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宏觀政策要強化逆周期調節,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適時預調微調,穩定總需求。具體到貨幣政策,明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改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與去年“穩健的貨幣政策要保持中性,管住貨幣供給總閘門”的表述相比,中央對貨幣政策的最新定調有所變化,但基本延續了近一段時間以來的貨幣政策取向。此前的7月2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更好發揮財政金融政策作用,支持擴內需調結構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時,就要求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保持適度的社會融資規模和流動性合理充裕,疏通貨幣信貸政策傳導機制。
從根本上說,金融調控和貨幣政策取向是由經濟發展形勢決定的。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強調要看到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外部環境復雜嚴峻,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對于前進中這些短期長期兼具、周期性結構性并存的問題,必須全面正確把握宏觀政策導向,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首先要注重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靈活性和針對性。經濟運行中總會出現各種新情況和新特征,這就要求貨幣政策根據經濟形勢變化適時適度預調微調,并加強逆周期調控,從而提高政策的靈活性和針對性。
今年以來,國內國際經濟金融領域突出矛盾有所顯現,挑戰和不確定性增加。此前強監管引起部分業務收縮,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出現回落,銀行表外業務回表壓力大。在這種內外部情況下,貨幣政策在邊際上有所調整,貸款增速有所回升,使貨幣政策維持了和實體經濟相匹配的狀態。從“保持中性”到“松緊適度”,符合新形勢下經濟發展需要,也是貨幣政策不斷動態優化的過程。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還要注重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今年以來,央行結合實際相機抉擇,作出前瞻性的預調微調。經統計,今年央行4次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釋放資金合計3.65萬億元;同時,運用中期借貸便利(MLF)提供新增流動性1.76萬億元。這些措施都較好地支持了實體經濟。
需要強調的是,為繼續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改善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融資環境的精神,央行12月19日宣布創設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從而既進一步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降低融資成本,又有利于改善商業銀行和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結構,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
穩健的貨幣政策在松緊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同時,也應注重改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市場上對當前金融環境有“寬貨幣、緊信用”的說法,即商業銀行手里的流動性比較充裕,未能轉化為對企業、非金融機構的貸款。其實,如果把央行看作資金的“總閘門”,那么商業銀行就是傳導央行資金的“引水渠”。今年下半年,銀行體系超儲率并未上升,貨幣信貸平穩增長,表明央行投放的資金基本上全部傳導到了實體經濟。并且,債券利率顯著下降,貸款利率穩中趨降,也表明央行投放流動性的利率傳導效果正在逐步顯現。
當然,目前,在結構上和局部領域,貨幣政策傳導仍面臨一些約束。為此,一方面央行將繼續實施定向調控、精準滴灌,并通過“幾家抬”的方式共同改善貨幣政策傳導的微觀基礎;另一方面則強化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作用,正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提“凡是市場能自主調節的就讓市場來調節,凡是企業能干的就讓企業干”。
值得注意的是,穩健的貨幣政策松緊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還是更好發揮“雙支柱”調控框架的作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明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做好經濟工作至關重要。在重要戰略機遇期的關鍵階段,下一步應繼續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注意松緊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改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同時,把為實體經濟服務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提升服務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多樣化的金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