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垚
10月21日,由蘭格鋼鐵網主辦,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中國煉焦行業協會、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共同支持,四川省鋼材流通協會協辦的2021鋼鐵原燃料產業鏈升級高峰論壇暨蘭格鋼鐵網鋼鐵原燃料產業年會舉辦。
會上,蘭格集團總裁劉陶然表示,多年來,蘭格已經從一家資訊公司蛻變成了一家科技公司,特別是2019年發布了鋼廠EBC(企業業務能力)系統,該系統已覆蓋貿易商上百家,覆蓋鋼鐵產能1億噸。同時,蘭格鋼鐵網開始向鋼鐵行業的上游——即鐵礦石等鋼鐵原燃料行業大舉發力,正在與地方鋼協一起搭建鋼鐵原料區域平臺。
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鄭玉春表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將極大地改變我國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等方面的格局,這也需要原燃料產業及時應對。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中國煉焦行業協會、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相關負責人集中表示,各鋼鐵原燃料產業都已從疫情的影響中逐漸恢復,鋼鐵產業上下游的聯系應更加緊密。
鋼鐵產業將進一步進行產品調整和布局調整
“中國鋼鐵工業不僅是‘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行業,同時也將在這個過程中補足短板、鍛強長板,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實現由鋼鐵大國向鋼鐵強國的轉變?!编嵱翊罕硎?,我國鋼鐵產業將進一步進行產品調整和布局調整。其中,我國建筑業用鋼比重將下降,制造業將上升,但需求總量呈下降趨勢。隨著我國鋼結構建筑比重上升,未來我國建筑用鋼的品種結構也將面臨調整。同時,隨著鋼鐵產能開始向沿海布局,各地域的鋼材消費趨勢表現不同,具體來看,東北地區、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當前鋼材消費約為5000萬噸、5.4億噸、2億噸和1.7億噸,分別占全國鋼材消費量的5%、56.7%、20.1%和18.2%,東北地區和東部地區鋼材消費量穩中有降,中部地區鋼材消費量穩中有升,西部地區有望成為鋼材消費新的增長點。
“2020年9月份,我國粗鋼日產量達到308.5萬噸?!编嵱翊罕硎荆凑者@一數字推算,我國鋼鐵產能已經達到11.26億噸,這恰好是2015年去產能前統計的我國鋼鐵產能。因此,鄭玉春表示:“2019年,我國粗鋼表觀消費量9.42億噸,增加7300萬噸,同比增長8.3%。2020年1月~8月份,全國粗鋼表觀消費量同比增長7.7%,全年預計可實現8%左右的增長。2021年粗鋼表觀消費量預計仍將保持增長,但增長幅度會低于今年?!?/p>
《再生鋼鐵原料》國標制定工作穩步進行
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常務副會長李樹斌表示,2019年,我國廢鋼鐵消耗總量、廢鋼綜合單耗和廢鋼鐵應用比例創造了我國鋼鐵工業去除大平爐冶煉工藝后的歷史最好水平。2020年前8個月,我國廢鋼鐵消耗總量為13462萬噸,同比減少475萬噸,降幅為3.4%;綜合廢鋼單耗為195.4千克/噸,同比減少14.2千克/噸,降幅為6.8%,其中轉爐廢鋼單耗為147.9千克/噸、同比減少18.3千克/噸、降幅為11.0%,電爐廢鋼單耗為650.6千克/噸、同比增加46.6千克/噸、增幅為7.7%;廢鋼比為19.54%,同比減少1.42個百分點;電爐鋼比9.46%,同比減少0.44個百分點。對此,李樹斌表示:“疫情影響是暫時的,前8個月的損失后4個月要努力補回來,在‘十三五’收官之年,全年廢鋼鐵應用比例超過20%的目標一定能實現。”
李樹斌認為,社會廢鋼鐵資源的供給結構發生了根本性改變,由原來的中頻爐地條鋼占用的近億噸廢鋼鐵資源都轉到正規主流鋼鐵企業。廢鋼鐵市場供給結構和流向實現了優化,廢鋼鐵資源得到合理利用。根據廢鋼協會統計,2019年全國廢鋼鐵資源產生量總量為2.4億噸,同比增加2000多萬噸,增幅為9%。其中,鋼鐵企業自產廢鋼0.4億噸,占資源總量的16.7%;社會采購廢鋼2億噸,占資源總量的83.3%。在這2.4億噸資源總量中,煉鋼生產消耗廢鋼2.15億噸,占資源總量的89.6%;鑄造行業消耗廢鋼0.2億噸,占資源總量的7.5%,還有近500萬噸進入庫存。去年,全國進口廢鋼18萬噸,廢鋼協會統計的重點鋼鐵企業進口廢鋼為零。
李樹斌還表示,目前廢鋼協會與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聯手制定《再生鋼鐵原料》國家標準,團標已通過(團體標準啟動會已在天津召開),國標已經在國標委立項,爭取在今年底完成。此外,廢鋼協會已多次與國家部委協商調整稅收優惠政策返還比例,由30%調整到70%。近期,廢鋼協會向國家發改委建言,將廢鋼鐵資源納入資源綜合利用所得稅優惠目錄,減免所得稅。
國內礦企利潤增加 澳礦進口份額降低
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總工程師雷平喜指出,今年初至今,國內礦山生產保持穩定,目前國內礦產能利用率已恢復正常水平。1月~9月份,全國規模以上企業鐵礦石原礦產量為63608萬噸,同比增長2.6%;協會統計的鐵精粉產量為20085萬噸,同比微增0.6%。其中,70家重點大中型企業鐵礦石原礦產量為27313萬噸,同比增長3.1%;鐵精礦產量為8639萬噸,同比增長2.0%。
雷平喜同時表示,今年初以來,鐵礦石需求旺盛,供給明顯增加,國內礦山固定資產投資繼續下降,但礦山企業效益好于預期。1月~9月份,規模以上企業生鐵產量為66548萬噸,生鐵產量增長增加鐵礦石消費約8820萬噸,同比增長8.7%,創歷史新高。在供給端,1月~9月份,我國進口鐵礦石86846萬噸,同比增加8432萬噸,增長10.8%;其中,7月份進口鐵礦石11265萬噸,同比增長23.8%,達歷史高點;9月末主要港口庫存為11907萬噸,同比減少127萬噸,下降1.1%。前三季度,鐵礦石供需總體處于緊平衡狀態。協會統計的70家重點企業前8個月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4%,實現利潤同比增長37.5%,銷售收入利潤率達到25.4%,高于采掘業15.7個百分點、高于鋼鐵工業22.3個百分點。
據介紹,1月~9月份,我國累計進口鐵礦石86846萬噸,同比增加8432萬噸,增長10.8%。進口連續4個月保持在1億噸以上,其中,7月份進口量為11265萬噸,創歷史新高,年化進口水平達到13.7億噸。從進口國別來看,1月~8月份,我國從澳大利亞進口鐵礦石47582萬噸,同比增長8.5%,占進口總量的62.6%,下降1.3個百分點;從巴西進口13870萬噸,同比增長2.3%,占進口總量的18.3%,下降1.5個百分點;從南非、印度、烏克蘭、加拿大進口8887萬噸,同比增長55.6%,占進口總量的11.7%,提高3.4個百分點。
雷平喜表示,目前,鐵原料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嚴重威脅鋼鐵產業的經濟安全,且鐵礦石價格形成機制不合理,進口礦來源集中、運輸渠道單一的問題亟待解決。雷平喜建議,促進國內鐵礦產業發展,增加國內有效供給,具體包括通過設立“國家鐵礦發展扶持基金”,鼓勵礦山企業用當年利潤投資擴建、新建鐵礦山擴大再生產等,確保國內鐵礦資源供給能力穩定在需求量的20%作為“底線”;鞏固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成果;合理使用現貨平臺和金融期貨工具等6條建議。
焦化企業要站在煤—焦—鋼產業鏈的角度審視自身
中國煉焦行業協會秘書長石巖峰表示,截止到2019年,焦化行業焦炭總產能約為6.26億噸,其中常規焦爐產能5.4億噸、半焦產能7000萬噸、熱回收焦爐產能1600萬噸。
“政府壓減焦炭產能主要是兩個原因:降低煤炭消費量和改善環境質量。”石巖峰介紹,不同地區對焦炭產能的態度也不同。江蘇省、山東省、河北省、山西省已經確定了壓減焦炭產能的政策,可能還有其他地區出臺類似政策;西南、西北、東北和內蒙古地區可能還會增加焦炭產能,但從原料、產品、運輸、管理水平等綜合分析,產能利用率和盈利水平將低于傳統焦炭主產區。
據介紹,2020年1月~8月份,我國焦炭產量為3.1億噸,同比下降1.4%。其中,鋼鐵聯合焦化企業焦炭產量為6415.0萬噸,同比增長0.91%;其他焦化企業焦炭產量為2.05億噸,同比下降2.87%。焦炭產量略有減少,支撐了焦炭價格在高位運行。
石巖峰認為,中國鋼鐵產量將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維持較高水平,同時,中國鋼鐵在未來較長時間內仍將以長流程為主,其主要原因是性價比高。煤—焦—鋼是完整產業鏈,實現煤焦鋼協同高效發展也要遵循產業鏈性價比高這一原則,目標是實現生鐵的高性價比。因此,對焦炭來說,不能片面追求某項指標,例如某些鋼鐵企業片面追求高CSR(反應后強度),結果是入爐焦炭價格上升100元/噸,同時造成CRI低、高爐操作系數低,反而增加生鐵成本、降低了生產效率。焦化企業站在煤—焦—鋼產業鏈的角度審視自身,進一步加強焦爐熱工管理,擴大全產品(全焦、煤氣、煤焦油、粗苯)加權價格與入爐煤的價差,按照從生產源頭控制的思路降低環保成本,進一步研究滿足焦爐生產的煉焦煤的綜合指標,以及建立煤焦鋼產業鏈溝通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