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攪動了各行各業發展的“一池春水”。自疫情暴發以來,便有人將其稱為2020年最大的“黑天鵝”事件(罕見且無法預測的重大事件),也有人認為是“灰犀牛”事件(大概率的潛在危機),兩派各執一詞。
如何看待這場事件,其實考驗著鋼鐵行業及企業的心態與格局。全球范圍的大流行病并非是否會發生的問題,而是何時發生的問題,將其定義為“黑天鵝”事件,難免有歸咎于外界而忽視審視自身的意味;而如果視其為“灰犀?!笔录?,則考問著自身是否事先建立好風險防范和抵御機制,以及是否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這是一種積極心態與強者邏輯。
鋼鐵行業是在磨難中砥礪出“堅強品格”的行業,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不斷“翻山越嶺”“四渡赤水”,應對挑戰早已成為我們的強項。如果看向較遠的歷史軌跡,“三打兩千六”是突破產量桎梏的挑戰,改革開放是鳳凰涅槃的挑戰,我們交上了一份不負時代的答卷;如果看向近處,“十三五”期間化解1.5億噸過剩產能是刀刃向內的魄力挑戰,應對美國“337調查”是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實力挑戰,我們通過高效出擊站上勝利的制高點。
因此,面對疫情,鋼鐵行業必然也應是強者姿態,以“灰犀?!币暯怯^之,既要在“?!敝锌磫栴},以識別深層次問題與風險的眼光,正視其對高質量發展的挑戰;也要在“機”中緊作為,搶抓相伴而生的發展潛力與機遇,勇做時代弄潮兒,推動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
一方面,在“?!敝锌磫栴},入木三分。毋庸置疑,新冠肺炎疫情將鋼鐵行業目前發展中的問題充分顯現。這些問題在疫情的“推波助瀾”下,要么從“冰山一角”化身“龐然大物”,如產量增長快、市場需求下降問題;要么從“老生常談”變成“迫在眉睫”,如產業集中度、原始創新問題。這些問題,需要我們看清表與里、深入剖析,從而為對癥下藥和建立長效機制提供指引。
表面上看,供需失衡加劇、新增產能的風險是市場消費需求下降造成的,實際則是由于一直未解決的產業集中度低和自律不足的市場理念問題;卡脖子技術和產品難題表面上是科技創新投入的問題,深層次原因則是根深蒂固的粗放發展理念及方式未根本扭轉所導致;低碳綠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表面上是技術水平、發展方式問題,根源則在于企業發展格局和對國家大政方針、人民美好生活愿望的把握與理解。疫情將這些問題“毫無保留”地呈現在了我們眼前,重新審視才能正確應對。
另一方面,在“機”中緊作為,化危為機?!懊髡咭驎r而變,知者隨事而制?!弊怨盼Ec機便如孿生兄弟,同生共存。疫情帶來的“?!笔秋@而易見的,而其中蘊含的“機”更要奮力把握。
疫情為鋼鐵行業及企業提供了難遇的啃“硬骨頭”的外部動力與契機,我們應將其自覺內化為動力,進行一場自我革新。比如,理念的進化,擯棄鋼鐵小國思維,清理廢止阻礙鋼鐵企業兼并重組的不合理制度;發展模式的迭代,由規模擴張為主的粗放型發展模式轉向創新驅動的質量效益型發展模式;目標的進化,從達標排放的被動承擔轉化為主動承擔更高質量、更高追求的綠色發展責任;等等。
與此同時,疫情也催生了諸多嶄新的機遇。比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推出不僅成為“鋼需”新陣地,也為鋼鐵行業與智能化深度融合創造了時代條件,更因其所蘊含的廣闊創新空間和強大增長潛力而為鋼鐵產業發展提供了生生不息的創新動能;在加快兼并重組步伐的進程中,鋼鐵企業可借機著力深化內部整合,找準自身定位和核心競爭力,摸索出行業突圍之道;以產業鏈思維推動鋼鐵綠色發展,形成上下游協同創新機制;等等。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以“灰犀?!笔录^之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在考驗著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韌性與潛力。讓我們在新一輪的沖擊與挑戰中進一步提高站位、砥礪自身,以強者姿態堅定信心、踏浪前行,以更高的格局與姿態闖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