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是全球重要的大宗農產品,2019年全球大豆貿易量約為1.51億噸,占全球糧食貿易量的35.7%。作為古老大宗農產品國際貿易的后起之秀,大豆國際貿易定價方式經歷了由跨國糧商主導的“一口價”模式向以期貨價格為基準的“基差定價”的轉變。
20世紀40年代以前,國際大豆貿易主要采用“一口價”定價模式。大豆是全球重要的糧食作物,但在很長的時間里,大豆基本以自用為主,國際貿易數量較小。進入20 世紀,隨著豆油和豆粕在歐美市場的推廣以及大豆生產技術在南、北美洲的傳播,大豆及其制品的世界需求量開始迅速增長。這一時期的大豆國際貿易沿襲了小麥、玉米、棉花、糖等農產品的國際貿易模式和定價機制,以“四大糧商”(ADM、邦吉、嘉吉、路易達孚)為代表的大型跨國糧商在玉米、小麥、大豆等糧食品種貿易定價中采用“一口價”定價。
19世紀末20世紀初,四大糧商進入南美的步伐不斷加快,并從阿根廷向巴西、美國不斷拓展,帶動全球大豆貿易范圍擴大。1905年,邦吉公司進入巴西,隨后,路易達孚、嘉吉等貿易商陸續進入南美洲地區。但由于全球大豆貿易規模較小,跨國糧食貿易商利用其全球化的貿易網絡體系開始很快控制了當地的大豆等糧源,并因此控制了大豆價格。
這一時期,跨國糧商在大豆貿易的上下游都以“一口價”方式壟斷定價。在大豆國際貿易的上游,由于南美豆農沒有議價能力和定價話語權,跨國糧商與當地農民簽訂“一口價”采購合同,壟斷了原料端的采購。在大豆國際貿易的下游,由于當時大豆貿易量較小,貿易流向較為單一,跨國糧商依靠其對糧源掌控和全球化的貿易設施形成了對下游企業的議價能力,通過“一口價”銷售合同,交易對手也很難在“一口價”的基礎上進行議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