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開局之際,中國鋼鐵行業聯合重組呈現出新特點。2021年1月28日,陜鋼集團等陜晉川甘論壇區域內6家單位9家鋼鐵生產企業注冊成立了西北聯合鋼鐵有限公司,涉及總產能超過6000萬噸,“十四五”中國鋼鐵行業區域重組的大幕拉開。2月1日,中國寶武托管昆鋼,在實現“億噸寶武”目標后,以實際行動向“2億噸”目標進發;2月10日,建龍集團正式托管邢鋼,建龍集團產能增至約4000萬噸。中國鋼鐵行業正在按照企業主體、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的原則,利用當前有利的兼并重組重要窗口期,積極開展跨地區、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組,以及區域性、戰略性重大兼并重組,加快提升產業集中度,繼續提升鋼鐵行業有效供給能力和整體競爭力。
一、聯合重組勢在必行
(一)聯合重組是全面達峰背景下的必由之路
筆者在2021年1月12日《世界金屬導報》“中國鋼鐵將迎來‘三個全面’的關鍵十年”文章中做出了“三個全面”的論斷,即未來十年,中國鋼鐵工業將迎來鋼材消費、污染物和碳排放全面達峰、全面建成鋼鐵強國和全面引領世界鋼鐵。在碳達峰目標約束下,2020年12月28日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明確要求堅決壓縮粗鋼產量,確保粗鋼產量同比下降。全面達峰的主要表現有:一是碳達峰和碳中和將倒逼鋼鐵行業減量調整再升級;二是經濟穩步增長帶動鋼材消費升級并逐步達峰;三是人均粗鋼表觀消費水平顯示我國鋼材消費峰值將至。2020年底,工信部發布的《關于推動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鋼鐵行業要力爭到2025年率先實現碳達峰,綜合來看,在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碳交易成本壓力下,鋼鐵行業減量、調整、升級勢在必行。
通過研究分析全球主要產鋼國的鋼鐵發展歷程可知,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俄羅斯等主要產鋼國在粗鋼產量達到峰值后,鋼鐵生產和消費出現不同程度萎縮,通過兼并重組提高行業集中度,提高資源掌控能力和市場話語權,降低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是鋼鐵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的主要方式之一。目前,歐盟、美國、日本、俄羅斯、韓國粗鋼產量前五家鋼鐵企業占全國的比重均超過50%。因此,聯合重組是我國鋼鐵行業全面達峰背景下的必由之路。
(二)聯合重組是增強市場競爭力的現實選擇
近年來,我國粗鋼產量持續快速增長,在滿足國民經濟快速增長各方面建設需要的同時,也面臨勞動力成本上升、資源安全和市場無序競爭等問題。以中國寶武為首的超大型鋼鐵企業集團通過橫縱聯合重組實現跨地區、全產業鏈布局,充分釋放規模效應,以挖潛提存量、以聯合謀增量,以高市場占有率重塑行業發展新格局。同時,大型鋼鐵企業資金實力雄厚,大力推進智能制造,實施網絡化工廠布局和一體化管控,顯著降低勞動力成本,必然會進一步擠壓區域性鋼鐵企業和中小型鋼鐵企業市場空間。因此,同一銷售半徑范圍內的鋼鐵企業抱團取暖已經成為捍衛固有市場領地、增強話語權、提高生存能力的現實選擇。
(三)聯合重組是深化供給側改革的有效途徑
“十三五”期間,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顯著,通過化解超過1.5億噸的過剩產能、出清超過1億噸的地條鋼,實現從產能總量上的供給側改革,鋼鐵行業總體扭虧,企業經營效益好轉,市場經營秩序持續改善。但是,淘汰了大量落后鋼鐵產能的同時,部分升級裝備產線仍以生產普通鋼材為主,與鋼鐵產業結構調整方向有些背離,也不符合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初衷。
進入“十四五”,中國鋼鐵工業將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更好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現代化的鋼鐵產業體系,促進鋼鐵行業質量效益全面提升,為全面建成鋼鐵強國打下堅實基礎,需要鋼鐵行業從量變到質變,競爭力顯著增強,抗風險能力明顯提升。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和產業結構升級,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強調要素配置的合理化、精細化和最優化,而聯合重組可快速、有效實現區域內、企業間要素共享、優化布局和再分配。例如,聯合重組可在更大的范圍內調整生產布局、降低生產成本、強化核心技術、優化產品結構、延伸產業鏈等,是快速推進要素最優配置的有效途徑之一。
(四)聯合重組助力需求側管理釋放市場潛力
2020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注重需求側管理,這體現了新發展格局對經濟工作的內在要求——既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需要行之有效的需求側管理與之呼應。在新發展格局之下,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要更多地發揮內需作用。而國內大循環要保持暢通,就要實現供給與需求更高水平的動態平衡。在鋼鐵行業全面達峰的背景下,不僅面臨減量的壓力,更要解決結構性問題,需求側管理的戰略基點是擴大內需,鋼鐵企業聯合重組有助于減少同質化競爭、無效和低端供應,凝聚力量開發新需求,實現產品結構升級、提升產品附加值和整體效益,助力需求側管理釋放市場潛力,主要體現在鋼鐵產業延伸和產城融合等方面。
(五)聯合重組將加快鋼鐵行業綠色低碳轉型
“十四五”期間,鋼鐵行業將面臨從碳排放強度的“相對約束”到碳排放總量的“絕對約束”,同時還可能面臨更多來自“碳經濟”的國際挑戰,加快低碳轉型勢在必行。一方面將加速推動鋼鐵行業改善生產流程、更新生產設備和使用低碳能源,迅速實現鋼鐵產業和能源結構低碳轉型;另一方面促使鋼鐵企業主動創新,摒棄高碳排放產品和業務,研發深度脫碳、零碳技術。在低碳轉型的大潮中,通過聯合重組組建大型企業集團,有助于聚集合力開發低碳工藝,從根本上實現低碳轉型,并進一步增強市場競爭力。而高能耗、低效益的中小企業很難有能力獨立開發和應用低碳技術,更難以個體存在實現碳中和,或將在行業低碳轉型中被淘汰。因此,聯合重組將加快推動中國鋼鐵行業低碳轉型,整體邁向高質量發展,助力中國全面建成鋼鐵強國。
二、中國鋼鐵重組格局預判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零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指出,“十四五”期間,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面臨的國內外環境正在發生深刻復雜變化,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是高質量發展,必須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在新的形勢下,中國鋼鐵行業在“十四五”期間必須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區域號召力、品牌影響力的大型鋼鐵企業集團,進而推動中國鋼鐵高質量發展。工信部發布的《關于推動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到2025年,產業布局更加合理,產業集聚化發展水平明顯提升。打造若干家世界超大型鋼鐵企業集團以及專業化一流企業,力爭前5位鋼鐵企業產業集中度達到40%,前10位鋼鐵企業產業集中度達到60%??梢灶A見的是,作為國企改革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中國寶武在中國鋼鐵行業聯合重組中將繼續發揮引領作用,區域性鋼鐵企業聯合重組也已拉開帷幕,同時,央企、地方國企和民營企業的混合所有制式重組正在推進中。
根據當前我國鋼鐵工業整體布局情況和未來十年發展趨勢,并參考和借鑒國外鋼鐵工業結構調整、聯合重組經驗,“十四五”期間,中國寶武繼續推進聯合重組,規模劍指2億噸,區域性重組,跨地區、跨所有制重組將呈加快趨勢;抱團取暖的區域性重組方面,西北地區已先行一步,東北地區、北部灣地區、長三角地區及環渤海地區均具備區域性重組的特征,重組規模均可達到8000萬噸左右;此外,以河鋼集團、沙鋼集團、建龍集團和首鋼集團為主的大型鋼鐵企業集團規模均在3000萬噸以上,德龍系鋼鐵企業(德龍鋼鐵+新天鋼集團)產能已達3000萬噸左右,均有實力跨地區、跨所有制重組布局。因此,“十四五”末,在中國寶武規模達到2億噸、區域性重組順利推進、大型鋼鐵企業集團積極重組布局的情況下,中國鋼鐵行業完成CR5達到40%的目標是大概率事件,為全面建成鋼鐵強國和全面引領世界鋼鐵奠定堅實基礎。
隨著聯合重組的進一步推進,到“十五五”末,預計全國將形成145N的總體產業重組格局,即:1個中國寶武(規模在2億噸左右)+4個區域集團(規模在8000萬噸左右)+5個大型鋼鐵企業集團(規模為4000-8000萬噸)+N個“專精特新優”企業,產業集中度(CR10)達70%以上。
(一)1個中國寶武,體現國家戰略
“十四五”期間,中國寶武要實現的主要目標是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堅持高科技做強,實現技術引領;實施聯合重組“超億噸寶武”規模引領工程,以高市場占有率重塑行業發展格局,產能規模預計將達到2億噸。中國寶武作為中央企業,國企改革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更多的是體現國家戰略,中國鋼鐵引領世界鋼鐵的企業名片。
(二)4個區域性鋼鐵企業集團
4個區域性鋼鐵企業集團,每個集團產能規模在8000萬噸左右。
(1)西北地區:2021年1月底由陜鋼集團、山西建龍、山西晉南鋼鐵、山西晉城鋼鐵、山西高義鋼鐵、山西建邦6家單位發起組建的西北聯合鋼鐵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北聯鋼”),包含9家鋼鐵生產企業,鋼鐵產能超過6000萬噸。從產品結構看,6家企業主要以鋼筋、線材、棒材等建筑用鋼材為主,產品同質化程度較高。因此,西北聯鋼的成立,主要是為了提高產品質量,增進經營效率,形成市場和技術合力,減少無效和低端供應,推動產品結構轉型升級、提升產品附加值。
西北聯鋼的企業構成更像是“秦晉之好”,西北地區還有包鋼、酒鋼等鋼鐵企業,而取名西北聯鋼體現了更長遠的區域發展戰略。西北聯鋼的成立,順應西部鋼鐵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增進經營效率的大勢,是減少無效和低端供應,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需要,是產品結構轉型升級、提升產品附加值的需要,更是西部鋼鐵高質量發展的需要。面對區域內鋼鐵產業供需矛盾突出的基本現實,西北聯鋼將為我國西部打造鋼鐵行業綠色發展生態圈、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戰略格局做出積極的貢獻。
(2)東北地區:主要涉及鞍鋼集團、本鋼集團、營口中板、凌源鋼鐵等,總產能6000萬噸以上。鞍鋼和本鋼重組由來已久,“十四五”期間,東北振興依然是國家戰略,但鞍鋼和本鋼將面臨比“十二五”更為嚴峻的市場競爭。一是區域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以建龍集團為代表的民營鋼企(包括吉林鑫達等)已在東北布局,中低端產品成本優勢明顯,中高端產品將面對首鋼通鋼、東北特鋼以及環渤海地區鋼企集群的競爭壓力;二是國際競爭方面,隨著“一帶一路”的推進和RCEP協議生效并逐步落地,東北地區鋼企還將面臨日本、韓國的中高端產品和東南亞、俄羅斯中低端產品的競爭。因此,東北地區鋼企的區域性重組是激烈市場競爭格局下的現實選擇,盡早行動或可占得先機。
(3)北部灣地區:主要涉及防城港、北海、欽州、柳州、梧州、玉林等地區,主要企業有柳鋼、盛隆冶金、北港新材料、梧州永達等鋼企和在建鋼鐵項目,主要面向北部灣經濟圈、粵港澳大灣區和東南亞市場。由于中國寶武已布局廣東和云南,北部灣地區鋼鐵產能置換項目相繼投產后,再加上受東南亞進口鋼材已是零關稅的影響,“十四五”中后期,北部灣地區鋼鐵市場競爭會進一步加劇,區域性的軟性結盟和聯合重組是大勢所趨。
(4)長三角地區:主要涉及永鋼、中天、南鋼、鑌鑫、聯鑫等,除服務長三角城市群外,由于航運便利,產品也向內陸地區和東南亞地區輻射。但該地區也存在產品同質化、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問題,再加上中國寶武在該地區的布局較為充分,因此,“十四五”后期或有區域性重組的可能。
另外,環渤海地區也具備相關條件,涉及主要企業有津西鋼鐵、日照鋼鐵、新華聯合冶金、瑞豐、天柱、九江線材、河北鑫達、東海特鋼、東海鋼鐵、港陸、秦皇島宏興等,該地區民營鋼鐵企業眾多,中低端產品同質化,是全國鋼鐵競爭非常激烈的地區之一,近年雖有松散型聯合重組,但實質性整合進展緩慢。同時環渤海地區環境容量有限,在碳達峰約束下,低碳轉型壓力較大,通過聯合重組,凝聚市場和技術合力是快速應對挑戰的有效途徑。預計“十四五”中后期環渤海地區鋼鐵企業區域性重組會有所進展。
總體來看,“十四五”期間,市場競爭壓力,綠色低碳轉型是區域性鋼鐵企業面臨的共同挑戰,上述地區都有區域性聯合重組的可能。以開放的心態、創新的思維推進區域性聯合重組,可以“化敵為友”,應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綠色低碳轉型挑戰。當然,區域性重組不可能一蹴而就,會經歷由松散到緊密再到實質性重組的歷程。
(三)5個跨地區跨所有制大型企業集團
5個跨地區跨所有制大型鋼鐵企業集團,每個集團產能規模在4000-8000萬噸(當然,不排除再出現一個億噸級大型企業集團,如建龍提出“未來5年實現建龍集團鋼鐵板塊1億噸的目標” )。
從目前鋼鐵企業的產能規模來看,河鋼集團、沙鋼集團粗鋼產量均超過4000萬噸,建龍集團、首鋼集團為3000~4000萬噸,均具有跨地區和跨所有制特征。其中河鋼集團在國內更具區域性,但是國際化程度更高;沙鋼集團近年來進軍優特鋼領域,更注重專業化;建龍集團是典型的跨地區、跨所有制擴張,同時兼顧橫縱向和全產業鏈布局及國際化特征。此外,德龍系鋼鐵企業(德龍鋼鐵+新天鋼集團)產能已達3000萬噸左右,具備成為大型企業集團的潛力;湖南華菱集團如進一步實施省外布局,也可在大型鋼鐵企業集團中占據一席之地。
(四)N個“專精特新優”企業
N個“專精特新優”企業,主要指若干個以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創新型和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為特點的中小企業集團,著重強調專業化生產、精細化服務、高市場占有率、產品高附加值、較高的科技創新能力和較好成本控制能力。如中信特鋼集團、青山集團等復合型企業集團;石橫特鋼、方大特鋼、濟源鋼鐵、龍騰特鋼、永興特鋼等專業化生產企業,企業規模不大,但產品市場占有率較高,盈利能力較強;還有無縫管、不銹鋼、特殊鋼以及產業鏈延伸相關企業,更側重服務的精細化、特色化和創新能力。N個“專精特新優”企業是對上述1+4+5大型鋼鐵集團以外市場的有益補充。
三、結語與建議
聯合重組,尤其是區域性聯合重組,是鋼鐵行業加快適應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也必將對鋼鐵行業未來發展帶來相應變化和影響。但是,聯合重組不是“拉郎配”,中國鋼鐵行業更需要的是對重組雙方都有利、能實現優勢互補的實質性聯合重組,不是為了片面追求產業集中度進行的形式性聯合重組。聯合重組必須服從于行業形勢、市場狀況和企業發展戰略,根本目的是促進結構轉型升級,提高市場話語權、企業競爭力和盈利能力,為全面建成鋼鐵強國和引領世界鋼鐵夯實基礎。
對于各級地方政府,建議積極鼓勵和引導鋼鐵企業進行實質性聯合重組,優勢互補,降低成本、增強話語權、加強資源保障能力,掌握市場主動權,提升抗風險能力。同時也要避免盲目追求產業集中度和規模效應,犧牲或吞噬一些“專精特新優”企業。
對于鋼鐵企業,建議準確把握相關政策要求和行業發展趨勢,在做好戰略研究的前提下,積極參與到聯合重組和混改大潮中來,提升競爭力的同時拓展生存空間,在橫向聯合重組的同時,也要注重縱向延伸,不斷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
(作者為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