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行車“把脈診斷”的“鋼鐵醫生”
——記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冶寶鋼設備管理高級工程師查武華
圖為查武華在查看行車電路。(中冶寶鋼供圖)
通訊員 蔡杰 曹磊
轟鳴的現代化鋼廠里,巨大的先進設備交錯規則排列,鋼材成品規則堆放……行車是廠內物流運輸的關鍵設備之一。來自中冶寶鋼的查武華,就是每天“空中漫步”為行車“把脈診斷”的“鋼鐵醫生”。從一名普通工人成長為電氣點檢領域的佼佼者,他刻苦鉆研、孜孜不倦,善于思考、勇于挑戰,創新務實、拼搏進取,先后榮獲“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以愛崗敬業、拼搏進取為企業和社會奉獻汗水和青春。
現場設備電氣技術專研者
鋼廠設備擁有成千上萬個電氣元件,電路參數復雜多樣,一旦發生故障,隱蔽性極強,很難查找到故障點。但是,不斷學習、不斷努力、不斷嘗試、不斷提升的查武華找到了攻堅克難的“法寶”。
寶鋼股份寶山基地在煉鋼區域的1臺載重量為160噸的行車,在投用后經常出現無規律自動斷電停車問題。中冶寶鋼行車技術團隊歷時半年,先后采取更換變壓器、增加多段滑線補償方式,未能有效解決問題。最后,排故障重任交到了查武華手上。接手此行車管理后,經驗豐富的他首先通過重新設計制作受電弓架地板、焊接安裝調整受力強度排除了供電回路問題,隨后通過修改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程序,實時監控所有關鍵元器件狀態。經過持續7天的現場蹲點,對行車的運行情況、硬件狀態和軟件通信數據進行采集和分析,他終于找到了問題點:原來是裝置在出廠時有一個硬件接線端子發生“虛接”導致了故障。
設備點檢就是保障設備正常運行的第一責任人,必須要不斷學習提高技能水平,不斷總結積累處置經驗,不斷增強分析問題的能力。在無人化行車運營服務項目中,查武華就是點檢團隊的“領頭羊”,在他的帶領下團隊成員能夠更積極學習技能,來適應時代的技術發展需要。
設備運維創新管理的思考者
作為一名電氣點檢,查武華深刻體會到崗位責任的重大。如何降低設備故障率,如何確保區域內設備安全穩定運行,是他一直思考的問題。
多年來,查武華以“小實活新”活動入手,深入開展設備故障分析總結,積累設備排故經驗,形成典型案例成果,為現場設備改進提出合理化建議10多項。中冶寶鋼運營服務的一廢鋼行車電磁吸盤頻繁發生故障,往往出現一次故障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去解決。查武華主動請纓,找到了該問題關鍵環節,徹底解決了困擾團隊多年的問題。隨后,他總結此次檢修經驗,編制了《廢鋼行車電氣設備異常應急處理》手冊,提出的“降低行車電磁吸盤故障率”“行車平移限位改進”等一系列措施,在鋼廠內廣泛應用。由他帶頭研發的《電磁吸盤安全保護指示裝置》《連接器及起重機》《一直起重機滑觸線除塵裝置》先后獲得專利授權。
勇于創新的引領者
只有努力拼搏,才能收獲成功。查武華堅韌不拔、迎難而上的品質,是他攻堅克難的秘訣。2020年,經過重重篩選和考核,查武華一路過關斬將,從兩萬余名員工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冶寶鋼“領軍人才”。
2020年11月,他代表中冶寶鋼參加第一屆全國設備點檢管理職業技能競賽,并獲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仡櫿麄€賽事,查武華說:“全國行業技能大賽高手云集,盡管前路坎坷、困難重重,但這是一次難得學習機會,我能做的就是全力以赴?!?021年7月,查武華獲得了“全國技術能手”稱號,并于同年12月獲得了“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
獲得榮譽的查武華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他主動攬下了教徒弟、帶隊伍的工作,為企業培養更多技術型人才。查武華籌備組建了工作室,專注“行車無人化運維”技術攻關,并緊鑼密鼓開展“傳、幫、帶”工作。通過學習和現場經驗積累,查武華工作室編制了《板坯平移夾鉗控制原理》《板坯平移夾鉗故障快速判定與處理》等技術手冊。在帶教過程中,他經常通過現場教學、網絡授課等方式,開展專項培訓和技能培訓等,有效推動點檢人才隊伍技能提升,近60%受訓人員技能等級得到晉升,20%受訓人員在上海市技能競賽中獲獎,所轄區域行車1小時故障處理效率從51%提升至90%,為鋼廠精細化運行提供堅強保障。
查武華表示,成績離不開中冶寶鋼的培養、離不開團隊的支撐、離不開導師的引導。榮譽已成歷史,未來仍需奮斗。查武華相信,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創新,敢于挑戰、勇于堅守,才能在崗位上創造出更大的價值,才能為國家發展貢獻自己更大的力量。
堅持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記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獲得者上海寶冶冶金工程有限公司
圖為上海寶冶冶金工程有限公司領導班子合影。(上海寶冶供圖)
通訊員 龔瑞斌
上海寶冶冶金工程有限公司是上海寶冶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公司按照“冶金建設國家隊”的戰略定位,聚焦冶金建設國家隊再拔尖、再拔高、再創業的工作重點;按照“六個要效益”要求,夯實“四山”營銷市場,拓展國內外營銷能力,多措并舉推進精細化管理,堅持走高質量發展之路,“高爐王”品牌揚威海內外,經營業績節節攀升。2023年,該公司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稱號。全國五一勞動獎狀是上海寶冶冶金公司成立以來獲得的最高榮譽,也是對該企業成立五周年的最好賀禮,更是對該企業五年來創新發展的最好褒獎。
大型高爐施工技術“獨占鰲頭”。該公司團隊率領先以科技創新為驅動,與高校合作攻關,與寶鋼股份聯手,用BIM建模,采用新技術、新工藝,在寶鋼股份1號、3號、4號高爐大修中創出了78天高爐快速大修的“神話”,該技術先后在國內外30多座鋼鐵企業得到運用。該公司還成功研發高爐模塊化設計、大型高爐大塊殘鐵快速解體技術、高爐不進人更換冷卻壁技術等,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取得發明專利7項、實用新型專利20項,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15項,獲評國家級工法2項;獲得中冶集團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該公司也被業界譽為“高爐王”。
攻克冬奧會工程施工技術難關。在該公司承擔的2022年北京冬奧會國家雪車雪橇賽道項目中,通過200多次反復材料、噴射和精加工工藝試驗,成功研發出賽道曲面噴射和精加工工藝方法、整套曲面找弧工具等新技術,獲得6項專利成果。同時,打破了國外壟斷的賽道高密度高強度混凝土噴射技術,得到了國際雪車聯合會外方設計官員和專家的現場模塊測試認證,為國家節約專利費約2000萬元,并開創了國內結構噴射混凝土施工技術應用的先河。該項目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一致好評,并獲得了“魯班獎”。
同心守“滬”,危難時刻顯擔當。2022年,該公司按照上海寶冶集團疫情防控要求,參加方艙建設,先后組織1300多名建設者火速投身抗擊疫情第一線,共同守“滬”。他們克服了疫情封控、特大暴雨等一系列困難,逆行而上、晝夜鏖戰、擔當有為,晝夜鏖戰192個小時,完成面積達6萬平方米、近5000張床位的浦東臨港方艙醫院建設任務,完美詮釋了央企擔當、使命必達。
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該公司承建的上海寶山再生能源利用中心項目,是上海市重點工程,項目致力于打造為國內標桿、國際超一流的垃圾焚燒項目,為提升上海市垃圾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水平做新貢獻,踐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諾言。在該項目開工之初,他們就定下創“魯班獎”目標,項目堅持樣板引路和精細化管理,運用數字化交互,突出過程管控,進行四大創新課題的研發,始終堅持精益求精的品質堅守。該公司先后申報20余項發明專利,取得9項成果,并得到了上海市“上海品牌”認證。
勞模工匠引領,培養人才新高地。該公司踐行勞模和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型人才隊伍,為冶金建設國家隊提供人才支撐。多年來,該公司創建了勞模創新工作室1個、工匠創新工作室3個,培養出“上海工匠”3名、“冶金工匠”6名、首席專家1名、高級專家4名,打造企業各專業、各系統的領軍人物和復合型人才,以標桿人才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
黨建引領,融入中心工作添動力。該公司黨委堅持“緊扣中心強黨建,深度融合促發展”的主基調,以施工生產經營為導向,把黨建陣地前移,創新活動載體,深化“三基建設”,扎實開展各項活動,將“黨建+優勢”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切實發揮了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獲得了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最美家庭、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狀、獎章等榮譽,為成為一流“冶金建設國家隊”、推動高質量發展增添了精神動力。
“超越自我,敢為人先”,這是上海寶冶冶金公司精神的精髓。在新時代、新形勢下,上海寶冶冶金人將踔厲奮發、實干篤行,繼續發揚“鐵軍”精神,以實際行動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預制夢想 愿做廣廈裝配工
——記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國二十二冶集團裝配式建筑分公司總工程師張曉峰
圖為張曉峰正在工作時的情景。(中國二十二冶供圖)
通訊員 徐靜
從啟程時的“同行者寥寥”到如今的“火爆圍觀”,他以“毫米級誤差”為裝配式建筑正名,從研發國際領先的技術體系到建成空間可變、宜居舒適的住宅樓,他以“匠心”呵護萬家燈火;十年磨一劍,他用堅持與傳承,描繪出了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動人色彩。他便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國二十二冶集團裝配式建筑分公司總工程師張曉峰。
裝配式建筑,重點在“裝”和“配”上,很多人對它的理解都是“搭積木”式的,將一個個零部件在工廠生產完,然后運送到施工現場組裝,但“搭積木”只是說出了裝配式的形式,卻沒能展示它的內涵。裝配式不僅僅是“搭積木”,而是在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經過手工打磨的部品部件,更加精細精準。而這當中最重要的,便是拼起房子的“零件”——預制構件。
作為中國二十二冶裝配式建筑的領路人,張曉峰下了大力氣在預制構件的品質提升上,他堅持利用技術手段,從構件生產過程入手,從源頭控制質量問題的發生,推行構件生產首件交底、驗收制度,尤其加強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檢查和加大懲罰力度。他以“構件品質不容妥協”為價值導向,組織開展“產品質量提升”專項活動。作為組長,他親自帶隊每周進行一次質量聯查,并第一時間組織班組負責人召開分析會,將檢查出的問題逐一“亮相”,認真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分析會上圈定的質量問題,將作為下周檢查的重點,如此循環往復形成閉環管理,實現了構件產品質量、客戶滿意度“雙提升”。
隨著該分公司生產廠二期車間的投入使用,為了滿足技術質量管理的需要,張曉峰在生產廠設立了技術質量管理部門,并牽頭編寫了技術管理和質量管理手冊,對生產資源實行供給側改革,成立了攪拌站、模具車間、鋼筋加工車間、保溫板車間,可達到車間內獨立配送,優化了成品庫管理。作為該分公司的總工程師,張曉峰堅持以技術手段提高產能,率先提出采取優化混凝土配合比、蒸養技術與施工交底輔助運用等技術創新方法,大大縮短混凝土的終凝時間,將流水線疊合板制作時間縮短在2個小時以上,使流水線生產方量每天保持近40立方米,為以前生產速度的兩倍;通過調整配合比中的原材料參數以及設備參數,將混凝土的早期強度提高了約30%~40%,使混凝土構件提前1小時~2小時出窯,降低了約20%的蒸汽使用量,每一立方米混凝土構件節約了近15元,在提高產量的基礎上降低了成本。
從唐山市勞動模范、河北省勞動模范、中冶集團勞動模范、全國示范性創新工作室帶頭人,一路成長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獲得者,諸多榮譽加身的張曉峰,卻始終保有一顆“赤子之心”。他常說:“我并沒有那么優秀,每一個立項,每一個研發成果,每一個獎項的取得,都有強大的團隊在身后默默支持我,我只是運氣比較好。”
張曉峰將創新工作室作為傳承弘揚工匠精神的培訓站,將預制構件生產車間作為主戰場,帶領工業化研發中心的青年員工深入各條生產線,解決生產工藝技術難題。該分公司工業化設計研發中心是企業核心優勢所在,張曉峰身體力行,全面推廣使用PKPM裝配式智慧工廠管理系統,針對項目的全生命周期和工廠的全生產流程進行管理,實現“工廠+項目”的管控模式,并加大質量、進度、成本等指標的考核,不斷完善智慧工廠智慧中心的建設,打通了“中冶綠建”品牌智慧工廠質量、材料管理、物流管理及生產管理等全部模塊系統的管理。
百舸爭流千帆競,策馬揚鞭正當時。張曉峰以實干為槳、以擔當為帆,以“無我”的奮斗精神,不斷厚植發展優勢,加速驅動企業轉型升級,為譜寫企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彈簧上的音樂廳”再續輝煌
——記全國工人先鋒號獲得者中冶天工天津茱莉亞學院項目部
圖為中冶天工天津茱莉亞學院項目團隊。(中冶天工供圖)
通訊員 黃曉健 胡美婕
天津茱莉亞學院項目位于天津濱海新區核心區,美麗的海河之畔,總建筑面積為4.5萬平方米,地下2層、地上6層,建筑高度為38米,工程主體結構形式為大懸挑、大跨度鋼結構,用鋼量約1.25萬噸。其由音樂廳、演奏廳、排演廳、黑盒劇場4個功能區域和5條作為辦公及教學用的連廊組成。其中,音樂廳和演奏廳為落地式房中房隔震結構,建筑外形獨特新穎,聲學設計超國際水平,鋼結構設計節點復雜。這是“音樂界的哈佛”茱莉亞學院在美國本土之外的首家分院,也是中美之間文化藝術交流的有力見證。2023年,承建的該項目的中冶天工天津茱莉亞學院項目部榮獲了“全國工人先鋒號”稱號。
黨建引領沖鋒在前 精兵強將筑夢濱海
中標該項目后,中冶天工選派精兵強將組建了天津茱莉亞學院項目部。該項目管理團隊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緊緊圍繞“抓好黨建促履約”工作思路,組建黨員突擊隊、青年突擊隊,充分發揮黨員先鋒作用和青年奮進力量推進項目建設。他們做到“黨員身份亮出來、平時工作看出來、關鍵時刻站出來、生死關頭豁出來”,形成了搶進度、抓質量、保安全的強大聲勢,進而有力地推動了一個一個節點目標的實現。
該項目自開工以來,建設過程中的曲折和困難一個個接踵而至,不斷考驗著中冶天工建設團隊的智慧與決心。面對多專業穿插、施工復雜等問題,該項目部精心組織專業會審,科學安排各專業施工,對復雜節點進行了合理優化,采用高科技及運用新技術、新工藝,始終堅持樣板引路,狠抓責任落實;堅持質量為先、項目為王,專業工程師緊盯現場,提高解決問題效率,實現精細化管理,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全力以赴推進項目建設進度,保質保量按時完成各大節點目標,最終高質量地完成了施工任務,讓夢想變成現實。
為把工程建成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精品工程,在質量控制上,該項目部在各種材料進場后嚴格履行驗收、復試及報檢等程序,進行全程監控;每個分項工程在開始大面積操作前,均要做出示范樣板,統一操作要求,明確質量目標,專檢覆蓋面達100%,使現場每一檢驗批均處于良好的受控狀態,保證了工程質量。該項目部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管理方針,時刻強調“安全人人管、安全人人抓”,在施工現場發現安全隱患立即提出、立即整改,確保工程施工安全處于可控狀態,安全管理得到好評。
精耕細作結碩果 獎項滿貫創佳績
該項目累計獲得11項質量獎,在國家級綜合獎、國家級專項獎、省級綜合獎、省級專項獎、部級綜合獎、行業專項獎上均有斬獲,成為中冶天工集團首個質量獎項全覆蓋的創優項目,獲得包括魯班獎、天津市“海河杯”金獎、中國安裝之星獎、中國鋼結構金獎、中國建筑工程裝飾獎、優秀焊接工程獎、全國冶金行業工程質量成果評價獎及天津市“裝飾海河杯”獎等。
該項目累計受理22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9項;取得4項工法,其中省部級工法3項;完成課題8項,其中住建部課題1項;凝練成果3項,其中1項成果鑒定為國際領先,1項成果鑒定為國際先進;獲得6項科技獎項,其中“基于聲學功能的國際高品質音樂學院建設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成果獲得中冶集團科技獎一等獎;以主編單位的身份完成2項標準立項。
天津茱莉亞學院項目圓滿完成不是終點,而是宣告全新使命的起點。榮獲“全國工人先鋒號”稱號,令該項目部全體管理人員備受鼓舞。大家紛紛表示,天工人用匠心、用熱忱、用責任、用汗水,奏響了世界頂級音樂殿堂的天籟之音,接下來將以更加擔當作為的實際行動,扛起時代賦予的建設重任,銳意進取、埋頭苦干,以“五大核心要義”為綱,為天津城市建設和社會發展不斷貢獻更多、更強大的中冶天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