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鋼鐵行業“高預期、弱需求、高產量、低效益”狀態引發密切關注,諸多鋼鐵企業提出“保生存”舉措,以應對嚴峻的市場形勢。7月份以來,業內對行業形勢判斷又有了一些新變化,在房地產銷售、制造業景氣指數、基建投資等經濟指標有所好轉的形勢下,一種觀點認為房地產行業已經觸底,基建將加大投入力度,下游用鋼需求逐漸企穩,鋼材市場將實現反轉,重回景氣發展軌道;一種觀點認為當前主要用鋼行業筑底還需相當一段時間,鋼鐵行業只有再開展一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才能真正地好轉。毋庸置疑,在上半年GDP處于低位的情況下,國家勢必密集出臺鼓勵投資、消費、出口等的一系列政策,以實現“六穩六?!?,且局部已經出現向好信號,我們必須堅定對國家、對行業的信心。但我們還要認清鋼鐵行業面臨形勢的復雜性和嚴峻性,特別是深刻領會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會長何文波對當前鋼鐵市場形勢的“六點基本判斷”,長期保持危機意識,時刻堅守行業自律。
1 危機意識不能弱,莫把“反彈”當“反轉”
7月13日,《中國冶金報》刊發社論指出,“2021年國內粗鋼年化產量已達12.5億噸,而我國粗鋼表觀消費量在10億噸左右,即使需求再增加,我國粗鋼總供給能力也是能夠滿足的”“中國鋼鐵需求不斷擴張的發展環境不可能永遠持續,鋼鐵產能未來長期面對的不可能是持續增長的需求”。由此,鋼鐵行業當前面臨的是供應持續增長與消費增長乏力相互激化、實體經濟與金融資本相互作用形成的矛盾,對短期的市場回暖或反彈應予以清醒的認識。
從美國、日本、英國、法國等國家的鋼鐵產業發展史來看,鋼鐵行業一般在其國內經濟結構開始以服務業為主時進入下行通道。美國自20世紀70年代進入城市化成熟穩定期之后,粗鋼產量自1973年的高點1.4億噸一路下降至1987年的0.8億噸,10年間產量減少約43%。近年來,我國鋼鐵行業用鋼需求增長主要依托房地產、基建,在國內快速推動工業化和城鎮化之后,GDP、第二產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房地產開發企業投資完成額等的增速均有所放緩,與用鋼需求密切相關的經濟指標大都已經“達峰”。根據今年6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頒布的《“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2020年末,全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3.89%?!笆奈濉逼陂g,國家新增建設用地規??刂圃?950萬畝以內,相比“十三五”縮減比例約為10%;新增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運營里程3000公里,與“十三五”規劃新增運營里程基本持平,城鎮化所能帶來的用鋼需求增量已然有限。房地產行業在堅持“房住不炒”定位的同時,繼續落實“三道紅線”政策,開發投資、新開工以及竣工面積下滑態勢將維持相當一段時間,行業將進入全新的周期。今年上半年,基建投資同比增長7.1%,為近年來新高,下半年預計維持高速增長態勢,但受限于有效投資(泛指投資能夠形成GDP貢獻)遞減,后續難以保持持續的增長態勢。結合國家“十四五”規劃所確定的產業發展導向,用鋼需求增長空間已然有限,更多是結構和區域的調整,傳統的增量發展邏輯必須轉變為存量發展、高質量發展邏輯。
當前,全球經濟形勢比2015年更加復雜,全球深陷通脹怪圈,大宗商品價格下降,經濟面整體未見好轉。復雜形勢之下,我們不能因為某個行業、某個區域、某個指標的向好就推斷行業的全面繁榮、經濟的全面提振。下半年,在相關政策措施刺激下,鋼材市場極有可能發生頻繁波動。因此,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我們仍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和認識,更為理性、更為清醒地認識分析環境,把形勢判斷好,牢牢掌握高質量發展的主動權。
2 時刻保持行業自律,完善市場價格管理
《中國冶金報》社論指出,“放棄幻想,主動出擊,建立長效的市場化行業自律機制,有效維護市場秩序,才是效率高、成本低、長期可持續的應對良策,也是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鋼鐵行業上游集中度高,相較而言,我們自身議價能力弱,生產環節連續性特點強,下游終端客戶又相對分散,產業鏈參與者眾多。行業自律,必須保持供給彈性、發揮大企業帶頭引領作用、建立有效機制。從產業鏈供應鏈角度看,鋼材及原材料價格的相對平穩有助于產業鏈的穩定,有助于穩定消費、挖掘潛力,因此,應從源頭上理順鋼鐵行業原材料及產成品定價機制,營造有利于產業鏈和諧共生的發展環境,以期實現鋼鐵行業的長治久安。
與其他大宗商品行業相比,鋼鐵行業上下游定價機制異常復雜,有原材料端依托于海外定價平臺的指數定價,有鋼鐵生產企業的招標定價,產成品現貨、期貨定價方式更是繁多。多種定價機制之下,每噸原材料、鋼材的價格波動幅度可能高達上千元。鋼鐵是工業原材料行業,有序的價格機制能夠提升產業鏈的穩定性,一旦某個環節難以消化價格上漲壓力,就會侵蝕整體產業鏈創造的價值。去年上半年,鋼材價格處于高位,鋼鐵生產企業盈利水平創歷史新高,鋼鐵上市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220%,而下游用鋼行業上市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約30%,制造業普遍將鋼鐵成本上漲作為行業難點和重中之重。今年上半年,鋼鐵行業陷入虧損局面,根由也主要在于原材料成本的居高不下。
理順鋼鐵行業原材料及產成品定價機制是行業自律治本之道。
一是應加強鋼材及原材料現貨與期貨交易市場建設,努力形成體現產業鏈整體利益、以需求為導向的定價交易載體,進一步完善調控工具箱,加強價格監管調控,及時糾正市場失靈,更好發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作用,以供應穩保障價格穩、以價格穩促進消費穩,防止價格大起大落影響產業鏈穩定。
二是鼓勵以市場化原則構建穩定的采供銷聯合體,借助期現結合等工具,促進生產企業與用鋼企業形成“命運共同體”。
三是強化鋼材市場價格預期管理。依托近年來鋼鐵產業鏈構建起的數字化供應鏈平臺,推動建設鋼鐵產業鏈安全大數據監管平臺和智能分析預警系統,豐富預期管理手段,規范價格指數的編制發布行為,聚焦價格總水平和重點商品,增強預期管理的前瞻性和預見性,強化政府與市場主體的雙向溝通與信息交流,釋放正面信號,合理引導市場預期。
以強大產能滿足有限需求這一重要歷史課題是當前鋼鐵產業鏈各企業均必須破解的重大課題。在中國鋼鐵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我們必須調整思維模式、戰略定位、發展方式,將結構調整、客戶服務、價值創造擺在更為重要的位置,統籌把握多目標下的動態平衡,以應對鋼鐵行業所面臨的巨大挑戰。(賀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