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以服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導向,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化延伸。一般來看,生產性服務業,主要包括研發設計、工業設計、商務咨詢、檢測認證、現代物流等。這些細分行業在科技創新、規范生產、資本流動等方面,與社會生產都有著密切的聯系。
馬克思在其鴻篇巨作《資本論》中就強調了生產性服務業的重要性,當然,這種類型的資本那時還被稱為商業資本。他指出,商業資本對于社會生產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主要體現在節約流通領域成本、縮短資本流通時間和擴大剩余價值生產三個方面。總結來看,就是成本、效率和生產三個角度。
實際上,這也是近些年來不少生產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阻礙所在。這些企業對于數字化轉型是有渴求的,但是種種客觀因素讓它們“不敢轉”、“不會轉”。數字化轉型,將會促進現代物流、運營管理等水平的提升,大幅節約流通領域的成本。比如現代化的物流無人分揀線,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科技,可以實現高度機械化、自動化的物流管理和分發,縮短商品在物流階段停留的時間,促進制造業周轉率顯著提升,加快資金回籠速度。讓生產性服務業融入數字經濟生態,有助于促進該行業與社會生產的緊密結合,提高資本流通的效率,引導企業明白“如何轉”、“怎么轉”。
生產性服務業的數字化變革,將會在社會生產和市場流通之間建立一座橋梁。資本周轉的關鍵跳躍是在商品與貨幣之間的跳躍,生產性服務業正是在這個過程中通過數字化手段將供需兩側在云端結合,比如讓消費者通過移動設備參與企業生產決策,發展定制化的生產服務等。這有助于嚙合市場供需關系,借助市場需求指導社會生產,促進資本等資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幫助企業在充分認識市場特點的前提下完成數字化轉型。
生產性數字服務業能夠幫助制造業等實體經濟企業提高生產率,讓企業切實看到轉型的紅利,從而“敢于轉”、“樂于轉”。生產性服務業會以更低的成本代替企業完成一些研發設計、工業設計的工作,從智慧化生產改造、供應鏈金融耦合產業鏈、高效人力資源服務等方面,在要素獲取、經營生產、產品銷售等關鍵環節幫助企業提高生產經營效率。
其實,生產性服務業與社會生產的關系,以及與實體企業的關系,不僅僅是單向促進,而是雙向的正反饋。生產性服務業幫助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同樣,生產數字化進程也會對生產性服務業提出更高的要求,從而促使其不斷迭代革新。
從總量上來說,數字化服務業要與第一二產業的發展相適應,比如農業附加價值鏈的拉長和深入,就會推動電商直播等有助于信息公開的新服務業業態出現,促進社會對商品的價值發現。從結構上來說,生產性服務業也要與社會生產變革所帶來的新生產需求和消費需求相適應,比如更高效的社會生產會對物流的時效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大規模的智能機械化生產也需要一個覆蓋面更廣、智慧化程度更高的生產管理系統。
綜上,筆者以為,“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擴大服務業有效供給,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品質,構建優質高效、結構優化、競爭力強的服務產業新體系,其目的正在于聚焦產業轉型升級和居民消費升級需要。而生產性服務業融合發展就是要在根本上促進服務與生產的緊密聯系,從成本、效率、生產等角度解決生產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不敢轉”、“不會轉”的問題,實現服務與生產的協同機制。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 盤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