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實習記者 燕衛平
8月30日,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中電聯)聯合主辦,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承辦的鋼鐵新材料暨鋼鐵—核電產業融合發展研討會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召開。
作為第六屆中國國際新材料產業博覽會論壇活動之一,此次研討會旨在進一步加快核能用鋼等鋼鐵新材料的研發和應用,提升我國核能材料自主化水平,助力鋼鐵—核電產業融合、實現高質量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干勇;黑龍江省工信廳二級巡視員王宇;鋼協總經濟師王穎生;中電聯副秘書長丁永福;中核集團科技委高級顧問、戰略咨詢委委員,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原總工程師雷增光;鋼協副秘書長,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張龍強;中國特鋼企業協會執行會長王文金等出席會議。鋼協副秘書長馮超、中電聯電力裝備及供應鏈分會秘書長韓文德分別主持上午、下午的會議。
會議發布了全球首個《(汽車用)特殊鋼PCR》,還啟動了耐蝕螺紋鋼共性技術創新平臺。該平臺由鋼協組織核電企業、鋼鐵企業和科研院所共同成立,第一批共有13家單位申請加入。
王宇在致辭中指出,鋼鐵材料是諸多工業領域的必選材料,國家高度重視鋼鐵新材料的發展,陸續出臺了相關政策文件,從頂層設計推動鋼鐵新材料不斷取得新突破,促進產業供給高端化。
王穎生在致辭中表示,鋼鐵和核電行業聯系緊密且互為上下游,兩大行業未來的合作更加令人期待。他提出,鋼鐵行業將圍繞高溫氣冷堆、快堆、海上浮動堆等先進堆型示范工程材料需求,重點保障核能關鍵材料自主可控(摘編另發)。
丁永福在致辭中提出3點看法:一是我國核電開工建設正處于高峰期,未來核電、鋼鐵兩大行業發展前景廣闊;二是綠色低碳發展是鋼鐵、核電產業融合發展的重中之重,鋼鐵行業EPD(環境產品聲明)平臺、耐蝕螺紋鋼共性技術創新平臺建設,對促進綠色低碳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三是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為平臺、智庫、橋梁和紐帶的作用,加強核電、鋼鐵產業融合,推動鋼鐵、核電產業供應鏈提升安全韌性。
干勇做題為《先進鋼鐵材料支撐能源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報告。他提出,建立系統的支撐新能源技術革命的材料體系和綜合研發平臺,鋼鐵行業責無旁貸。他建議,要研發戰略性先進高品質鋼材,研發高可靠性、長壽命的先進高品質特殊鋼材,滿足重大工程、國防軍工、極端環境等國家戰略需求;要實現鋼鐵材料的高性能化、低成本化,建立國際領先的標準體系;研究鋼鐵材料綠色化、自動化制造流程技術。
雷增光做題為《核電產業及技術發展》的報告。他提出,核電在保證能源安全、助力實現碳達峰、帶動高端裝備制造、支持重大創新、拉動內需等方面意義顯著,核能技術的發展對材料提出新的要求。
鋼鐵行業EPD平臺技術委員會主席劉穎昊介紹了鋼鐵行業EPD平臺建設及運行情況。自該平臺成立以來,已有9家企業共發布40份EPD報告,其中鋼鐵產品30份、鐵礦石10份;已完成5份PCR(產品品類規則)的發布,正在推進煤炭、建筑用鋼、工業氣體、金屬廢料回收服務、物流服務等PCR的開發。目前,該平臺已與意大利、瑞典、德國、挪威、日本的EPD平臺進行了交流,評估該平臺采用的生命周期環境影響評價指標的適用性,并達成定期交流機制。未來,該平臺將積極推進國際互認,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權威工業領域環境績效披露平臺。
張龍強做題為《標準化促進鋼鐵新材料產業融合發展》的報告。他提出,要加快研制一批行業發展急需、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新材料標準,強化關鍵技術標準的有效、高效供給,推動鋼鐵新材料產品提檔升級,服務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他為此提出4點建議:一是要優化新材料標準有效供給,二是要推進新材料標準制定與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協同,三是要持續提高新材料軍民標準通用化水平,四是要持續推動新材料標準走出去。
會上,來自鋼鐵、核電領域的多位嘉賓結合企業實踐,圍繞鋼鐵新材料、核電技術、核電用鋼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等內容做專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