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記者 羅忠河 報道
2021年下半年以來,全國各地啟動了不同程度的限電、限產舉措,高耗能產業受到了較大的影響。確實,面對 “雙碳”(碳達峰、碳中和)和能耗雙控的壓力,高耗能產業又一次被推到了風口浪尖,甚至成了眾矢之的。
那么,我們該如何正確看待高耗能產業呢?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葛紅林在2022年1月初接受《中國冶金報》記者采訪時首先亮明了自己的觀點:“我們一方面要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另一方面也要科學、客觀認識高耗能產業,防止偏差和走極端。”
圖為葛紅林
葛紅林說,中央多次指出,要堅持全國“一盤棋”,糾正運動式“減碳”,先立后破,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2021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又進一步指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要堅定不移推進,但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所以,他認為要認真學習和正確領會中央的要求,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的發展階段和實際,進一步提高對高耗能產業的科學認識,實現對高耗能產業的科學調控。
他指出,一方面,高耗能產業是耗能大戶,即使按照當前最先進的生產工藝,一時也改變不了它的高耗能特征,除非發生顛覆性的工藝路線革命;另一方面,高耗能產業又是當前國民經濟社會發展離不開的產業。雖然鋼鐵、銅、鋁、硅等冶煉能耗已占全國總能耗的15%以上,但基礎設施建設離不開鋼鐵,綠色新能源建設離不開銅、鋁、硅。
“當前的問題,不是要不要高耗能產業的問題,而是要著眼長遠,立足當下,科學認識高耗能產業,科學調控高耗能產業,確定可操作的調控目標取向和路徑,實現高耗能產業降碳和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的雙目標?!备鸺t林特別強調。
對此,葛紅林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應對:
一是一行業一目標,盡快確定高耗能產業的調控總量。他說,在今后一個相當長的時期,高耗能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仍然發揮著不可或缺的支撐作用,可以分行業盡快確定高耗能產業的調控總量,通過科學調控引導高耗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如何確定高耗能產業的調控總量?葛紅林認為,首先要突破市場經濟的傳統定式,不能任憑市場需求決定生產。有不少人從傳統的市場經濟觀點出發,認為應由市場需求決定行業的產能產量。初聽似乎沒問題,但套用到高耗能產業則不正確,因為沒有考量它的高耗能。產量必須適可而止,即使減少出口,減少GDP。這是當前對高耗能產業應做出的基本判斷。其次要突破定性管理,實現全國的定量管理。他也坦承,頂層確定全國產量調控指標雖然不容易做,但必須做。當務之急是分行業對高耗能產業的產品做一次未來需求分析,形成預見性的調控指標。有的可以逐步做減法,有的在設定上限之下逐步做加法。通過政府、行業和企業的統一認識、有效互動,吃透問題,聚焦難點,精準施策,提升總量調控的可操作性。
二是優化進出口政策,對高耗能產品出口做減法、進口做加法。據葛紅林介紹,當前,我國不少高耗能產業的產品占全球50%以上,由于國內供大于求導致了大量出口,有的在過去還享受了出口退稅的鼓勵。他特別指出,這里不評論過去做得對否,但現在的政策和措施,要加快適應新發展階段和“雙碳”目標實現的要求。比如,應收緊出口政策,從寬松出口轉變為限制出口和鼓勵進口。雖然高耗能產品出口可以拉動社會經濟發展,獲得企業經濟效益,但也消耗了國內能源,相應的污染也留在了國內。所以,不能只算經濟賬,也要算好經濟和社會的統籌賬,要敢于對高耗能產品出口做減法,善于對高耗能產品進口做加法。通過一加一減,在保障國內高耗能產品使用的同時,降低國內能耗指標,同時鼓勵深度加工,開發具有更高附加值的終端產品。
三是進一步優化高耗能產業的全國布局。葛紅林說,前一階段的“雙碳”工作,有的地方目標設定過高、要求速度太快,從而脫離實際。對高耗能項目,有的地方搞“一刀切”關停,有的驟然抽貸斷貸,他認為這都危害了社會經濟健康發展。因此,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并不是要遏制“兩高”項目的優化調整,而是要在總量控制下做到科學布局。即,加快實現總量控制下再優化、再調整、再布局,加快先進產能對落后產能的淘汰,將項目配置在清潔能源占比較高的地區,提高清潔化、集約化、現代化水平。
最后,他還特別強調,高耗能產品往往也是高載能產品,因此要珍惜初次生產過程中的耗能,最大限度地促使其成為今后循環利用中的載能產品,并促使這種載能優勢充分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