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生態環境部召開2019年上半年環境空氣質量預警座談會,對上半年環境空氣質量同比惡化、年度目標完成情況嚴重滯后的城市進行預警。
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出席會議并指出,各地要嚴格按照《關于加強重污染天氣應對夯實應急減排措施的指導意見》有關要求,全面修訂完善政府和部門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規范填寫減排清單,指導企業細化“一廠一策”實施方案,確保應急減排措施落地見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獲悉,《關于加強重污染天氣應對夯實應急減排措施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已于近日下發至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陜西7省(市)生態環境廳(局)。
《意見》要求在《關于推進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修訂工作的指導意見》的基礎上,對2019年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修訂工作提出指導意見。
《意見》在“應急預案修訂主要內容和要求”中重點涉及以下方面的問題:
強化重點行業績效分級管控。鋼鐵、焦化、鑄造、玻璃、石化等15個行業明確了績效分級指標,供各地制定分級管控措施時參考。原則上,A級企業在重污染期間不作為減排重點,并減少監督檢查頻次。其他未實施績效分級的行業,各省(市)可結合實際情況,參考《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應急減排措施制定技術指南》(以下簡稱《技術指南》)相關要求,統一明確應急減排措施。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前在7月26日,生態環境部宣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劉友賓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生態環境部擬將全面達到超低排放的企業列為A級。
鼓勵其他非重點行業差異化減排。對《技術指南》未涉及的行業,各地可根據該行業排放水平、對周邊人群健康影響程度和當地空氣質量改善目標情況,自行制定應急減排措施。
合理指導保民生企業應急減排。涉及居民供暖的鋼鐵、焦化、水泥等企業,應提前做好熱源替代方案或優先實施“氣代煤、電代煤”,確保溫暖過冬。難以替代的,逐一核算最大允許生產負荷,實施“以熱定產”。
加強移動源面源應急減排。原則上,黃色及以上預警期間,礦山、砂石料廠、石材廠、石板廠等應停止露天作業;施工工地應停止土石方作業、建筑拆除、噴涂粉刷、護坡噴漿、混凝土攪拌等;主干道和易產生揚塵路段應增加機掃和灑水頻次;未安裝密閉裝置易產生遺撒的煤炭、渣土、砂石料等運輸車輛應停止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