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經濟高速增長,為我國鋼鐵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創造了條件,我國鋼鐵產業已成為最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但是,由于市場環境、產業生態、研發能力等方面因素,我國多數大型鋼鐵企業的發展質量較世界一流企業還有差距。為實現我國鋼鐵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在政策上建議:加快國有企業改革,進一步提升企業效率;消除阻礙因素,發揮市場力量在行業整合中的作用,形成國內競爭大格局;完善環境標準管理制度,激勵鋼鐵企業綠色化發展;完善產業創新體系,提升企業創新能力。與此同時,企業也必須加快改革發展:一是打造產業生態圈,引領產業發展;二是構筑業務體系;三是提高核心技術研發能力;四是提高全球資源整合能力。
我國鋼鐵企業與世界一流大型鋼鐵企業的比較
我國鋼鐵產業已成為最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在全球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我國粗鋼產量自1996年突破1億噸以來,已連續22年雄踞世界第一,2018年達到9.3億噸,長期占據世界鋼鐵半壁江山。鋼鐵產業支撐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我國鋼鐵企業正在向世界一流企業隊伍邁進。
從綜合指標分析看,除了寶武集團外,其他企業在發展質量上與日本的新日鐵住金、韓國的浦項制鐵等還有差距。
首先,我國鋼鐵企業生產規模達到世界一流企業水平。
從粗鋼產量看,我國鋼鐵企業的生產規模與日韓企業相當。從市場占有率看,海外鋼企在所在國或地區占絕對寡頭地位,而我國鋼企均不超過10%。
其次,我國鋼鐵企業經營規模和經營質量與世界一流鋼鐵企業差距大。
從營業收入看,海外鋼企基本是我國鋼企收入規模的2-40倍。我國除了寶武集團收入規模超過3000億元外,其他企業均在1000億元以下。海外鋼企非鋼業務收入高,是營業收入規模大的原因之一。
從噸鋼收入看,我國鋼企遠低于世界一流水平。寶武集團生產規模是浦項制鐵、新日鐵住金的1.5倍左右,但噸鋼收入只有浦項制鐵的五成,新日鐵住金的七成;河鋼股份與浦項制鐵、新日鐵住金生產規模相當,但噸鋼收入分別只是對方的1/4到1/3。
從凈利潤看,除寶武集團外,我國鋼企低于世界一流水平。從凈利潤和凈利潤變化兩個角度看,寶武集團與新日鐵住金、浦項制鐵、日本的JFE為第一陣營,具有利潤高且穩定的特點;盧森堡的安賽樂米塔爾利潤高但不穩定,為第二陣營;鞍鋼股份、河鋼股份與德國的蒂森克虜伯為第三陣營,利潤較低。
從凈利率看,我國鋼企忽高忽低,平均利潤率低于世界一流水平。2017年我國鋼企凈利潤率普遍高于海外鋼企,但日韓鋼企的平均利潤率是我國鋼企(除寶武集團)的2-5倍。
從資產負債率看,我國鋼企兩極分化嚴重。海外鋼企基本維持在55%以內,我國央企和民營均達到世界水平,而地方國企遠高于世界水平。
第三,我國鋼鐵企業勞動效率低。從人均銷售收入看,我國鋼企遠遠落后于世界鋼鐵巨頭。海外鋼企的勞動生產率是我國寶武集團的2-10倍,是其他鋼企的2.5-30倍。
最后,我國鋼鐵企業研發投入強度和環保投入力度與世界一流企業相當。
從2017年的研發投入強度看,除首鋼股份、沙鋼股份外,我國鋼企高于世界鋼企。寶武集團、鞍鋼股份、河鋼股份的投入強度與新日鐵住金相當,是浦項制鐵、安賽樂米塔爾的4倍以上。
從環保投入資金看,我國鋼企與世界鋼鐵巨頭不相上下。我國寶武集團投入僅次于浦項制鐵,其他企業與新日鐵住金等相當。
從環境治理結果看,我國鋼企與世界鋼鐵巨頭的差距在縮小。在噸鋼氣態排放上,寶武集團已接近世界領先水平。河鋼集團的邯鋼,多數指標已達到世界一流水平,燒結階段二氧化硫接近零排放,氮氧化物小于50mg/m3。但總體看,我國鋼企內部環保治理水平不均衡,環保壓力仍很大。
我國鋼鐵企業大而欠強的原因分析
中國的改革開放、經濟的高速增長,為鋼鐵產業跨越式發展創造了條件,但由于市場環境、產業生態、研發能力等方面因素,我國鋼企的發展質量較世界一流企業還有差距。
第一,改革開放經濟高速增長為鋼鐵企業向現代化大規?;l展提供了條件。
我國鋼鐵工業是改革開放的先行者。寶鋼在20世紀80年代初引進了日本先進的沿海一貫式生產方式,從而徹底改變了我國鋼鐵生產的傳統模式,實現了鋼鐵企業向現代化大規模化發展的轉型,優化了產業布局。1993-2001年是我國鋼鐵企業大規模引進先進技術裝備、管理方法的時期。
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為鋼鐵產業和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條件。工業化、城鎮化推進了汽車、船舶、家電、房地產、基礎設施建設等下游投資,拉動了我國鋼鐵市場的大量需求。
淘汰落后產能和兼并重組讓大企業成為鋼鐵“航母”。1999年以后,我國開始實施淘汰落后產能政策,促使企業的單體規模向超大型化發展。與此同時,在政府主導下加快了大型鋼鐵企業間的聯合重組,2007年寶鋼等央企開展了跨區域收購,地方國企在區域內進行整合,誕生了河北鋼鐵集團,一批大型鋼鐵企業集團初步形成。近幾年在國企改革和市場的推動下,實行了新一輪重組,誕生了寶武集團,鋼鐵企業的生產規模向世界巨頭靠攏。
第二,外部市場不穩定影響企業發展質量。
2008年金融危機對我國鋼鐵企業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大量投資基礎設施保增長的政策,導致鋼材需求暴漲,全國產量從2008年的4.8億噸增加到2015年的8億噸,全行業資產負債率從50%左右提高到70%左右。隨著國內經濟增速放緩,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嚴重,鋼鐵企業在2015年陷入全行業虧損狀態。
市場無序競爭加劇企業利潤降低。我國鋼鐵行業集中度低導致無序競爭,行業前十的市場比重從2011年的49%降到2018年的35%,行業自律差進一步加劇惡性競爭。另外,“地條鋼”的銷售生產,也嚴重影響了市場秩序。
第三,鋼鐵生態圈建設滯后影響大企業盈利水平。
我國鋼企還沒有建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低成本穩定生產的產業生態。
首先,沿海布局調整未到位。沿海一貫式生產,可大大降低鋼鐵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首鋼京唐、鞍鋼鲅魚圈等一批現代化沿海鋼鐵基地已建成投產,但多數企業戰略布局還在調整中。
其次,柔性生產體制還未建立起來。目前我國生產結構嚴重失衡,長流程高爐煉鋼占比過高,電爐煉鋼僅占9%(世界平均水平為28%)。因此,造成產能調節能力差,不能靈活應對經濟周期變化。
再次,與上下游企業合作協同效果差。寶武集團做了探索,但總體看,我國龍頭企業的產業引領帶動作用發揮不好,影響鋼鐵產業穩定發展。
最后,利用全球資源實現經營效益最大化能力弱。一是沒有建立穩定的海外原材料供應體制。我國鐵礦石資源的對外依存度達到91%(2017年),但海外權益礦非常少,權益礦年供應量僅占進口總量的8.3%(2013年)。日韓鋼企的權益礦占比也達到40%以上。因此,鐵礦石價格波動,對我國企業影響更大。二是沒有形成海外生產的戰略布局。我國鋼企還處在設立海外營銷服務網點和收購海外鋼企的起步階段,海外鋼鐵基地建設基本是空白。
第四,產品結構影響大企業盈利能力。
我國鋼企的主要產品從質量和制造能力上已接近世界一流水平,但高精尖等特色產品少,低附加值產品多,影響鋼企整體盈利能力。
首先,國內房地產市場的畸形發展,造成我國建筑用鋼占比過高。低附加值產品高的建筑用鋼,影響我國鋼企收入和利潤水平。
其次,產品同質化競爭激烈。我國寶武集團堅持走高端差異化道路,高級汽車板等產品占據國內極高份額,但多數企業產品特色不明顯,不可避免陷入同質化惡性競爭,影響企業經營效益。目前,引領性產品主導權仍掌握在海外鋼企手里。
我國鋼企產品結構不優的根本原因在于創新體系不強。一是研發投入不足,研發投入絕對額比世界一流企業少;二是研發成果積累比世界一流企業少,如新日鐵住金在全世界70個國家擁有29500項專利;三是在研發體制上,世界一流企業已擁有成熟的材料基礎研究、新產品開發研究、新工藝開發的先進研發體制,而我國在材料基礎研究、新工藝開發研發體制上尚弱。
第五,面臨綠色制造挑戰。
一是還沒有全面實現綠色制造。目前部分企業在有組織排放方面已經優于德國、日本的先進企業,但在無組織排放方面,如:運輸、現場抑塵等還需進一步提高標準,加強治理。另外,企業環保投入壓力大,噸鋼成本增加了200元。
二是大規模搬遷影響到部分企業生存。大規模搬遷在短期內有緩解城市污染問題等積極作用,但客觀上造成企業經營資產大量浪費,經營風險加大。
建設世界一流大型鋼鐵企業集團的建議
為實現鋼鐵企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政府要為鋼鐵企業改革發展提供穩定環境和正向激勵,企業要繼續加大改革和創新力度,在產品、技術、管理、資產回報、勞動效率等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一方面是政策建議。
第一,加快國有企業改革,進一步提升企業效率。
一是加快國有鋼鐵企業集團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可大幅降低國有股權,對已明確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的鋼鐵企業,可重新界定投資領域,提升為材料產業。
二是進一步深化勞動制度改革。建議支持內部分流、轉崗就業等多渠道解決人員分流安置。對于轉崗就業,地方政府應協助企業對員工進行培訓和提供信息服務,共同實現勞動力資源的重新優化配置。
第二,消除阻礙因素,發揮市場力量在行業整合中的作用,形成國內競爭大格局。
一是消除阻礙行業重組的障礙。鋼鐵行業的市場化重組一直面臨地方保護、財稅分配、人員安置等方面的問題,需要政府部門予以解決。一些國有企業并購出現了“購而不并”、“重而不整”現象,也與行政干預過多和公司治理不到位有關。各地政府應遵循市場經濟原則,減少對企業的不當干預,支持企業并購重組。
二是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和產業并購基金的作用,推進國內競爭大格局的形成。研究聯合重組方向和路徑,可以寶武集團、沙鋼等優秀龍頭企業為主,逐步形成國內幾大聯合集團競爭的市場格局。
三是發揮行業協會、規劃院的指導作用。我國鋼鐵協會、規劃院一直參與鋼鐵產業的發展建設,具有很高的專業能力和影響力,可以作為第三方發揮組織與協調作用。
第三,完善環境標準管理制度,激勵鋼鐵企業綠色化發展。
一是重環境標準輕規模標準。堅決放棄規模標準管理,完善環境標準管理。對于產能大或環境容量小的地區,可以適度提高排放標準。加強環境排放檢測,對于不達標企業,應限期整改;對達標企業實現不限產、不停產政策。
二是對實現超低排放標準的城市鋼鐵企業實行不搬遷政策。對環境排放達標、產品結構合理的大型企業,可建立城市友好型鋼鐵企業試點。
第四,完善產業創新體系,提升企業創新能力。
我國企業重視研發投入,同時也需要國家加強基礎研究和共性技術方面的投入,形成完整的創新體系。建議行業主管、科技部門發揮組織和引導作用,聯合企業開展未來前沿技術的研究。
另一方面是對企業的建議。
第一,打造產業生態圈,引領產業發展。
一是建立合作共贏、長期發展的理念。通過服務平臺、長期協議、相互參股、技術和人員交流等手段,與相關利益方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形成利益共同體。
二是打造生態圈。與下游汽車等大企業進行長期合作,共同開發改進產品,提高下游產業的競爭力;與中小鋼鐵企業緊密合作,形成鋼鐵產業分工體系,幫助中小企業向特精尖細分市場發展;此外,加強與國內外鋼企巨頭的合作,在競合關系中成長。
第二,構筑有競爭力的業務體系。
一是夯實鋼鐵基礎業務。建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低成本穩定的鋼鐵生產體制。重點任務是:加快沿江沿海布局的調整到位;調整鋼鐵生產結構,提升電爐煉鋼比例,建立柔性化生產體制;推進實質性重組,提高協同效應,削減管理和生產成本;優化產品結構,提高高附加值產品和服務的占比。
二是發展新材料業務。有兩個路徑:一個是以鋼鐵材料技術為基礎,延伸發展新材料業務;另一個是以鋼鐵用戶需求為導向,發展新一代材料,可與下游用戶共同開發產品。
三是發展綜合服務業務。向社會提供鋼鐵管理和技術綜合解決方案服務;建立服務平臺,利用物聯網和大數據提供新服務,使大數據成為核心競爭力。
四是建設敏捷組織。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改進管理,逐步向服務化、智能化轉型。
第三,提高核心技術研發能力。
一是加強研發投入。以主力市場為主,開發高性能產品;開發新一代生產工藝,提高生產效率;加強基礎研究,開發新一代鋼材、新一代材料。
二是建立新型開放式研發體制。整合內部研發資源,形成基礎研發、應用開發、技術改進等多層次研發體系;加強與國內外研發機構的合作;積極組織共性技術研發聯盟,突破卡脖子技術;關注世界材料前沿技術,投資并購科研初創企業。
第四,提高全球資源整合能力。
一是建立穩定的海外資源供應體制。提高海外權益礦比率,與海外企業合作共同開發資源;恢復長協機制,提高長協礦采購占比;聯合國內多家企業集體采購,提高談判話語權。
二是加快海外布局。與下游企業一起“走出去”,建設海外生產基地;通過跨國并購實現全球銷售、加工生產布局;培育海外合作伙伴,建立全球戰略聯盟。
?。ㄗ髡呦祰鴦赵喊l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大型企業研究”課題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