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仿制蘇聯T-54式坦克裝甲鋼板的任務落到鞍鋼頭上。鞍鋼主管軍工生產的副經理馬賓向鞍鋼研究所工程師曹蔭之布置了5種裝甲鋼板(按板厚依次為52C、42CM、49C、43ⅡCM、2Ⅱ)的任務,傳達了冶金部和二機部的聯合通知:國慶10周年大典時,黨和國家領導人要在天安門城樓上檢閱我們自制的坦克。希望鞍鋼按質按量提前完成任務,并為六一七廠預留一段裝車周期。
30歲出頭的曹蔭之接到任務后,白天翻譯和查找資料,走訪現場領導、老工人和技術骨干;晚上根據大家的意見,編制鋼錠-鋼坯-鋼板軋制方案和均熱、軋前、剪切、清理操作要點。他終于在其他技術人員的幫助下,完成了技術準備工作。這時已到了1958年中秋節,離10周年國慶受檢期限已不到1年。由于當時全國正在大煉鋼鐵,鞍鋼任務極重,鐵水硫高,無法排除,加上二初軋廠1600噸大剪牌坊出現隱患,半連軋的罩式回火爐與試樣淬火爐也未建成,這批特殊用鋼的冶煉工作不得不推遲到第二年。
1959年1月中旬,在冶金工業部鋼鐵研究院、六一七廠協助下,鞍鋼第二煉鋼廠順利地煉出了第一爐坦克裝甲板用鋼;再由第二初軋廠和半連軋廠軋成裝甲鋼板,并通過表面檢查、修磨后發給六一七廠,由他們代替鞍鋼進行高溫回火(1959年下半年起,鞍鋼擔負高溫回火任務),之后是調質處理和靶場試驗。當收到二機部發來的賀電和五二研究所(當時隸屬六一七廠)寄來的射擊合格試驗報告時,大家激動得熱淚盈眶。
1959年10月1日,當從收音機里聽到我們自己的“五九式”坦克和履帶式牽引車通過天安門廣場的消息時,鞍鋼職工感到無比欣慰和自豪。 (本報記者劉敬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