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3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在2024年全球低碳冶金創新論壇上發布首批中國低碳排放鋼大類產品。此次發布的低碳排放鋼產品(表1)在發布EPD報告的基礎上,基于第三方認證機構數據審核,按照鋼協《低碳排放鋼評價方法》團體標準規定的原則、方法和程序進行了嚴格規范的評價。
備受矚目的《低碳排放鋼評價方法》標準,是鋼協10月18日在2024綠色發展數智供應鏈大會上正式對外公布的,可以為下游用戶開展綠色采購提供一套科學且系統的依據,也是中國鋼鐵業應對國際貿易壁壘、推動綠色貿易的重要手段。
何為低碳排放鋼及標準?
低碳排放鋼標準的制定并非一蹴而就,其背后是全球氣候治理行動的逐步深入推進。從《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到《京都議定書》,再到《巴黎氣候協定》,全球氣候治理逐步細化了碳排放的核算、減排以及碳中和目標的制定與落實,相關碳標準伴隨而來。
2021年,依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COP26)的《突破性議程》,業內啟動了“鋼鐵突破”倡議,制定標準和確定定義是其優先行動領域。接著,在2023年COP28大會上推出了“鋼鐵標準原則”,規定了持續協調和制定低/近零碳排放鋼定義和核算方法的公認原則。
何為低碳排放鋼?其是指通過實施管理和技術減排措施,在實現碳減排目標的基礎上,經評價,碳排放強度符合相關要求的產品。具體來說,就是通過優化生產工藝、使用低碳原材料和改進能源管理等方式,減少鋼鐵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從而達到降低產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產品。
評價指標體系由相互聯系、相互獨立、相互補充的評價指標組成。一是碳排放強度,企業單位產品產量的碳排放量;二是能源消耗量,生產過程中各種能源的消耗量;三是環境影響指標,如溫室氣體排放、廢棄物處理等。這些指標共同構成低碳排放鋼的綜合評價體系。這就要求鋼鐵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采用節能減排技術、優先使用低碳原材料、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體系,從源頭減少鋼鐵生產的碳排放。
關于鋼協低碳排放鋼標準
鋼協《低碳排放鋼評價方法》標準在遵循國際規則的基礎上,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建立了符合中國發展特征及資源能源稟賦的評價方法。該標準基于滿足國家“雙碳”戰略和《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要求,以全生命周期評價(LCA)為核心,認可不同減碳工藝的貢獻,并鼓勵多種減碳技術的協同發展,通過科學的核算方法,對鋼鐵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進行量化和評估。
該標準設定了不同的碳效等級,從低到高依次為E級(基準值)、D級、C級、B級和A級,其中A級碳效為近零排放,并通過科學的數據模型對粗鋼及熱軋產品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進行精準核算。其核心特點可歸結為3個方面:
第一,固定可比邊界,包括范圍一、范圍二和部分范圍三,核算產品最終節點到熱軋。
該標準規定在低碳排放鋼評價過程中,系統邊界內的生產工序或單元過程無論是否歸屬于本企業,其所消耗的能源、物料對應的生產工序或單元過程的溫室氣體排放均需計入被評價產品的排放量。
目前,該系統邊界暫未計入上游礦石、合金、耐材、石墨電極準備的過程,如礦石:采礦、運輸、選礦;合金及輔劑:采礦、冶煉、運輸,特別是脫氧劑鋁粉的制備過程;耐材:材料準備、煅燒(包括鋼鐵冶煉工藝損耗);電極:石墨電極的制備過程。后續若納入高合金鋼和不銹鋼品類,那將鐵合金制備過程的碳排放計入也是必要的。
第二,雙重評價系統,包括碳排放數值和碳效評價等級。
基于溫室氣體排放量和碳效等級的雙重評價體系,低碳排放鋼證書至少要披露粗鋼或熱軋產品類別、碳效等級、溫室氣體排放量、廢鋼比、綠電使用比例、是否使用CCUS(碳捕獲、利用和儲存)及CCUS凈固碳量等信息。此外,證書還應包括產品評價范圍(是基地、產線還是部分產品)、證書有效期等。
需要特別把握的是:第一,標準只計入冶煉過程中消費前廢鋼消納量和消費后廢鋼消納量,不計入內部廢鋼;第二,標準接受PPA(購電協議)、VPPA(虛擬購電協議)、GEC(綠色電力證書)等綠電憑證;第三,綠電可以在基地內進行分配;第四,標準不接受碳抵消,如林業固碳、海洋碳匯等均不適用。當前標準將主要適用于中低合金鋼成分的普通鋼種,后續還將納入高合金成分的特鋼及不銹鋼的鋼種。
第三,等組分類體系,以廢鋼加入比例滑動計算,廢鋼加入比例越高,相應等級分類閾值也越低(圖1),以鼓勵鋼廠采取添加廢鋼之外的減碳技術。
該標準考慮熱軋產品結構的多樣性,熱軋產品碳效等級閾值采用粗鋼產品碳效等級閾值+熱軋工序產品碳效等級閾值(β)的評價方法(表2)。
可以看到,該標準根據中國的國情進行了適應性調整,如在長、短流程兩種鋼鐵生產工藝路線中引入廢鋼比例這一共同因子,將碳減排衡量統一起來,在同一套公式系統中公平地進行比較,符合中國實際情況。這與歐洲標準遙相呼應,也與美國紐柯公司主導的全球鋼鐵氣候理事會(The Global Steel Climate Council,GSCC)的標準形成鮮明對比。
典型低碳排放鋼標準比較
雖然全球低碳排放鋼標準的制定還處于初級階段,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組織、企業認識到低碳排放鋼生產的重要性,并采取相應的政策、標準和技術措施來推動這一進程,并形成一些基礎性共識。
經梳理發現,低碳排放鋼標準都遵循LCA(全生命周期評價)方法論,就是計算鋼鐵產品從原材料采集、生產、使用到廢棄整個過程的碳排放量,這種方法能更全面地評估產品的環境影響。
標準的現階段版本可實現粗鋼或熱軋產品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核算及溫室氣體排放等級(碳效等級)評價。其中,溫室氣體排放量核算主要是二氧化碳,碳效等級是根據核算出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進行產品碳效等級評定,其中,高碳效等級意味著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較低,是更環保的選擇。這種分類幫助購買者和使用者識別和選擇低碳產品,以推動市場對低碳鋼鐵產品的需求。
本文選取國外兩個有代表性的標準與鋼協標準進行比較(表3),分別是負責任鋼鐵組織的RS標準與德國鋼協的LESS標準,其中,RS標準是指《Responsible steel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Standard》2.1版,這是在2022年9月14日發布的《Responsible steel International Standard》2.0版基礎上,經1年左右試驗運行與公開征求意見后修訂完善并更名的最新版本。LESS標準是指2024年4月底德國鋼鐵工業協會(WV Stahl)和聯邦經濟事務和氣候保護部(BMWK)聯合發布的低碳鋼鐵標準。
通過對比可以發現,RS標準開發了數據集,用以評價全球鋼鐵業、各種廢鋼利用比例下的排放值,后又審查和完善了該數據集,修訂碳排放閾值,如1級排放閾值在2.0版基礎上調高了150千克二氧化碳當量/噸粗鋼,以保證這一標準的可靠性。修訂后的1級、2級、3級排放值變化反映了行業排放現狀,每一等級的斜率下降旨在鼓勵在廢鋼可用性范圍內提高回收利用率。
RS標準各級別排放值采用的是廢鋼可變法,以鼓勵各類別的鋼廠改進工藝、降低排放。其中,約50%鋼廠排放水平低于1級的排放值(這與Steel Zero要求基本一致),4級碳效指標與國際能源署(IEA)2021近零排放閾值保持一致。
LESS標準的核心是標簽系統,參考了IEA對低碳排放鋼的分類體系標準,涵蓋了從廢鋼比、工藝技術創新到碳排放水平的全面考量。該標準提出了一套“滑動尺度”方法,可根據技術創新來判定原生鋼和再生鋼的碳排放水平,通過使用漸變尺度按碳排放強度對鋼鐵產品進行分類。
需要說明的是,因邊界范圍、溫室氣體種類等差異,不同標準之間難以直接對標對表,需要先對齊再比較。各標準之間的差別總是存在的,但相比RS標準而言,鋼協標準與LESS標準更接近一些。
鋼協標準中,100%廢鋼比下各等級閾值比LESS標準相應等級閾值低33%~58%;0%廢鋼比時各等級閾值與LESS標準相比則要高一些,因此,鋼協標準分級線的斜率就要大于LESS標準。
在鋼種方面,LESS標準分為合金成分含量在8%以下的結構鋼與鋼筋、合金含量8%以上的高品質鋼材,核算范圍是熱軋工序,但LESS標準的熱軋工序碳排放值同子類中只有單一數據,未按不同熱軋品種、不同等級進行再分類。
還有,LESS標準有近零碳級別,鋼協的分級標準中沒有這一命名,與其碳排放值對應的等級應該是A級,我們的命名系統不能與LESS標準直接對應。本來已經達到近零碳(超A級)級別的鋼材仍被命名為A級,這對我們鋼鐵貿易實務中是否會造成難以協調的不利影響還不好準確判斷。但這種標準的不一致,一定會給鋼鐵業及下游行業、企業帶來了諸多困擾,必須高度重視,提前做好互認銜接的磋商性工作。
鋼鐵企業須參與綠色供應鏈體系建設
我們知道,標準的生命力在于接受、掌握之后的廣泛應用,而應用的關鍵在于使用者對方法論的認可,即不同標準之間的互通互認。鋼鐵企業和用戶不必費力追求不同標準邊界和細節的一致性,或是苛求建立統一的大標準,沒必要也做不到。
隨著低碳排放鋼標準的逐步實施與深入應用,未來必將對鋼鐵業產生重大影響,鋼鐵企業需要高度重視,早做準備并付諸于行動?,F階段,鋼鐵企業的當務之急是要建立好自己的碳排放數據數字化核查系統,按LCA方法系統收集處理相關數據,再按不同標準要求進行不同的工序數據組合,不斷完善數據和系統來應對不同的碳排放核算規則。
未來,碳排放將面臨更加嚴格的監管。政府和行業組織可能會根據標準的實施情況,逐步推行相應的碳排放控制政策,鋼鐵企業需要加大低碳技術投入,優化生產流程,減少碳排放。綠色采購需求將逐步上升,鋼鐵企業需要開發出更加環保、可持續的綠色產品,提升品牌價值,參與綠色供應鏈體系建設,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行業龍頭企業還應引領行業技術創新,推動全行業的綠色低碳發展。
總而言之,中國版“低碳排放鋼”標準的發布,是中國鋼鐵業邁向低碳轉型的重要步伐。隨著標準的逐步實施,在低碳技術的推動下,中國鋼鐵業一定會朝著更加綠色、可持續的方向發展。我們也堅信,中國鋼鐵企業會緊隨行業標準的變化,積極推進綠色轉型,在未來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