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王文化、張濤、齊雷杰、白明山
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2012年底,習近平總書記踏著皚皚白雪來到阜平縣走訪看望困難群眾,在這里向全國發出了脫貧攻堅的動員令。
河北省發揚革命老區奮斗精神,向貧困發起總攻,讓“C”字形環繞京津的貧困帶面貌煥然一新。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實施,近6年來京津累計投入1600多個協作扶貧項目、46億元扶貧資金……
到今年2月底,包括阜平在內的河北省27個環京津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數百萬貧困人口脫貧,環京津地區歷史上第一次擺脫了區域性絕對貧困。
從“貧困程度深”到“扶貧機制活”
環京津地區貧困問題由來已久,2005年亞洲開發銀行資助的一份調查報告首次提出“環京津貧困帶”概念。在這一區域,國家級深度貧困縣就占了10個。
阜平是全國第一個敵后抗日根據地——晉察冀邊區的中心,聶榮臻元帥曾在此奮戰多年。然而這里地瘠民窮,貧困發生率一度超過50%。
記者來到平均海拔1500多米的阜平縣駱駝灣村,村口“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幾個大字,在陽光下格外醒目。一棟棟灰瓦黃墻的民居錯落有致,一個個農家院整潔干凈。
這個在2013年以前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的小山村,2019年底人均年收入增長到13620元。
今年春節過后,北京市西城區干部李繼鵬來到阜平,掛職縣委常委、副縣長。此后,受疫情影響幾個月未回過家。
“幫扶河北脫貧是一項政治任務,我要把掛職變‘任職’,將異鄉當故鄉?!崩罾^鵬說。
按照統一要求,京津兩市對口幫扶河北省27個貧困縣。掛職前,上百名幫扶干部都免去原有職務,組織關系轉入河北。協作扶貧考核非常嚴格,包括6大項124個小項考核指標。
北京除了市區兩級之外,一些街道、社區、企業也參與結對幫扶。阜平縣臺峪鄉平房村的香菇產業,就是在北京市西城區金融街集團和大柵欄街道辦事處的幫扶下“起死回生”。
前些年,平房村建起44座香菇大棚,技術卻不過關?!懊盍藥啄?,連小額貸款也沒剩下多少?!必毨糈w立偉說。
2019年在北京市西城區幫扶下,香菇大棚全部改造為四季出菇的第二代大棚。
這一下,趙立偉等貧困戶樂了:每戶承包2座棚,一年就掙8萬元,很快就翻了本。
地處壩上的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前些年扶貧曾出現過發到一家一戶的“扶貧羊”因為效益低被宰殺吃掉的現象。
為形成規模效應,當地實施了“百萬只優質肉羊產業化扶貧”項目,涵蓋飼料種植加工、種羊繁育等產業鏈,帶動上萬名貧困群眾脫貧。
2019年春節期間,圍場滴水成冰,恰逢母羊產羔關鍵期??紤]到這是雜交新品種,扶貧干部放棄休假,都盯守在羊場。那年春節,羊場一共接產1680多只羊羔。
從“昔日劣勢”到“今日機遇”
今年4月,赤城縣云州水庫提閘,第21次為北京輸水。作為北京重要水源地,赤城境內河流占北京密云水庫來水量53%。
山大溝深地少,“稻改旱”、關停工業項目……先天不足、后天受限,脫貧攻堅怎么搞?
赤城形成了“北京研發、赤城轉化”的科技扶貧新模式,讓傳統農耕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是水培蔬菜,是不打農藥、靠‘喝水’長大的?!背喑强h樣田鄉盛豐農業扶貧產業園的喬仲和說。
大棚里,一排排水系般的循環管道連通起蔬菜孔洞,綠油油的蔬菜根系浸潤在看似清水的營養液中。
“給錢送物不如送技術?!眴讨俸驼f,營養參數精確計算,氣溫、水溫實時監測,最適合蔬菜生長。
據了解,赤城縣通過打造科技扶貧工作站、科技扶貧物聯網、科技扶貧示范基地的“一站一網一基地”,讓當地農業升級換代,已惠及3萬名貧困人口。
“緊挨著京津幾千萬都市人口的消費市場,打造菜籃子、果盤子有天然的優勢?!背械率蟹鲐氜k副主任劉海麗說。
阜平縣草場口村村民白富慧一家是易地扶貧搬遷戶,小區附近的硒鴿廠解決了后顧之憂:“俺們兩口子在這上班,加起來每月工資1萬多元。這里每年可提供優質種鴿60萬對、富硒乳鴿1000多萬只,重點銷往京津市場?!?/p>
目前,阜平已在34個易地扶貧安置點全部配建手工業扶貧車間,帶動貧困戶3155戶,戶均年收入達1.8萬元。
在“山楂之鄉”興隆縣,因為產品單一,山楂一度面臨“要么爛在樹上,要么賤賣”的困境。
如今,龍頭企業帶動建設了萬噸冷庫,并牽頭成立山楂產業技術研究院,聘請專家開發膳食纖維、原花青素等保健品,至今已取得專利12項。企業與3000多畝有機山楂種植基地農戶簽訂合同,收購價高于市場價20%。
從“無可奈何”到“善作善為”
“一山隔開兩重天。”曾經,京津周邊一些貧困戶的吐槽,帶著無奈和不甘。
不少扶貧干部說,最大的變化就是思想觀念的變化。原來常有村民問“我為什么不是貧困戶、為什么不能吃低?!?,現在既有事干,大家也都搶著干。
易縣不少山區百姓開始“觸網”,牛崗鄉蘋果基地還開展“私人訂制——我在牛崗有棵蘋果樹”產前預銷線上活動,3000多棵蘋果樹被網上認領。
如何切斷貧困代際傳遞,是擺在貧困地區的難題。在阜平縣,能容納近萬名學生的職教中心拔地而起。
“學校根據市場需求開設多個專業,并與數十家企業合作,實施訂單培養。一批又一批學生穩定就業,給一個又一個貧困戶帶來希望?!备菲娇h職教中心常務副校長周樹平說。
阜平縣耑路頭村陳旭家境貧寒,他初中畢業后就走上社會。2016年,他從縣職教中心畢業后成為上汽南京汽車有限公司實習生,一年后轉正,月收入6000元,每年都給父母寄錢。
灤平縣城的如意小區,居住著2000多戶易地扶貧搬遷人口,小區配建了縣第五小學。流行于北美、僅在我國少數大城市開課的棍網球運動,卻成了這所山區小學的“標配”。
三年級學生王勝杰之前在兩間房鄉中心小學寄宿,過去一放假就放羊的他,走路都低著頭,不敢跟同學說話,學習成績也跟不上。通過參加各種文體活動,越來越開朗,學習成績也位于前列。
在平泉市楊樹嶺鎮五道梁子村,李秀芝老太太的西廂房里,仍保存著過去用來出村拉水的白色塑料桶。
吃水難,曾像一道魔咒一樣困擾著五道梁子。那些年,望著房前屋后祖輩留下的三個“干井眼”,李秀芝一家“望天興嘆”。
“因為日子苦,女兒嫁到鄰省遼寧農村。每次到親家那里去拉水,自己就抬不起頭來?!崩钚阒フf。
去年,村里成功打了一口147米的深水井,吃上了自來水。通水那天,村里像過節一樣放起了鞭炮。
與過去“青壯經年他鄉走,柴扉幾處斷炊煙”的景象相比,如今家鄉吸引著外出的年輕人主動回鄉創業,用行動向世人講述這片希望土地的生動故事。
興隆縣“海歸”研究生張靜放棄了北京外企白領工作,一頭扎進老家,做起了有機山楂產業。
她決心把山楂做出新名堂,與專家合作,依靠科技提升附加值,開發出了“山楂飲料杯”等適合都市年輕人的創新產品。
“我們年輕人只要有想法,吃苦肯干,在農村有廣闊的發展天地,我對此非常有信心?!睆堨o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