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千斤頂、錨鏈、風機葉片、鋼板鉆……這些看似微小的產品,恰是不久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三批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的細分領域。專注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質量效益優,隨著《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的實施,未來,中國有望培育更多這樣的制造企業。
眾創連結大中小企業
根據不久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印發的《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將用三年時間,鼓勵不少于50個實體園區打造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特色載體;培育60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和一批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到2021年,力爭形成大企業帶動中小企業發展,中小企業為大企業注入活力的融通發展新格局。
《行動計劃》指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為中小企業發展創造更好條件、推動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決策部署?!?/p>
工信部副部長王江平表示,當前,我國企業的創新模式正在從單打獨斗走向眾創、共創、廣域協同,資源整合從產業鏈整合走向跨行業、跨界融合互補,大中小企業不再是獨立割裂的個體,而是以創新創業為紐帶緊密地連結在一起。大企業向中小企業開放資源、共享能力,以數據和資源賦能中小企業;中小企業在新的產業形態下實現快速迭代,創新成果通過創新鏈、供應鏈、數據鏈回流大企業,為大企業注入活力。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周清杰對本報記者表示,《行動計劃》和一段時期以來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思路是一致的。這次計劃針對中小企業中的制造業,并傾向于有一定技術優勢、專業化程度高、專注于某一類產品的企業。從市場經濟有機發展的角度來講,在產業生態中任何一個時點,大中小企業總是并存的,融通發展符合市場經濟規律,也有利于企業發展。
融通發展實現協同共贏
融通發展具體怎么實現?
王江平介紹,結合當前在高端裝備制造業、互聯網企業以及一些產業園區中萌生融通發展趨勢,《行動計劃》重點挖掘和推廣:圍繞供應鏈協同的縱向融通發展、依托區域生態的塊狀融通發展、基于創新能力共享的專業能力重構式融通發展、基于數據驅動的數字化轉型融通發展四種典型模式。
以供應鏈融通模式為例,《行動計劃》指出,發揮龍頭骨干對供應鏈的引領帶動作用,在智能制造、高端裝備制造領域形成10個左右帶動能力突出、資源整合水平高、特色鮮明的大企業。推動建立聯合培訓、標準共享的協同管理體系;打造多方共贏、可持續發展的供應體系,帶動上下游中小企業協同發展。
周清杰認為,供應商和采購商是市場的買賣關系,相對來說,作為供應商的小企業產品出路較少,而作為采購商的大企業往往話語權更大,二者市場地位存在差異。提倡融通發展,就是在政策上對大企業的供應鏈管理進行引導,促進互利共贏,協同共生的關系發展。從效果上來看,如果細分領域的中小企業獲得這樣的機會與空間,既能提高技術含量和產品競爭力,也能為大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優質的原材料或零部件。
為保障融通發展,《行動計劃》還對政府采購提出要求,政府機構應預留本部門年度采購預算總額30%以上面向中小企業,鼓勵大型企業與中小企業組成聯合體共同參加政府采購。
打造載體助力轉型升級
在專家看來,融通發展效果怎樣,關鍵在落地實施。
據了解,有關部門將大力支持平臺載體建設。由中央財政通過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分3年投入100億元支持200家優質實體經濟開發區打造包括大中小企業融通型特色載體在內的四類創新創業特色載體,依托特色載體打造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新型產業創新生態。
王江平介紹,今年已經批復36家實體經濟開發區打造大中小企業融通型特色載體,未來將繼續推進這項工作。此外,還將充分發揮現有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等平臺的資源整合和對接能力,依托工業互聯網構建多層次企業服務云平臺,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中小企業的發展,尤其是在當代科技創新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下,迫切需要政府提供科技供給、公共服務、人才培育等方面的支持,也需要社會形成鼓勵創新、成果轉化的良好環境。加強面向中小企業創新升級的載體建設,就是為中小企業創造更好的服務環境,提供更好的科技服務,為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發展提供有利的條件?!敝袊茖W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綜合發展研究所所長陳寶明說。
周清杰表示,當前政策導向很清楚,企業不一定要特別大,在細分市場也可以做得很精彩。當前市場和政策都鼓勵中小企業深耕一個領域,提高科技含量、品牌影響力和在產業鏈中的市場地位,打造更多未來的“小巨人”和單項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