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疫情對湖北鋼鐵行業運行乃至整個社會經濟發展都造成了較大沖擊,隨著疫情防控形勢轉好,如何快速恢復湖北經濟發展將成為非常緊迫的課題,這不僅要基于當下的恢復,更要著眼中長期高質量發展。
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研究確定支持湖北省經濟社會發展一攬子政策,從財政稅收、金融信貸、投資外貿等方面明確了具體措施。以此為背景,本報特刊發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院長張龍強的文章,就疫后湖北鋼鐵產業發展方向發表意見,希望能與讀者一起探討。
張龍強
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指出,在疫情防控中,湖北省特別是武漢市人民做出了很大貢獻,付出了很大犧牲,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保障面臨的困難較大。
新冠肺炎疫情確實對湖北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了嚴重沖擊。湖北省統計數據顯示,第一季度,湖北省GDP同比下降39.2%,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下降45.8%。受當前市場需求不足、配套產品供應不暢等影響,全省41個行業大類中,除煙草制品業、其他采礦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3個行業增加值保持正增長外,38個行業同比下降?;A行業中的電力、鋼鐵、有色金屬等三大行業增加值分別下降18.2%、27.8%、39.4%,裝備制造行業中的汽車、電氣機械、通用設備行業增加值分別大幅下降56%、62.4%、59.9%。
疫情對湖北鋼鐵產業鏈造成嚴重沖擊
疫情對湖北鋼鐵工業的沖擊主要體現在產業鏈上,無論是上游原料供應,還是下游用鋼需求,以及鋼廠生產運行、中間物流運輸、鋼材庫存、銷售價格、資金周轉壓力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且迭代影響仍在繼續。
據湖北省冶金工業協會統計,2020年1月~3月份,湖北省17家鋼鐵企業(不含襄陽重工)中,12家鋼企共生產生鐵617.12萬噸,同比下降8.5%,比全國平均增幅(增長2.4%)小10.9個百分點;生產粗鋼701.85萬噸,同比下降10%,比全國平均增幅(增長1.2%)小11.2個百分點;生產鋼材630.25萬噸,同比下降10.5%,降幅較全國平均降幅(下降1.6%)大8.9個百分點;完成工業總產值291.33億元,同比下降9.4%;實現業務收入283.94億元,同比下降11.2%;完成稅收6.7億元,同比增長36.5%;實現利潤4.9億元,同比下降40%。另外5家短流程電爐企業1月~3月份停產。
同時,受疫情影響,湖北省整個產業鏈曾一度處于暫停狀態,與鋼材消費密切相關的建筑、基礎設施建設、汽車、機械和家電等行業也都未能幸免,嚴重影響了鋼材消費需求。
宏觀政策應予以大力支持
中國鋼鐵工業發展到今天,正在從大起來向強起來的道路上奮力前進。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在宏觀政策層面,建議湖北省參照汶川地震災后重建應對做法,積極出臺或上報出臺《湖北省疫后恢復經濟增長行動計劃》(或規劃方案),有序有效有力地做好各項部署,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比蝿?,盡快恢復經濟社會發展,并繼續推動湖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
第一,靈活落實產能置換政策。一是立足湖北省疫情現狀,加速推動湖北鋼鐵企業回歸正軌。湖北省要正確把握長江經濟帶發展的“五大關系”,堅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的重要位置,推動鋼鐵行業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二是鼓勵湖北鋼鐵企業依法依規開展產能置換和改造升級工作,提高行業技術裝備、節能環保、安全生產、兩化融合和智能制造水平,促進提升企業生產效率、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整體競爭力,帶動湖北省制造業向高端發展。三是充分考慮湖北抗疫貢獻和承擔的損失,從國家層面對湖北省靈活落實19號文件相關規定予以支持。
第二,引導有效投資向湖北省聚集發力。國家層面正在研究部署完善常態化疫情防控舉措,研究確定支持湖北省經濟社會發展一攬子政策。在組織落實國家重要部署過程中,建議鼓勵加大對湖北省鋼鐵工業和產業鏈有效投資、技術投入和促進就業,加快湖北省鋼鐵行業疫后恢復速度,引導鋼鐵企業主動與下游用鋼行業需求對接,凝聚供應端、生產端和需求端合力,推動湖北省鋼鐵工業和鋼鐵產業鏈健康發展。
第三,進一步打通減負穩崗等政策通道。《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強化穩就業舉措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20〕6號,下稱《意見》)指出,加快實施階段性、有針對性的減稅降費政策;對部分帶動就業能力強、環境影響可控的項目,制定環評審批正面清單,加大環評“放管服”改革力度,審慎采取查封扣押、限產停產等措施;加大對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就業支持力度,做好湖北省疫情解除后的就業工作,加大資金、政策和項目傾斜力度。受疫情影響,湖北省鋼鐵企業,尤其是電爐流程企業面臨很大的經營壓力,建議有關方面細化《意見》落地舉措,制訂針對鋼鐵等就業帶動強的項目減稅降費細則,同時幫助企業盡快完成裝備轉型升級,走綠色低碳環保和高質量發展之路,持續提升企業自身的生存能力,從而形成和帶動穩定的就業能力。
湖北鋼鐵工業應主動作為
針對疫后湖北鋼鐵工業的發展,建議主動作為,做好兩方面工作。
首先,建議做好產能置換工作。
對于已開展前期置換鋼鐵項目的,一是要堅決落實國家產能置換相關政策,對湖北省已經開展前期置換的鋼鐵項目,要加強監管,嚴禁新增產能。通過規范減量置換、規范置換爐型爐容、適當提高產能置換準入門檻等措施,推動湖北省鋼鐵產業布局優化;后續繼續推進符合行業高質量發展、符合承接區域產業鏈建設的鋼鐵項目進行置換,但堅決避免重復建設和無序建設。
二是要按照《關于完善鋼鐵產能置換和項目備案工作的通知》(發改電〔2020〕19號,以下簡稱《通知》)要求開展鋼鐵項目的自查自糾,針對項目在安全、環保、能耗、質量、用地、產業政策和產能置換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立即整改,嚴格落實《通知》各項要求。
其次,建議湖北省做好鋼鐵高質量發展規劃。
一是積極推動湖北省內鋼鐵企業兼并重組,因地制宜地謀劃湖北省鋼鐵產業布局。立足湖北省產能分散、東多西少、產業競爭力不強以及低端產品同質化競爭等問題,積極推動湖北省內企業兼并重組和布局優化,構建分工協作、有序競爭、共同發展的新格局,不斷提升產業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逐步形成以鄂東為中心、長江運輸為紐帶、向全省輻射的生態化鋼鐵產業布局。
二是以市場為導向,發揮標準引領優勢,推進鋼鐵產業向中高端發展。立足湖北省當前高端鋼鐵產品競爭優勢明顯(如武鋼有限的電工鋼、新冶鋼的無縫鋼管等)、中端產品結構失衡(建筑用型鋼、機械用結構鋼供應不足)、低端產品同質化競爭激烈(鋼筋產品處于市場價格底層)的現狀,研判未來湖北地區市場供需,提前布局鋼鐵“十四五”規劃,充分發揮標準引領優勢,以高質量發展引領產業轉型升級和產品結構調整,推進鋼鐵產業向中高端邁進。
三是抓住疫后恢復的契機,推進智能制造,加速裝備轉型升級。當前,產業的智能化已經成為現代經濟發展的主旋律,在疫情的催化下,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正在逐步形成,并已經逐步在鋼鐵企業落地生根。湖北有必要全面梳理全省鋼鐵技術裝備現狀,在符合國家相關政策的前提下,加快裝備轉型升級,尤其是現存的大量限制類設備。推進鋼鐵研發、制造、運營、管理和服務模式創新與智能化深度融合,全力打造一批集遠程監控、移動辦公、智能排產、智慧營銷、智慧物流于一體的智能工廠。
四是加快推進超低排放改造和制造流程優化升級,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湖北省應全面落實《關于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環大氣〔2019〕35號)要求,分步推進現有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加快推進所有生產環節升級改造工作。同時,充分調研湖北省鋼鐵積蓄及廢鋼資源產生量、電力價格及相關優惠政策,根據項目產品結構特點,客觀分析長、短流程企業的規模、成本、環保和質量優勢,因地制宜選擇或優化鋼鐵制造流程,既滿足超低排放要求、實現清潔生產,又可以保證產品質量和成本優勢,從而全面提高產品綜合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