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朱曉波)11月20日,由中國循環經濟協會主辦、自然資源保護協會和城市資源協會利用專委會聯合承辦、鎳協會(加拿大)北京代表處協辦的雙碳目標下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研討會暨先進適用技術裝備推介會在京召開。
國家節能中心國際合作處處長時希杰、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常務副會長趙凱、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資環部處長馬淑杰、城市資源循環利用專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賀志強、自然資源保護協會北京代表處能源轉型項目主任溫華等出席會議。來自地方政府主管部門、行業協會、高校及科研院所、國家“城市礦產”基地、資源循環利用基地以及城市資源循環利用專業委員會委員單位代表近100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時希杰在致辭中表示,經過多年的發展,垃圾處理理念已經從早期的廢棄物處理進入源頭減量和資源循環利用的新階段。將垃圾變廢為寶進行資源化利用,已經成為全球垃圾處理的普遍共識和發展方向。從電子垃圾、粉煤灰和鋁土的殘渣中提取稀有元素,已成為許多國家保障關鍵礦產資源的重要戰略選擇。這兩年隨著新能源的發展,對關鍵礦物的需求大量增長,與從礦山中原始提取相比,廢舊物資回收具有重大意義。從國際上看,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開展垃圾分類較早,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比較成熟,加上細致嚴格的管理制度以及智能化的應用手段,垃圾資源化利用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在德國廢舊物資再利用行業每年創造產值約500億歐元,生產部門的廢棄物被重新利用的比例達到50%以上。近年來,我國大力推動廢舊物資循環體系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但在實踐中存在一些要素保障不到位、支持政策不夠有力、行業監管存在薄弱環節等問題。下一步,要以貫徹落實《關于加快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指導意見》為主線,加快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重點做好完善廢舊物資回收網絡,提升再生資源加工利用水平,推動二手商品交易和再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推動廢舊物資循環利用行業向集聚化、規?;?、規范化、信息化方向發展,用更少的資源投入產生更多、更好的效益。
趙凱在致辭中表示,在國家有關部門、社會組織的大力推動下,在行業企業的積極探索下,我國廢舊金屬循環利用取得了積極進展,利用規模逐步擴大,利用途徑不斷擴展,技術裝備水平有所提升,資源環境效益逐步顯現。據統計,2022年我國廢鋼鐵、廢舊有色金屬、廢橡膠、廢玻璃等十大品類廢舊物資回收利用超過了3.7億噸,大大增強了我國戰略資源的安全性,降低了對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賴和環境污染風險??吹匠煽兊耐瑫r,我們還應該清醒地看到,資源循環利用仍存在回收體系不完善、技術裝備水平低、標準體系不健全、監督管理不到位、相關政策不落實等問題,這是長期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亟待加快解決。
為促進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的健康發展,2022年1月份,國家發改委等七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趙凱認為,要認真貫徹文件精神,加快推動落地生效,當前應著力做好5項工作:一是健全回收體系,進一步完善回收網絡,拓寬回收渠道,加強回收管理,創新回收模式,積極發展互聯網+回收,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二是提升利用水平,強化科技創新,提高廢舊物資分揀、分離、再生利用技術裝備水平,促進高值化利用,加快培育廢舊物資循環利用城市建設,構建完整的產業鏈條,推動信息化平臺建設,支持企業做大做強,提高產業化發展水平。三是加強標準引領,健全標準體系,完善廢舊物資回收分揀二手交易,再利用、再生循環,碳減排核算等標準和相關標識,引導企業規范化發展。四是落實資源綜合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國家和地方政府應對資源循環利用技術開發和產業化示范項目給予大力支持,研究促進綠色設計,鼓勵使用再生原料,提高再生原料使用比例。五是強化宣傳教育,運用各種宣傳手段增強全社會節約資源和循環利用意識,提高生產者責任意識、消費者全過程參與意識。
此外,本次大會還設置了專委會年度工作會、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研討會、廢舊金屬循環利用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圓桌討論、廢舊物資回收分揀利用和先進適用技術裝備項目推介等5個環節,來自行業的專家學者就循環經濟做了專題報告和充分研討。
《中國冶金報》(2023年11月30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