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兩會報道組記者 何惠平 報道
全國人大代表、西部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西礦集團”)董事長張永利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期間接受了《中國冶金報》記者的采訪。他結合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2022年鋼鐵行業面臨的總體形勢、協同降碳、資源保障等問題談了自己的看法。
圖為全國人大代表、西部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永利
《中國冶金報》記者:如何看待2022年鋼鐵行業面臨的總體形勢?當前,從中央到地方都出臺了“穩增長”政策,這些政策對鋼鐵行業的作用如何體現?
張永利:2022年,我國經濟逐步恢復常態,全球經濟增長趨緩,鋼材需求難有較大增幅,原燃料價格持續保持高位,在產能產量“雙控”“雙碳”要求下,企業資金投入和運行成本將進一步增加,行業成本壓力將持續加大。
中央“穩中求進”的總基調沒有變,并且伴隨著多項利好政策的出臺,今年鋼鐵消費將呈現穩中有增態勢。今年2月7日,工信部等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提出堅持創新發展、總量控制、綠色低碳和統籌協調4項原則,明確了12項主要任務,努力實現五大發展目標,對鋼鐵工業給予了三大最新定位,即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支撐和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領域。這是對鋼鐵工業功能地位的充分肯定,展現了鋼鐵工業肩負的責任和擔當。
2022年,我國經濟發展雖面臨“三重壓力”,但需求拉動和供給推動、內需擴大和外需拓展、消費增長和投資發展、改革推進和創新帶動等將共同為我國經濟增長注入動能、增添韌性和活力,有效支撐2022年國內鋼鐵消費繼續保持一定規模。
《中國冶金報》記者:如何大力發展綠色鋼鐵產品、提高供給質量,實現與下游用戶協同降碳?
張永利: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形成綠色經濟發展的新動能。鋼鐵產品作為重要的基礎原材料,是當今世界各國追求工業文明和提高經濟實力的重要標志之一。
加快構建鋼鐵綠色設計產品評價技術標準體系,不斷推動綠色鋼材產品消費,是鋼鐵工業推進綠色制造的具體體現,也是落實生態文明建設,實現與環境和諧友好的必然要求。推行鋼鐵產品綠色設計,減小其在全生命周期內對環境的影響,引導建筑、機械、汽車、造船等下游行業進行綠色消費,是鋼鐵工業推進綠色制造的具體體現,也是加快全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對于保護生態環境、打贏藍天保衛戰也有重要作用。
《中國冶金報》記者:在解決鐵礦石資源保障問題上,目前有哪些措施是適合我國先行實施的?有哪些難題需要解決?
張永利:2021年以來,進口鐵礦石價格不斷走高,不僅增加了鋼鐵企業生產經營成本,也增加了下游行業成本,不利于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和健康發展。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五礦原董事長、黨組書記,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何文波提出的推進國內鐵礦開發、加大廢鋼利用力度、布局海外礦業這3條路徑,我十分贊同。
鑒于當前的形勢,我認為,既要在國內重點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提高鐵礦石自產量,又要在國外加快抱團“走出去”,凝聚國內礦山企業力量,提高海外項目運營效率和成功率,為解決鐵礦石資源供應安全問題發揮作用。
我認為,推進國內鐵礦開發需要冶金礦山企業強化大局觀念,充分認識到鐵礦石資源安全保障對中國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強化行業命運共同體意識和國家總體安全觀。同時,要正確看待鋼鐵行業與礦山行業的關系,樹立為下游用戶創造價值的理念,秉承尊重市場規律的原則,與鋼鐵企業建立“市場化+長協化”相結合的定期動態調整機制,共擔風險,共享利益,在原料市場的波動中實現共贏。
《中國冶金報》記者:當前鋼鐵行業還面臨哪些問題?對行業未來發展您有什么樣的期許?
張永利:隨著我國經濟逐步恢復常態,鋼材需求有望保持平穩,但很難有大幅度的增長;受環保和低碳制約,鋼鐵生產也缺乏大幅增長的基礎;受國家政策和國際貿易形勢約束,我國鋼材出口將呈現減量態勢;原燃料價格保持高位,“雙碳”背景下企業資金投入和運行成本將進一步增加,工業用電價格明顯上漲,企業成本壓力持續加大。據此預計,在需求相對平穩的情況下,鋼價難以大幅上漲,企業效益面臨下降風險。
鋼鐵行業高歌猛進的增量發展周期將轉為存量發展周期,疊加低碳周期加速到來,必然帶來“供需雙減”,行業競爭將加劇,或將迎來新一輪“洗牌”。
面向未來,鋼鐵行業應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構建以滿足國內市場為主、國際國內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