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記者 顧學超 實習記者 朱亞明 攝影
“互聯網時代給大家提供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建筑產業要緊跟這個時代,借助產業互聯網的力量,打破建筑產業上下游之間的行業界線,實現建筑產業和鋼鐵產業的高度融合,推動建筑產業的業務轉型和發展升級,實現建筑產業的平臺化、模型化、數據化、工業化、一體化以及綠色發展?!?月2日,在鋼結構建筑工業制造工作委員會成立大會上,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智能建造委員會執行主任兼秘書長張鳴表示。
張鳴認為,鋼鐵產業和建筑產業都是系統工程,需要多個產業的高度協同來推動轉型升級?!爸袊ㄖ呀涍M入鋼鐵時代?,F在,我們不應只在鋼結構上做‘文章’,還應在系統用鋼上加強研究,思考鋼鐵產業如何推動建筑產業創新發展?!彼f。
01 實現建筑型鋼集中定制、集成供給需協同發力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中特別提出,要大力發展鋼結構建筑,特別是鋼結構住宅。但是,一旦住宅全面轉向鋼結構建筑,鋼鐵生產可能根本供應不上?!坝捎诂F在大部分都是工業化型鋼,它的要求、制作方法與建筑業的要求都是不相匹配的?!睆堷Q認為,“包鋼首批8000噸型鋼定軋,可以說是鋼鐵產業為建筑民建結構用鋼定制生產的一次創舉。”
為了實現建筑型鋼集中定制,建筑行業提出了按照高度進行軋制,這樣便可以把很多項目所需鋼材集中在一起軋制,實現集成式供給?!敖ㄖ际且欢ǜ叨认碌漠a品,通過標準化的柱網體系及標準化的各種部品部(構)件,為標準化生產提供了前置條件?!睆堷Q建議,可設定按20米一個階梯標段進行加工,如100米、80米、60米、40米、20米,也可設定10米。
“對此,建筑產業要和鋼廠密切協同研究生產所需部品部件,從而延伸鋼產品的使用鏈,完美契合建筑用鋼要求。”張鳴認為,這一方面需要鋼鐵產業調整生產工藝、原材料配置、型鋼軋制的質量要求,匹配建筑用鋼的尺寸規格、力學性能、抗震性能、耐候性能、耐火性能等;另一方面,建筑產業需要調整用鋼體系,為建筑用鋼產品等尋求更好的使用路徑。
“型鋼具有變革建筑產業的‘威力’?!睆堷Q指出,推進建筑業數字化可以發揮型鋼的力量,通過打造一個工業化體系實現部品體系的集成供給。
02 “大后臺·小前臺”管理模式助力系統用鋼發展
“我們在大力踐行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會長何文波提倡的發展方向,即弱化建筑產業的采購能力,強化以鋼結構系統用鋼為主的全裝配式部品體系集成式供給能力,實現‘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睆堷Q指出,鋼結構系統用鋼是一個體系性工程,他建議從地基基礎就開始推動系統用鋼?!跋到y用鋼涉及主體結構系統用鋼、外圍護系統用鋼、機電系統用鋼、裝飾裝修系統用鋼、家裝系統用鋼、鋼鐵綠化系統用鋼等。大力推動鋼結構系統用鋼發展,有利于打造真正的鋼結構裝配式建筑。”他說。
針對系統用鋼,張鳴介紹了項目管控的“大后臺·小前臺”管理模式?!盎诮ㄖa品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模型體系,我們通過大后臺前置性設定系統運作,可以在正式施工前明確對應的部品材料、勞動力、機械設備等;前臺的工程全過程咨詢管理團隊應用建筑產品模型進行部品現場驗收,并與產業工人協調合作,通過模型指導前臺簡單裝配。”張鳴說道,大后臺與小前臺通過“駕駛艙”形成密切協同關系,能實現全過程、全視頻、全方位的實時監控,并通過平臺麥克風在線遠程指導施工現場。
“H型鋼從鋼廠運到現場后,通過現場游牧工廠(即施工現場臨時搭建的可移動加工廠)進行簡單連接件加工,加之采用整體吊裝,既節省時間又節省成本。如一個20層建筑,一柱4層、5次作業就可以完成?!睆堷Q特別強調,要搭建智能建造培訓平臺對工人進行系統培訓?!巴ㄟ^智能化管理實現人和信息、人和機器、機器和機器的在線交互,是建筑產業的一次偉大轉型。”他認為。
張鳴同時指出,由于鋼結構全部品數字化,部品算量也不再是傳統預算方式,而是通過平臺模型支付、端到端支付,這將改變傳統建筑產業的灰色成本。
03 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助力國際化發展
“建筑產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創建了一個新的產業生態環境,為建筑產業所有人士提供在線協同共享平臺,助力建筑產業的轉型升級?!睆堷Q指出,當前,在國家部委的主導和大力支持下,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將在未來獲得快速發展。我們應利用好這個平臺,發揮中國強大的工業體系優勢,向世界各地輸送鋼結構建筑產品、平臺技術、產業資源等,同時,通過Uber化培訓方式將當地人員培養為職業勞動力,助力實現鋼結構建筑產品系統用鋼的平臺化、集約式供給。
張鳴舉例道,中白工業園是“一帶一路”的“明珠”,為了推動中白工業園及白俄羅斯建筑產業的發展,他們收購了白俄羅斯國家設計院60%的股份?!敖柚@個平臺,我們可以面向歐洲、北美國際市場進行線上供給、線上技術交流以及線上部品選擇和供應,實現平臺化、集成式國際供給,從而助推解決后疫情時代的國際化發展問題。在國際線上鋼結構建筑部品集成式供給方面,可以將房屋產品化直供歐美市場,實現標準化產品化供給?!彼瑫r指出,鋼結構建筑產品總重量是傳統混凝土建筑產品的35%左右,配合中歐班列和海運,可打破傳統建筑體系運輸半徑的限制。(謝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