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記者 米颯 報道
“雙碳”目標提出兩年來,我國鋼鐵行業低碳發展全面鋪開,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正在成為包括鋼鐵在內的制造業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一道必答題。ESG對企業發展有哪些影響?企業又該如何借助ESG不斷提升自身綠色投資效益的可持續性?針對上述問題,5月26日,《中國冶金報》記者專訪了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碳中和研究中心主任蔣雪梅。
《中國冶金報》記者:ESG對企業的影響和意義是什么?
蔣雪梅:ESG推崇多重價值取向,強調經濟、環境、社會協調發展,推動企業從單一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到追求社會價值最大化,從經濟學意義上講就是ESG評價體系在鼓勵企業盡可能把自身商業行為對環境、社會造成的外部性影響“內部化”。因此,加強ESG管理不僅有利于企業的經濟利益,而且也有助于推進可持續發展、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
很多人把ESG投入當作企業的“負擔”。從中長期來看,從企業運營的角度考慮,ESG將助力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的與環境、產品研發、科學治理等有關的方方面面。ESG還對企業的可持續經營和長期發展有巨大影響。大致上來看,ESG對企業主要有5個正面影響:
其一,提升企業聲譽,降低企業風險。ESG表現良好的企業能夠獲得公眾和投資者的認可。通過實施ESG,企業可以提升自己的社會聲譽和品牌價值,存在“類保險”功能,有助于緩解負面事件的危害沖擊,從而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
其二,擴大融資來源。ESG可以促進企業與金融機構和投資者的關系,以獲得更多資金來源。目前,全球多數的投資機構,特別是主要國家養老金的投資策略逐步向ESG投資傾斜,甚至部分機構的投資決策100%以ESG為衡量標準。這是ESG投資具有長期風險調整下改善投資回報率的效果,不單是用于“排雷”和風控,更是長期投資的新標準,具有更高的、顯著的回報率。因此,投資機構不斷把ESG因素融入到分析和投資框架之中。
其三,增加業務機會。關注ESG可以幫助企業發現新的業務機會。例如,在環保和可再生能源等領域,ESG因素已成為驅動業務增長的重要因素。
其四,提高員工滿意度。注重ESG也可以提高員工滿意度和忠誠度。員工更傾向于為具有良好ESG表現的企業工作,并可以擁有更高的幸福感和歸屬感。
其五,提升市場競爭力。在ESG方面表現良好的企業往往具有更高的市場競爭力,能夠吸引更多的客戶和合作伙伴。根據已有研究采用A股上市公司2011年—2020年面板數據,發現ESG表現可以顯著提升企業價值,主要作用機制在于增強企業綠色技術創新能力和緩解企業融資約束。
《中國冶金報》記者:制造業企業在實現“雙碳”的過程中,ESG扮演什么角色?對于鋼鐵這樣的傳統行業而言,開展ESG的難點有哪些,企業應該如何做?
蔣雪梅:就“雙碳”這一目標而言,ESG實際上是一種非正式的環境規制,是正式環境規制的補充。其中,正式的環境規制主要是指政府在環境方面出臺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措施,比如環保立法、強制性給定碳排放權、征收排污費等。而ESG作為非正式的環境規制,實際上是自愿行為。
但制造業是我國碳排放的主要部門,是實踐“雙碳”戰略的一大主體。整體而言,制造業企業落實“雙碳”勢在必行。這種勢在必行也體現在:與其等碳配額,不如主動減排。ESG作為正式環境規制的一種補充,是助力企業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抓手。這就需要制造業一方面進行積極轉型,向綠色制造靠攏;另一方面要優化產品生產過程,更新設備,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不必要的碳排放。ESG理念要求的低碳環保與我國實現“雙碳”目標高度一致,加之其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影響,能幫助制造業企業推進綠色體系建設。
具體到鋼鐵行業企業,其在踐行S(社會)、G(公司治理)的部分,與其他行業的企業沒有顯著的區別;區別主要體現在E,也就是環境治理的部分。客觀地說,鋼鐵行業開展ESG面臨如下諸多挑戰:
一是在總量上,鋼鐵產量規模大、碳排放量大,僅次于電力行業。如何在保證鋼鐵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又降低碳排放,是“雙碳”過程中不可回避的挑戰。
二是生產集中度低。近年來,鋼鐵行業集中度有一定提升。根據中國企業數據庫企查貓,截至2022年6月底,我國鋼鐵行業的主要企業共有14202家;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鋼產量排名前10位的企業總計產量占全國鋼產量的42.8%?!暗撞俊逼髽I過多,不利于行業整體ESG工作開展。
三是在區域結構上,煉鋼企業地域布局不平衡,重點地區推進ESG困難較多。
四是在生產工藝上,長流程煉鋼產生大量的碳排放,技術路線轉型成本大,阻礙ESG實踐。
面對種種機遇與挑戰,鋼鐵企業開展ESG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極致能效工程推進企業節能減排,比如由高爐—轉爐法轉向電弧爐冶煉法;二是通過產業內部的結構調整、能源管理及前沿技術探索等方式加強行業能效表現,比如電爐煉鋼的生產線可以建設在水電資源豐富的西南地區,在冶煉過程中加大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重;三是新技術賦能行業降碳,比如CCUS(碳捕獲、利用與封存技術)、購買森林碳匯等;四是繼續化解落后產能,改善行業效益;五是提升生產配套設施綠色水平,比如建設綠色物流體系,以鐵礦石為原料的鋼鐵產能布局在沿江沿海地區,充分利用水運的低碳優勢,在鐵礦石等原料的運輸環節降低碳排放水平;六是加強安全建設,避免發生安全事故、環保處罰等負面事件。
《中國冶金報》記者:ESG時代,從整個產業價值鏈來看,鋼鐵業應該發揮什么作用?
蔣雪梅:創造形成由生產者和消費者共同承擔低碳責任的機制,將有利于整個經濟社會實現更高質量發展。鋼鐵行業作為中游產業,在這方面應該有所作為。
聯合國提出的可持續消費和生產,要求從生產到最終消費整個供應鏈中各行為體的系統參與和合作。這里邊存在兩個責任體系,即生產者責任、消費者責任。我們熟知的《京都議定書》和《巴黎協定》主要是以生產者責任為基礎,也就是誰生產、誰排放,誰負責。其中,主要是發達地區和國家簽署制訂了減排目標,比如歐盟、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盡管后來這些發達地區和國家的減排目標均得以實現,但是全球的凈排放量并沒有因此減少,而是通過貿易將生產轉移到發展中國家?;诖?,碳減排責任也應由消費者來共同承擔,在國際上引發探討并逐步形成共識。
那么,從我國產業發展角度看,基于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需要,關鍵是要形成全產業鏈自發減碳的機制。一方面,上游行業、中游行業、下游行業加上消費終端應共同分攤減碳責任。這樣做是為了避免把減排責任全部壓到單一行業或局部鏈條上。另一方面,應該出臺激勵政策,形成激勵機制,鼓勵全產業鏈向自發減碳轉變。只有這樣,低碳發展才能真正在產業鏈上形成良性循環。
《中國冶金報》記者:在低碳轉型過程中,ESG為企業提升綠色投資效益和長期價值提供了重要的切入點。企業該如何借助ESG不斷提升自身綠色投資效益的可持續性?
蔣雪梅:ESG與企業綠色投資密切相關,是一個良性循環體系。一方面,借助ESG投資,企業可以將資金投入環境協同、可持續發展等類型的項目中,以提高自身綠色投資效益的可持續性,增強競爭力;另一方面,企業的積極參與提升了ESG投資的績效和回報率,會吸引更多的資金。
因此,為了不斷提升自身綠色投資效益的可持續性,促進這一良性循環,建議企業特別是龍頭企業,主動提升ESG業務參與度,首先是在生態友好型的經濟發展環境中,企業主動將環境因素納入投資決策,例如可再生能源和清潔生產技術項目等;其次是在ESG業務升級的過程中,企業通過加強公司治理結構,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監管機制,保證綠色業務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避免不良投資和環保事故等風險,以促進綠色投資的發展,擴大企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實現良性循環。
當良性循環達成后,越來越多的企業會主動參與到ESG的實踐中。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同群效應”,即當形成“ESG投資→企業業績提升→進一步吸引更多ESG投資”的良性循環后,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主動參與到這一實踐中來。
《中國冶金報》記者:從國際上看,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清潔能源部長級工業深度脫碳倡議的提出,對我國制造業企業開展ESG有哪些機遇和挑戰?
蔣雪梅: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清潔能源部長級工業深度脫碳倡議的提出必然對我國相關產業,比如鋼鐵行業產生比較大的沖擊,同時也會帶來機遇。
挑戰方面,這無疑將加大我國制造業企業的環保壓力和成本壓力,特別是鋼鐵行業已經確定納入碳關稅的征收范疇。然而,有兩個因素我們需要考慮:
第一,歐盟碳關稅的征收是區分時間段的。第一階段過渡期從2023年10月份開始試運行,直至2025年底。該階段進口商只需履行報告義務,即提交自2023年起每年進口歐盟產品的碳排放數據,無需為此繳納費用。第二階段實施期自2026年開始正式征收費用。根據歐盟碳關稅的報告與核查制度,進口產品要對照歐盟境內生產產品,核算歐盟碳排放權交易體系(EU ETS)覆蓋的所有生產環節碳排放量,并分攤到單位產品,以此為依據確定需繳納的費用。鋼鐵、鋁、水泥、化肥、電力和氫氣的進口已經確定會納入征收范圍。
第二,歐盟并不是我國鋼鐵的主要出口目的地。我國鋼材出口地區一直以亞洲地區為主,且占比有連年上升趨勢。反之,我國對歐洲的鋼材出口量一直都不是很多,并且從2006年的700萬噸減少至2022年的389萬噸,出口量降幅近50%。
因此,一方面,從絕對數量上看,這對我國鋼鐵行業整體的影響并不大;另一方面,我們無法預料的是,其他國家或地區會不會跟進?這恰好是鋼鐵行業的發展機遇。我們應以此為契機,督促鋼鐵企業提高低碳技術水平,加強環境保護,實現碳中和目標,以適應國際市場競爭。同時,這些措施也可能對我國制造業企業的出口產生一定的影響,需要企業加強市場研究和產品創新,以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對整個制造業而言,應積極變被動為主動,加快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節能減排水平,推動企業實現綠色發展,提高企業競爭力。同時,歐盟的這些措施也可能為我國制造業企業提供更多的市場機會,促進企業的國際化發展。
總之,歐盟的碳邊境調節機制和清潔能源部長級工業深度脫碳倡議的提出,對我國制造業企業踐行ESG和“雙碳”帶來了機遇和挑戰,企業需要積極應對,實現綠色發展和國際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