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約200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融資需求進行了季度調查,調查采用電話訪談形式,樣本通過對國家統計局2013年經濟普查規模以上(即銷售額大于2000萬)的企業按行業、地區及規模分層的隨機抽樣產生。該調查從2014年二季度開始已進行了五年。
值得強調的是,雖然我們的調查只針對銷售額大于2000萬元的工業企業。但是2000萬元銷售額并不是一個很高的門檻,涵蓋了絕大多數的工業企業。而工業企業在除農業、房地產、金融的GDP中占比近50%,從中得出的結論是政策制定時不應忽略的。
產業景氣持續五個季度擴張
一季度產業景氣擴散指數為52,呈輕度擴張態勢。這是產業經濟自2014年本調查開始以來首次出現的且持續五個季度的擴張。經營狀況持續改善,擴散指數為58,乃四年內的高位(上季度為59);反映投資熱情的擴散指數與上季度相同,為45,雖低于榮枯點,但仍處歷史高位。
擴散指數所基于的問題為多選題,含類似于“好”、“中”、“差”或“上升”、“持平”、“下降”的三個選項。擴散指數的計算方法為:“好”企業百分比+“中”企業百分比×0.5。擴散指數在0到100之間,越高代表狀況越好,50為榮枯分界線。另一方面,擴散指數反映的是問題涉及的“廣度”。例如,經濟好轉時,狀況上升的企業的相對比例。但是不體現“深度”,即回答“上升”的企業到底上升了多少。產業景氣指數包含當前經營狀況、預期經營狀況變化以及投資時機這三個子指標,為其擴散指數的平均。和現有的經濟指數相比,該指數不僅能夠衡量和上期相比的產業表現,而且反映經濟的絕對景氣程度,并具有前瞻性。
此次擴張與上季度相似,主要為國有和外資帶動,擴散指數為61和56(上季度:59和56)。大型企業也高于小企業(54比49)。而民營企業,產業的大多數,接近持平狀態(擴散指數為51)。數據表明,受農歷新年季節性影響,總體擴張中也有局部收縮的跡象,包括生產量、用電量呈小幅收縮狀態,指數為46(上季度:53)。生產量收縮主要受民營和小型企業所拖累,指數為45和44(上季度:52和51)。收縮主要集中于消費品,生產指數下滑大約10個點。
投資雖仍疲軟,進行擴張型投資的企業占比為5%(上季度:7%)。
本季度單位成本繼續上升(擴散指數為61),但程度有所緩和,表現在有較大幅成本上升(單季成本上升超出5%)的企業占比繼續下降,從上季度的3%降為1%。
單位成本上升主要因為原材料價格上漲,原材料成本擴散指數為59(上季度:59),勞動力成本擴散指數上升了1個點,為55。
影響比較嚴重的行業前五位為橡膠塑料制品業、紡織業、文教用品(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制造業、紙制品業,以及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分別有29%至41%的企業受到影響。其中受到較大幅影響的前兩位為橡膠塑料制品業(8%)和文教用品(10%)。
此外,出口占比指數下跌1個點至49,呈輕微收縮(上季度:50)。主要集中于小型和生產消費品的企業(47和48)。
產業經濟兩大挑戰:產能過剩、成本上升
景氣指數位列前三的分別為水的生產和供應業(65),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61)和鐵路、船舶、航空航天運輸設備制造業(56)。最高兩個行業分別連續九個和十二個季度位于榜單前列。本季度后五名是煤炭開采和洗選業(45),黑色金屬冶煉和加工業(45),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46),金屬制品業(47)和非金屬礦物制品業(47)。黑色金屬冶煉和加工業和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分別連續七個和十一個季度上榜。
產能過剩繼續為產業經濟面臨的最大挑戰。一季度66%的企業產品在國內市場供大于求,反映國內需求不足的擴散指數與上季度相同,為83,仍處歷史高位。產能過剩超過10%和20%的企業占比與上季度相仿,分別為30%和12%(上季度:31%和12%)。此外,企業開工率與上季度相同,開工率超出90%的企業占比為60%,而開工率低于70%的企業占比為16%。
產業經濟的第二大挑戰仍為成本上升。如前所述,本季度因原材料價格的上漲而成本上升仍然較為突出,值得關注。
最后,融資自2014年二季度我們開始本調查以來一直不是現階段產業經濟的瓶頸。本季度僅有2%的企業認為融資是制約因素。與此相應,僅有2%的企業認為資金不足,而絕大多數資金不足的企業(92%)是生產性而非擴張性資金不足,僅有一家企業因虧損而造成資金緊張。反映銀行借貸態度的擴散指數為54,雖然整體仍處較寬松狀態,但與2018年之前相比明顯收緊。其中,小企業借貸態度的擴散指數為46(上季度:48),為2014年本調查開始以來連續兩季度在榮枯線之下,顯示小企業感受到了資金面收緊的壓力。
我們發現,當前經濟整體信心不足,消費減緩,2019年產業仍將面臨較大的不確定因素。政策層面應立足長遠、兼顧短期。寬貨幣和寬信用政策更多應在于防范金融風險的集中爆發。而激發科技創新的活力、打造長遠的核心競爭力是產業振興的必經之路,也應是產業政策的主要立足點。
(作者系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金融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