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于全球不確定性持續增加,金融市場波動增大,人民幣兌美元市場匯率出現寬幅震蕩,市場上對人民幣匯率“破7”的憂慮再起,這種短時間內戲劇性的預期變化,使人民幣匯率問題成為牽動公眾情緒和社會心理的焦點話題。
此前離岸人民幣對美元1年期平價期權的隱含波動率躥升,期權波動率曲面愈發陡峭,表明市場已經開始涌現大量美元看漲期權買盤、人民幣看跌期權賣盤的交易??梢哉f市場情緒主導了此輪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值,屬于事件驅動型的短期超預期貶值。因此,此輪人民幣貶值雖然說是匯率的短期超調,不具備可持續性。
在這樣風云變幻的背景下,穩匯率成為應對外部挑戰的重要任務。為了避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出現更大幅度的單邊持續貶值,央行果斷采取三方面措施以穩定匯率:
第一,在香港離岸市場上連續發行央行票據以收回人民幣流動性,提高離岸人民幣利率,增加人民幣的做空成本;第二,在人民幣中間價定價中加大逆周期因子的作用,央行通過實行“前日收盤價+CFETS籃子匯率+逆周期調節因子”的三因子匯率中間價定價模式確定匯率,從市場表現來看,5月中旬以來逆周期因子令人民幣中間價較隔夜夜盤收盤價平均高出逾200個基點;第三,干預離岸市場利率遠期匯率掉期交易,壓低遠期匯率貶值預期,遏制空頭。
時下,人民幣匯率市場預期相對緩和,從中長期角度來看,需理性應對市場短期波動與不確定性因素。目前,匯率的形成主要受到市場供需的影響,而人民幣的供需主要由對外貿易和投資產生,雖然經常賬戶進出口增速下滑,但整體我國貿易仍持續處于順差,順差收窄但幅度不大,金融賬戶資本流入增多,國際收支不會出現嚴重失衡,人民幣不存在大幅度貶值的基礎。
隨著國內經濟和金融改革的開展,經濟增長向高質量轉變,經濟基本面逐步好轉,為人民幣匯率維持基本穩定,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此基礎上,也需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引導社會心理對宏觀政策環境的良性預期,避免一邊倒的公眾情緒極化現象再現,讓市場在客觀、理性的基礎上合理配置資源。
(作者是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