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增值稅屬于一種價外稅與流轉稅,企業繳納的增值稅稅率的變化可以通過稅負轉嫁的方式傳導至價格,進而對居民消費產生影響。
付一夫認為,從行業結構上看,16%稅檔的變動是對制造業主體進行減負,由10%下調至9%的調整則體現在對交通運輸、通信等服務支撐性行業上,總體上看有利于降低企業負擔。同時減稅之后,自上而下的傳導機制將覆蓋全行業,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狀況,企業融資成本也有望得以進一步降低。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研究員劉向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營改增實施后,各行業的增值稅率稅并不相同,其中此次對制造業增值稅稅率降低3個百分點,降稅幅度是比較大的,這已經體現在制造業增值稅稅收收入減少方面。
深化增值稅改革自4月1日起實施,5月1日起申報納稅。數據顯示,分行業來看,制造業減稅效果最為明顯,實現凈減稅476億元,占4月份總減稅金額的比例超過四成,居所有行業首位。處于增值稅鏈條中間環節的批發零售業,實現凈減稅416億元。適用9%稅率的建筑業、房地產業、交通運輸業分別實現凈減稅32億元、12億元、7億元。適用6%稅率的生產、生活性服務業,雖然此次改革稅率保持不變,但受益于國內旅客運輸服務納入抵扣、加計抵減、允許不動產一次性抵扣等配套措施,均實現減稅,現代服務業、生活服務業分別實現凈減稅36億元、1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