沒有形成,存在著很大的創新空間,這為中國的零部件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歷史性機遇。
我國汽車工業要固鏈補鏈強鏈,已在業內形成共識。葉盛基表示,我國汽車產業包括部分關鍵核心技術在內的短板都需要進一步提升,新發展格局給汽車工業快速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也為全產業鏈發展帶來了諸多機會,中國汽車產業可借此實現全產業鏈安全可控。
可喜的是,新型供應鏈涉及的信息化、網聯化、人工智能等領域在我國穩步發展。陳清泰表示,要抓住時機,針對系統軟件、車載芯片、功率半導體等“卡脖子”環節下大功夫,力爭培育出一批實力強大的新型零部件公司,培育出更多“小型巨人”,做到開放條件下的自主可控,打牢我國新型零部件的基礎。(劉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