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記者 呂林 報道
記者 顧學超 朱亞明 攝影
2月13日,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以下簡稱鋼協)第六屆會員大會第五次會議上,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祝寶良受邀作《當前經濟形勢和2023年政策展望》報告,針對大家關心的后疫情時期的經濟發展問題進行了分析。
圖為祝寶良
進入后疫情時期要正視4個問題
祝寶良首先回顧了2020-2022年我國經濟運行情況。他指出,這三年,新冠肺炎疫情從供給和需求兩端沖擊經濟,我國潛在經濟增速減慢,目前我國潛在增速從2019年的6%左右降至2022年的5.4%左右,初步估計每年下降0.2個百分點左右。而且,經濟明顯呈現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消費低迷,房地產投資回落,基建和制造業投資增長。二是就業壓力較大。三是核心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初級產品價格上漲為輸入型。
由此可見,三年抗疫,我國經濟承壓明顯。2022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經歷了好轉、下行、恢復三個階段。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11月11日防疫20條和12月7日防疫新十條后,疫情從動態清零轉向防重癥,發燒就診人數在2022年12月23日達到峰值,2023年1月17日較峰值下降94%(1月21日春節),恢復到2022年12月7日前水平,只用了40天就基本進入后疫情時期。2022年11月、12月份經濟放慢,但12月份經濟好于預期,2023年春節期間更是出現消費回暖跡象。
祝寶良表示,進入后疫情時期,經濟將如何發展,目前仍存在不確定性。我們要正視以下已經存在的問題:
第一,需求不足是當前經濟的主要問題。一是消費低迷。就業壓力大,收入增長減慢,部分居民收入下降,收入差距擴大。儲蓄率上升,借貸消費減少,2022年居民儲蓄新增17.84萬億,同比多增7.84萬億;居民貸款增加3.83萬億元,同比少增4.1萬億元。居民邊際消費傾向為0.665,低于2021年的0.686和2019年的0.701。2023年1月份,居民儲蓄增加6.2萬億,同比多增0.8萬億元。居民貸款增加2572億元,同比少增5858億元。二是房地產市場低迷不振。銷售弱—回款難—融資難—拿地意愿不足—新開工減慢—投資回落的循環未打破,銷售和投資不振、土地購置面積下降,房地產出現信用風險。土地購置面積減少53.4%,住宅銷售額減少28.3%,減少4.6萬億元。三是產能利用率偏低,2022年四季度,產能利用率在75.7%左右,全年為75.6%,制造業投資減緩。四是世界經濟出現滯漲,國際貿易增速減緩,出口增速減慢。
第二,市場主體預期弱。一是疫情存在不確定性。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經營困難。疫情帶來的疤痕效應——打擊樂觀精神和風險承擔意愿,也存在人力資本損失、債務增加和僵尸企業處置等問題。二是國內營商環境變化,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民企的信心。三是國際環境變化。美國的打壓遏制,搞脫鉤斷鏈、小院高墻、近岸外包、友岸外包等,俄烏沖突等地緣政治因素也增加了經營風險。
第三,財政金融風險壓力加大。其主要表現為中小金融機構風險暴露,房地產行業信用風險顯現,以及地方政府債務問題。
第四,世界經濟出現滯漲,外部環境挑戰增加。一是美國持續在人員、貿易、投資、金融、科技、安全等多個領域加快采取措施,以全方位圍堵遏制我國經濟發展和快速追趕。全球產業鏈外移、關鍵零部件斷供和技術約束可能強化,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問題凸顯。 二是貿易保護主義和全球產業鏈重構。涉及國家和生命安全的產業回歸本土,產業出現分散化、多元化和區域化特征。三是俄烏事件推升能源、糧食等價格上漲。四是美國、英國等主要國家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退出,對世界經濟影響的外溢效應仍存在不確定性。五是世界經濟出現滯漲現象,供給端問題(勞動力、供應鏈、能源資源)是主要問題,但前景趨向樂觀。六是國外通過匯率、商品價格、資本回流、資產價格調整、出口、海外融資、海外資產安全等多個渠道影響我國經濟。
當務之急是提振信心
如何解決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祝寶良表示,當務之急是提振信心,關鍵是要政策給力,2023年宏觀經濟政策應該堅持六大價值取向。
第一,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一是財政赤字率可從2022年的2.8%左右擴大至3%,保持必要的地方政府專項債規模,適度擴大使用范圍。二是優化減稅降費、退稅緩稅政策。2020-2022年,減稅降費保市場主體取得成效,但稅收收入和一般預算收入占GDP比重降至15%和17.5%左右,出現僵尸企業退出緩慢、產業結構升級困難、青年就業壓力大等問題。三是政府投資力度不減。通過財政貼息等辦法支持基礎設施、技改投資、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等,發揮好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四是加大中央財政對地方政府的轉移支付力度,做好基層“三?!惫ぷ鳌?/div>
第二,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一是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經濟增速和平穩合理的物價水平匹配,并酌情適度提高。二是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通過和財政政策配合,引導金融機構保持對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三是推動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和個人信貸成本穩中有降。四是貨幣政策要以穩定國內經濟為主,保持人民幣在合理均衡水平的基本穩定。五是擴大政策性銀行對基礎設施的投融資力度。
第三,著力擴大內需。一是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合理增加消費信貸,支持住房、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教育醫療文化體育服務消費。二是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繼續實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建設,加快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投資,支持制造業技術改造投資,加強社會民生、生態環保等領域建設。三是發揮出口的支撐作用。支持跨境電商、海外倉等新業態發展。擴大先進技術設備、能源資源、短缺農產品進口。
第四,加強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一是加強基礎產業發展,保障農業、能源、礦產品等行業的發展和儲備。二是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推動制造業發展。深入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支持產業鏈主導企業投資關鍵產品和零部件。加強技術攻關,聚焦集成電路、電子元器件、高檔數控機床等加大設備投資和研發投入。三是加快推動制造業智能升級。堅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推動實施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工程,加大工業互聯網平臺和制造業轉型升級急需的裝備、軟件等領域投資。四是通過加強技術突破、標準引領、示范推廣,不斷提升傳統產業綠色技術裝備產品供給水平,培育新的產業增長點,促進傳統產業綠色低碳發展。五是加強大、中、小企業協同,支持專新特精、小巨人、單項冠軍企業發展。
第五,深化改革開放,鼓勵民營企業和外企投資。一是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做好經濟工作,盡量減少政策不確定性。二是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在市場競爭、生產要素使用、產權保護等方面,對各類所有制企業一視同仁。三是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是穩定市場預期的當務之急,要盡快完成平臺經濟專項整改,實施常態化監管。四是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
第六,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一是防范房地產風險。保交樓、滿足房地產融資需求、推動行業重組;因城施策,改善預期,擴大需求,支持剛性和改善性需求;加大保障房、租賃房供給;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研究中長期治本之策,推動房地產新發展模式。二是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隱性債務和法定債務合并監管,禁止變相舉債,防止國企平臺化。
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
編輯:張雨恬
相關文檔
版權說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鋼鐵新聞網。媒體轉載、摘編本網所刊 作品時,需經書面授權。轉載時需注明來源于《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及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