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記者 樊三彩 報道
林洪 攝影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雙碳’目標落實的關鍵在于傳統產業的鳳凰涅槃、傳統動能的活力重生。當前,要更加關注鋼鐵、石化等傳統產業、傳統功能的重生,因為世界不論怎么改變,人的吃穿住行需要永遠不會變?!痹?月15日召開的鋼鐵行業低碳工作推進委員會2022年年會上,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陸新明如是指出。
陸新明表示,自2020年我國宣布“雙碳”目標以來,應對氣候變化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2021年全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3.8%、較2005年累計下降50.3%;2021年煤炭消費比重由2005年的72.4%下降到56%,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達16.6%;全國碳市場正式啟動上線交易;等等。
“與發達國家基本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后轉入強化碳排放控制階段不同,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同時面臨實現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和碳達峰、碳中和兩大戰略任務,需要全社會更加積極的行動?!彼麖娬{,我國目前仍是碳排放規模最大的國家,生態環境保護形勢依然嚴峻,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總體上尚未根本緩解,實現美麗中國建設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愿景任重道遠。
陸新明重點圍繞全國碳市場數據治理、行業擴容、自愿減排交易等情況進行了重點介紹。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16日,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一周年,覆蓋發電行業重點排放企業2162家,其間累計交易量1.94億噸、累計交易額84.92億元?!疤寂欧艡嘟灰资袌隹梢猿浞职l揮市場優化配置資源的功能,有效降低全社會的減排成本,是一項重大的制度創新?!标懶旅髟u價道。他透露,生態環境部正配合有關部門積極推進《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立法進程,為全國碳市場提供較高層級的立法保障。
關于碳市場數據質量問題,陸新明表示,“我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通過多年的試點實踐、借鑒國際經驗,已初步建立數據質量管理制度體系。目前看,碳市場數據質量基本滿足市場運行的需要,與歐美等國際碳市場數據管理方式接軌,但也存在著不少問題和不足?!?nbsp;
他認為,除少數企業存在弄虛作假外,更多還是由于企業重視程度不夠、報告編制不規范、對碳核算方法理解不到位等造成的問題,暴露出一些企業能源統計計量體系管理長期不到位,也反映出我國碳市場法規法律制度和誠信體系建設仍需進一步完善的現狀。
“通過嚴控嚴查嚴罰,形成對數據造假零容忍的高壓態勢。”陸新明強調,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推動盡早出臺《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建立加強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的長效機制,完善碳排放核算核查和報告制度,加大對企業和地方部門培訓力度,切實保障碳排放數據質量。
現階段的全國碳市場僅納入發電行業,陸新明指出,“為推動碳市場擴容,我們已連續多年組織鋼鐵、石化、化工、有色等高排放行業報送碳排放相關數據,同時對投資機構和個人參與碳市場交易的風險、時機、方式等有關問題開展研究?!彼M一步介紹稱,目前,碳市場擴容主要面臨有效核算不同行業、企業碳排放量的技術手段和監管體系仍不成熟,標準規范尚不健全等問題;對碳市場引入投資機構和個人,還需要在促進碳市場交易活躍和防范市場過度投機、防范金融風險之間統籌兼顧等。
“下一步,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做好穩步擴大行業覆蓋范圍的各項準備,加強引入非履約主體的向外研究,探索建立配額有償分配方案,研究碳金融衍生產品參與全國碳市場交易的合理性、可操作性?!标懶旅魍嘎?。
關于自愿減排交易,“當前,生態環境部正在積極推動重啟國家核證資源減排量(CCER)項目的備案工作?!标懶旅鞅硎荆槍ι婕靶袠I領域廣、專業性強、歷史遺留問題多等現實情況,生態環境部將加快修訂《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及相關配套的技術規范,先易后難,逐步擴大覆蓋范圍,加快建設完善符合中國國情、體現中國特色、有效調動各類市場主體積極參與“雙碳”工作的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機制。同時,生態環境部還將深入研究各地在碳普惠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探索推進碳普惠與自愿減排交易機制有效銜接,引導形成綠色低碳生活和消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