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本報兩會報道組記者 朱曉波
為堅決貫徹落實2020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的“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會長何文波表示,鋼鐵行業將在“十四五”期間,進一步提升鋼鐵供給側綠色化、智能化制造水平,優化供給結構和改善供給質量。
何文波指出,鋼協提出要打好鋼鐵行業強鏈“主動仗”,下好創新“先手棋”,抓好供需“基本盤”,走好開放“升級路”。綠色鋼材的研發生產應用,既是提升鋼鐵材料供給質量水平的重要舉措,也有助于提高產業鏈相關產品及裝備輕量化和使用壽命的延長,對全社會低碳減排創造價值與貢獻。
據悉,2016年以來,國內粗鋼表觀消費年均增長約8000萬噸,2020年為10.37億噸,較2019年增長9000萬噸。各方預測,2021年中國經濟保持增長并對鋼材需求繼續產生拉動,需求仍將有一定的上升。
“十三五”以來,為引導綠色鋼材生產和供給,鋼鐵行業已先后制定了YB/T 4767-2019《綠色設計產品評價技術規范 取向電工鋼》等11項綠色設計產品行業標準和T/CISA 104-2018《綠色設計產品評價技術規范 鋼塑復合管》等11項協會團體標準,促進高強、耐蝕、長壽綠色產品開發,推進鋼鐵供給側綠色升級改造。
“在此過程中,除需要鋼鐵企業創新挖潛,也有賴于政府部門組織制造產業與需求側產業鏈各方協同促進?!焙挝牟◤娬{。
何文波認為,在鋼鐵供給與需求側協同方面還存在以下幾個突出問題:
首先,需求側用鋼技術規范標準與推進綠色鋼材使用之間尚存堵點。建筑用高強鋼筋和復合型抗震耐火鋼、免涂裝耐候橋梁鋼、免涂裝結構鋼、耐磨長壽工程機械用鋼等優質高性能綠色鋼材,可滿足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要求,但因需求側用戶使用習慣短期難以改變、設計標準規范欠缺、初期建造成本較高等限制而受阻。
如工信部和鋼協推進500MPa等高強鋼筋生產應用,目的是為了減少建筑施工鋼材用量。但有關強制性建筑施工類標準修訂中,若將400MPa鋼筋和500MPa鋼筋的最小配筋率都定為一個,兩者用鋼量相同,推廣高強鋼筋應用減少用鋼量,從而減少資源能源消耗并減少碳排放的目的就無法體現。
其次,碳配額試點分配政策設計需要引導供給與需求形成合力,實現系統化減排。
生產更強韌、更好焊接性、更耐腐蝕的優質高性能鋼材,可實現鋼鐵材料全生命周期對全社會節能減排貢獻,這類鋼材產品單位能耗會因成份控制要求更精準,精煉時間更長,產品深加工環節更多而加大,相關能耗和碳排放量可能在某些工序上有所增加,生產成本也會更高些。這類鋼材有不少屬于特鋼類產品,特鋼較普鋼在冶煉工序上增加了鐵水預處理、精煉、產品深加工等工序,其單位產品的能耗遠高于普鋼,如果不加區別地將碳配額設為一個標準,就可能存在問題。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何文波建議:
一是要支持制造業與產業鏈探索綠色低碳鋼材開發應用綠色快車道?!笆濉逼陂g鋼鐵化解過剩產能和脫困發展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機制卓有成效,成功之處在于高效解決了部門間重大問題快速反應與聯動協調,建議組建類似的綠色優質供需適配性聯合協調施策機制。支持鋼鐵行業在原有鋼鐵綠色設計產品評價技術規范基礎上,完善鋼鐵綠色化、多功能化和高性能鋼材生產應用的碳配額分配方案,推進鋼鐵低碳產品碳足跡評價標準體系建設。
多部門、多行業協力制定鋼結構建筑國家標準,重點推進綠色建筑發展,集多部門協作優勢,協調強化上下游行業標準關聯性和適用性,新材料研發與生產標準、使用規范的同步制定,體現產用目標一致性。
二是要搭建創新平臺,專項資金培育產業間深度融合協作開發應用。在綠色低碳鋼材產品和生產技術研發層面,集合多產業力量共同協作推進。由國家科技部設立科技專項,或由協會組織低碳創新基金,集中行業優勢資源進行技術研發,鼓勵企業在專、精、特、新等綠色優質鋼材品種領域提升技術工藝水平和產品質量檔次,支持多產業在新材料應用方面深度融合協作,提高產業鏈系統減碳能力和鋼鐵材料全生命周期綠色低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