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0月26日到11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已經暫停公開市場操作整整一個月。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和對貨幣傳導機制不暢的擔憂,市場對降息可能性的討論漸起。
并未超過市場預期,央行發布公告稱,臨近月末財政支出增加,可對沖中央國庫現金管理到期等因素的影響,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11月26日不開展逆回購操作。
這是自10月26日以來,央行連續第22個交易日未展開逆回購操作。央行上一次在公開市場出手,是10月25日進行了1000億元7天期逆回購。
為何連續一個月未進行任何公開市場操作?
平安證券認為,這并不意味著貨幣政策收緊,央行此舉或出于三點考慮:第一,當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依然處于合理充裕水平。今年二季度以來央行流動性管理具有明顯“鎖短放長”特點,主要通過定向降準和1年期MLF操作投放中長期流動性,短期流動性操作主要用于緩解集中納稅、地方債密集發行等季節性和政策因素導致的流動性緊張。第二,市場利率依然保持低位平穩運行。 目前 DR007的中樞水平大致在2.6%,運行區間基本在 2.50%至 2.75%,明顯低于上半年 2.8% 的中樞水平,利率變化沒有表現出明顯的趨勢性。第三,邊際緩解中美利差倒掛帶來的人民幣貶值壓力。
“上周市場延續了充裕趨勢,從目前資金價格看,可能月內都不會看到逆回購重啟?!蹦硣写笮薪鹑谑袌霾咳耸勘硎?。
受央行一個月公開市場“不作為”的影響,銀行間市場資金價格11月26日整體走高。
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為例,除9個月和1年期資金外, 6個月及以內各期限品種全線走高。
其中,隔夜Shibor漲14.2個基點至2.4980%;7天期Shibor漲1.6個基點至2.6440%,1個月、3個月Shibor分別上漲0.2個基點和1.2個基點。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年初至今央行已經4次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同時下半年以來短期流動性明顯寬松、但隨著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持續下滑,有聲音認為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并不順暢,在此背景下,關于央行是否應該降息的討論漸起。
國泰君安認為,有必要進行寬松,降低包括民企在內的企業融資成本,配合其他政策穩經濟,而方式就是進行非對稱降息(存款利率不動,貸款利率下調)。該機構認為,金融去杠桿節奏較為急促,引起信用顯著緊縮,疊加外圍不確定性,短期難以解決,從而導致經濟下行壓力大;同時, 房價、通脹、匯率都不是真正貨幣政策的制約。
但降息可能帶來的諸如資本外流等影響,也令不少機構擔憂。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則認為,展望2019年,若貿易摩擦使得出口大幅下滑,進而影響國內就業,或寬信用政策遲遲未能有效傳導,不排除央行會考慮啟動降息。然而,全面降息或引發資產泡沫、債務加劇和資本外流。因此,未來的降息政策會附帶一定條件或采用定向的方式,向制造業、尤其是民企小微企業傾斜。只有嚴控地方債務增量,堅持地產調控,合理管控影子銀行,加大減稅降費,才能在防范地產泡沫與債務風險的前提下,實現穩就業和穩經濟。
中金公司則認為,在當前宏觀環境下,“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以引導有效融資成本下行可能是優于降息的一個政策選擇,因為前者有助于穩定增長/通脹預期并降低投資風險溢價,且避免引發對匯率的下行壓力。但該機構也指出,如果政策未能及時調整以改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或抑制房地產市場的下行壓力,增長和通脹的下行趨勢或將加劇,而降息的必要性也將隨之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