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控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一些國家和地區相繼對中國大陸采取管制措施。在貿易領域,印尼貿易部長阿格斯近日表示正考慮是否對中國商品實施進口限制。所有這些,自然引起對2020年中國進出口貿易前景的擔憂。
筆者認為,旅行限制對進出口貿易影響有限。首先,這些限制針對的是人員旅行,不是貨物。一季度進出口主要是履行已有合同,貨物出入通關還沒有新的重大限制。但人員旅行限制對下半年貿易合同的洽談簽約有不利影響。雖然跨境電商比重日益提高,但大宗國際商品交易,特別是機電設備、汽車及許多耐用消費品的成交,很大程度上發生在世界公認的行業性國際博覽會上,往往需要現場考察洽談。重大工程的設備買賣,需要通過公開的國際招標。如果這種限制持續到春季廣交會,會影響到參會外商數和成交額,但也只是部分受到影響。世界知名國際專業交易會最多的德國,并未實施這種限制。
其次,由于國際貿易利益方包括中外雙方,中國進出口受阻,貿易對方也會遭受損失。因此,不光中國自己,中國的海外貿易伙伴也會努力克服并推動取消旅游限制,并強烈反對貿易限制?! ?/p>
如果新冠病毒疫情能在3月底前明顯緩解,估計部分國家會放寬旅游限制,實施貿易限制的可能性則更小。因此,關鍵仍在中國能否早日有效防控并戰勝疫情。
疫情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也是暫時的。疫情當前,人民生命健康利益高于進出口利益。因此不同方式的隔離、推遲復工、減少接觸,即便暫時影響生產和貿易,也不能放松。但另一方面,按照現有安排,企業9日復工后,現有合同的履行完全可以照樣進行,或少部分因不可抗力推遲。即便企業放假,許多港口貨物出運依然沒有停止,進口更沒有停止,大量急需的醫護用品和國外捐贈物資經海關源源入境。
2003年“非典”時,二季度進出口貿易明顯放緩。但疫情結束后的下半年迅速增長。全年進出口貿易額比上年增長37.1%,為上世紀80年代以后的最高增速,至今也未被打破。當然,我們不是要與2003年比較增速,只是證明疫情結束后通常會出現強勁反彈的態勢。關鍵仍然是疫情持續時間多長。如果二季度開始恢復正常,全年進出口總額將不會有明顯影響。
商品的生產和進出口發展有其客觀規律。作為承擔者的企業,只能在產品的生產或貿易中實現社會擴大再生產,否則自身的生存和發展都成問題。自然或社會災害后,企業也必須迅速彌補,因此生產和貿易往往反彈。
但光看到一般規律還不夠。眼下最迫切的問題是迅速而精準地扶助生產和貿易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由于疫情影響,許多企業停產停工,沒有收入,但員工工資照發,廠房辦公室和設備維護費用不能少,房租利息負擔照舊。資金鏈的緊張,直接影響復工后的原材料采購和生產,影響支付進口預付定金的能力。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冠病毒疫情發生前,我國整個工業生產利潤已經下降,成本上升,給進出口貿易經營帶來很大困難。因此迫切需要政府在財稅、信貸、社會福利及其他方面給予支持,并且這種支持只能一地一策、一企一策,還必須兼顧當前和長遠,不能飲鴆止渴、大幅增加企業負債率。
在全力做好國內工作的同時,也需要做好對外工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2020年世界經濟貿易會有“非常呆滯”的暫時回穩。全球GDP將增長3.3%,高于2019年的2.9%;世界商品和服務貿易量增速將從2019年1.0%的極低水平回升到2.9%。但該組織警告,這種回穩是脆弱的,各種單邊關稅和限制,貿易緊張以及金融市場風險的積聚,隨時可能帶來新的風險。多邊貿易體制正面臨存亡關頭。我們的外部環境并不寬松。因此,我們必須既打贏國內疫情防控戰,又打贏對外維護多邊主義、穩定國際貿易環境之戰。
(作者何偉文是人大重陽高級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