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邱梅
7月24日,筆者走進鞍鋼礦業大孤山鐵礦排巖場,只見一派繁忙景象:等待裝車的重型卡車排成長隊,碎石生產線上的機器高負荷運轉著,破碎機的堅硬“牙齒”將大石頭“吞噬”,瞬間化作各種規格的小石子,在振動篩上跳躍著,尋找各自的歸宿。裝載機穿梭在現場,用碎石將碩大的卡車料斗填滿。這里就是鞍鋼工程發展建設公司建筑材料分公司(簡稱“鞍鋼建材分公司”)碎石廠。
為了滿足生產自用、降低成本,2011年,該分公司建立碎石廠。隨著河沙、河卵石資源的逐漸枯竭,混凝土生產企業對碎石和機制砂的需求陡增,使得碎石產品供不應求,砂石骨料這一原本被忽略的大宗建筑材料的重要性和緊俏性越發凸顯。
該分公司敏銳地捕捉到小石子蘊含的大商機。他們利用現有鞍鋼礦山尾巖資源,開發碎石骨料和機制砂,不僅實現了自給自足,緩解了需求增加與資源不足這一矛盾,同時還能大量消化礦山廢石,減少堆積,延長排巖場使用壽命,改善生態環境,讓綠色建材成為鞍鋼一張靚麗的“名片”。
經過不斷摸索,2019年末,本是建筑行業“貓冬”季節,該分公司各基層單位職工齊聚排巖場,一群泵罐車司機、裝載機司機、檢修工、機關干部轉變為鋼筋工、土建施工人員。他們頂著大山里凜冽的寒風,對碎石生產線進行改造,完善生產工藝,優化生產流程。今年初,碎石制砂一體線和篩分生產線破土動工,4月份投入生產。至此,碎石廠3條碎石生產線、1條碎石制砂一體線、2條篩分線全部投入使用,產能可達500萬噸/年。
此外,該分公司技術研發中心把鐵礦廢石及人工砂在混凝土中的應用作為科研課題,通過對鐵礦廢石及人工砂的各種性能指標進行試驗,確定了外加劑配方和混凝土最佳砂率,使鐵礦廢石和人工砂至少有80%應用于混凝土,真正做到了“吃干榨凈”,使得普通機制砂在混凝土生產中使用率達到了95%以上。
該分公司副經理趙健介紹,今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碎石訂單無法正常執行。隨著疫情得到控制,全面復工復產拉動了碎石需求。截至目前,6條生產線全部實現滿負荷生產,每天向外發出200余車碎石、機制砂產品。該分公司還成立了碎石銷售中心,配備專業銷售隊伍,拓寬碎石銷售渠道。
目前,該分公司各種規格的碎石產品已經基本實現本區域全覆蓋,遼寧省鞍山市混凝土企業和水穩材料生產企業大量使用該碎石廠生產的產品,產品銷售范圍已經由鞍山市輻射到遼寧省內外多地,與遼寧省盤錦市、鞍山市臺安縣,吉林省長春市、長春市德惠市等地的客戶建立起長期合作關系。
《中國冶金報》(2020年08月12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