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加強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技術研發,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政策,發展循環經濟,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鋼鐵行業作為我國綠色低碳發展的重點領域,應按照政府工作報告的要求,抓住減污降碳“牛鼻子”,持續推動綠色轉型。
當前,鋼鐵行業減污降碳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
超低排放改造進展迅速,污染物績效值顯著下降。自2019年4月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政策文件正式發布以來,鋼鐵企業持續投資實施改造。截至2023年3月4日,全國已有47家鋼鐵企業約2.07億噸粗鋼產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215家企業約4.8億噸粗鋼產能正在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其中25家企業完成部分環節改造(有組織或清潔運輸),并在鋼協網站公示。2022年,全國重點統計企業顆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噸鋼排放績效值較2019年分別下降31.3%、37.0%和32.4%,污染物減排效果明顯。
積極落實“雙碳”目標,低碳轉型取得初步進展。自“雙碳”目標提出以來,鋼鐵行業快速統一思想、積極響應,率先發布《鋼鐵擔當,開啟低碳新征程——推進鋼鐵行業低碳行動倡議書》,發布《鋼鐵行業碳中和愿景和低碳技術路線圖》,明確鋼鐵行業實現碳中和愿景的六大技術路徑。全行業秉承綠色發展理念,通過淘汰落后、節能降耗、超低排放、智能制造等方式,積極推動鋼鐵低碳轉型,多家鋼鐵企業明確“雙碳”時間表和路線圖,爭做碳達峰碳中和先行者,并攜手科研院校開展綠色低碳冶煉技術創新。
但也要看到,鋼鐵行業減污降碳工作仍存在諸多問題,面臨巨大挑戰。
一是超低排放改造質量與進度存在差異。部分鋼企在整改路徑上試圖走捷徑,不腳踏實地依據“四真”要求實施高質量改造,而是“假治污、真治數”,結果遲遲無法通過標準嚴格的超低排放評估核驗,甚至出現在線數據造假,被鋼協撤銷公示。
二是減污降碳協同路徑待提升。當前,高爐煤氣精脫硫、燒結煙氣內循環、加熱爐煤氣反吹、高爐均壓放散煤氣全回收等清潔生產源頭減排工藝的行業普及度仍不高。
三是高碳化的用能結構尚未改變。受資源、能源與環境制約,全行業用能仍以煤炭等化石能源為主,總體能源消費結構高碳化局面未改變。
四是行業下行影響低碳轉型投入。在行業下行期,企業對節能降碳項目的選擇及投入更為謹慎,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行業總體加快綠色布局、用能及結構優化調整的步伐。
鋼鐵行業減污降碳重點方向如下:
一是持續推進超低排放改造,高質量實施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從源頭減排措施到過程管理機制再到末端精益治理等全流程改造,實現減污降碳大背景下的鋼鐵工業污染物持續減排。
二是依托智慧管控平臺精細管理。利用圖像智能識別技術實現對氣體排放的控制與監管,使用大數據模型優化、機器學習自適應算法等信息技術,建成鋼鐵智慧環保管控平臺,實現全流程精準治污。
三是堅持用系統理念統籌謀劃鋼鐵低碳轉型方法路徑。準確把握“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的新要求,構建并完善綠色低碳政策體系、標準體系、要素市場化配置體系、先進技術研發體系,全面推動經濟方式轉型的綠色化和低碳化。
四是推動與行業低碳轉型相配套的綠色低碳產業發展。一方面,通過綠色低碳產業的發展推動鋼鐵行業綠色發展,全面服務行業落實“雙碳”戰略;另一方面,將綠色低碳產業與國內國際雙循環有機融合,通過對標交流,形成新一輪國際競爭優勢。
綜上所述,建議如下:
首先是從政府層面來看。
一是建議健全綠色金融標準體系。加強綠色金融標準體系的頂層設計和系統規劃,對標鋼鐵行業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修訂綠色產業目錄、綠色信貸標準等。鼓勵金融機構制訂針對鋼鐵行業的碳核算、綠色基金、綠色保險、碳金融產品、綠色租賃等綠色金融標準。
二是建議鼓勵金融機構開展綠色金融業務。加大對綠色金融的正向激勵力度,強化金融、產業、環境、財政等政策協同。鼓勵金融機構積極參與碳交易市場,創新推出基于碳排放權益的碳排放權質押融資產品。
三是建議通過稅收優惠支持企業提升綠色技術創新能力。擴大優惠目錄覆蓋范圍,適度降低適用門檻、增加優惠力度;考慮出臺鋼鐵綠色發展鼓勵類產業目錄的執行口徑,提高綠色低碳產業項目適用優惠稅率的便利性。
其次是從企業層面來看。
一是利用減污降碳協同工藝,高質量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在確保工藝穩定性的前提下,應用高爐煤氣精脫硫、燒結煙氣內循環、加熱爐煤氣反吹、高爐均壓放散煤氣全回收等清潔生產源頭減排工藝,優化末端治理設施的運行負荷,實現節能降碳。
二是以“低碳化+數字化”為抓手,通過“低碳管控+污染物無組織管控”的管控模式,搭建鋼鐵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全過程智能管控與評估平臺,系統提升企業碳排放管理水平和能力,全面評估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效果。
三是結合鋼鐵企業生產特點及低碳轉型發展階段,系統謀劃減污降碳協同發展路徑,分步驟、合理有序推動實施。從短期看,可積極推動極致能效改造、原燃料及能源結構優化等可推行且行之有效的路徑;從中長期看,應著眼于創新冶金技術的應用及電爐短流程煉鋼的發展。
(本報首席專欄作家 范鐵軍(作者系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