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兩會報道組記者 樊三彩 報道
3月7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黑龍江代表團舉行發布會。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建龍鋼鐵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志祥在會上表示,未來,建龍集團黑龍江區域各公司將以國家高質量發展為指引,向經營性企業、數智化企業、創新型企業、美好企業轉型,實現了區域營收1500億元、本地化資源年供給1600萬噸、噠噠智運和建龍哈軸兩家企業成功上市的“三大遠景目標”,為黑龍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兩會期間,張志祥在接受《中國冶金報》記者專訪時,聚焦業內關注的熱點,暢談了建龍集團鋼鐵、資源“雙主業”高質量發展思路。
圖為張志祥代表
強化資源主業頂層設計 著力形成5000萬噸精礦產能
2022年,建龍集團專門成立礦業發展部,負責集團資源板塊工作?!拔覀兂闪⒌V業發展部,目的是加強資源主業發展的頂層設計,也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資源主業的戰略發展目標?!睆堉鞠楸硎?。
張志祥介紹,建龍集團目前有兩個鐵礦項目被列入“基石計劃”,分別是遼寧思山嶺鐵礦項目和黑龍江翠宏山鐵礦項目。另外,他們還在積極推進將黑龍江湯旺曙光鐵礦納入“基石計劃”。
思山嶺鐵礦規劃的采選產能規模是3000萬噸/年。項目分兩期建設,目前基建工程建設正在穩步推進,待后續條件具備就進行試生產?!拔覀兊哪繕耸橇?年內把思山嶺鐵礦建設成為國內國際一流的礦山?!睆堉鞠楸硎?。
談及資源主業目標,張志祥提出:“我們資源主業的長遠目標是形成5000萬噸精礦年產能,強化對鋼鐵主業的支撐。同時,在鐵礦資源高效開采、礦物資源綜合利用方面持續創新,挖掘礦產資源全生命周期開發價值?!?/div>
國內布局已基本成熟 未來將參股優質項目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會長何文波在鋼協第六屆會員大會第五次會議上提出:“很多優勢企業是有能力、有意愿通過主動的聯合重組為企業爭取新的發展機會、獲得新的發展空間的。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賦予企業的本能?!?/div>
近年來,建龍集團先后兼并重組了西林鋼鐵、哈軸等企業,成為以鋼鐵為核心、擁有完整產業鏈條的大型重工產業集團。目前,該集團擁有14家鋼鐵子公司,具備每年4200萬噸鋼鐵生產能力和4400余萬噸鐵礦石開采、選礦能力。
“通過近些年來的重組整合,我們在國內的布局已經基本成熟,主要集中在東北、西北和華北?!睆堉鞠楸硎?。談及重組初衷,他指出,這一系列的并購重組,如重整西林鋼鐵、北滿特鋼、哈軸等老牌國企,一方面是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號召,同時也是落實國家對鋼鐵行業通過整合提升集中度的政策要求;另一方面是出于建龍在產能布局方面的考慮,提升區域集中度和企業競爭力。
關于未來的發展目標,張志祥介紹,今年7月份,馬來西亞東鋼二期300萬噸/年項目即將建成投產?!拔磥恚覀儗⒅攸c圍繞馬來西亞東鋼項目形成年產鋼1000萬噸規模的目標發力?!睆堉鞠楸硎?,“參股目標方面,我們通過參與本鋼混改已經實現參股的目標,后續將繼續關注優質項目,通過品牌和管理輸出來實現目標。”
科技創新形成經驗 將持續構建核心競爭力
2021年至2022年,建龍集團共計18個項目榮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項,16個項目通過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中國金屬學會組織的成果評價。目前,該集團已擁有4個國家級技術中心。
“近年來,建龍集團一直在積極推進科技創新工作,并且通過這幾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張志祥總結道。他向《中國冶金報》記者分享了建龍集團在推進科技創新工作中,初步形成和積累的經驗。
一是聚焦創新的3個來源,即降本增效、精品工程、客戶需求。我們鼓勵和要求各子公司科研人員立足這3個來源,挖掘創新專案和課題,制訂極限目標,開展科技創新工作。二是通過加強產學研協同、投資科技企業等方式,不斷搭建和完善由一流供應商、一流設計院及設備制造商、下游頭部企業,以及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業共同組成的科研生態圈?!澳康氖峭苿庸溩呦騽撔骆?,讓每一個項目都成精品工程,幫助下游頭部企業提高競爭力。在聯合創新過程中,與相關方共同發現價值、創造價值、分享價值。”張志祥代表介紹。三是積極投資科技企業,與其形成緊密的合作關系,進而推動創新鏈向價值鏈轉變。四是從掌握前沿科技信息、完善組織結構和培養人才、提供完備的創新條件、優化體制機制和培育創新文化4個維度,不斷提升創新能力,讓創新成為企業的基因。
今年初,建龍舉辦了其第二屆科技大會,評選出了31項優秀科研成果,以及在創新過程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合作單位等,獎勵總金額達到3460萬元。獎勵更多向基層科研人員傾斜,鼓勵他們甘坐科研“冷板凳”、勇闖創新“無人區”。
“今后,我們將在不斷加大獎勵力度的同時,繼續強化科研人才隊伍建設,子公司專職研究人員比例要達到1%,專業技術人員比例要達到10%?!睆堉鞠閺娬{,希望通過這些措施,不斷構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
編輯:張雨恬
相關文檔
版權說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鋼鐵新聞網。媒體轉載、摘編本網所刊 作品時,需經書面授權。轉載時需注明來源于《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及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