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懼高溫和困苦,精心守護著連鑄的安全生產,煉出了精品鋼,也將自己煉成了行業精英;他雷厲風行、敬業奉獻,用行動踐行初心,與鋼水為伴,終將自己煉成了鋼的品質。他就是五一勞動標兵獲得者——陜鋼集團龍鋼公司煉鋼廠連二作業區副作業長王小慶,一位做事風風火火的煉鋼人。
孜孜不倦,他是永不自滿的“求學者”。
熟悉王小慶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做事不拖拉,說干就干的人,每天穿梭在忙碌的生產現場。他所帶領的鑄機曾兩次榮獲公司勞動競賽“紅旗機”,兩次獲得分廠TPM設備精益管理先進鑄機,6#連鑄機丁班獲得2019年度陜煤集團安全先進班組。這些榮譽不僅靠他突出的工作能力,更離不開他在背后孜孜不倦地學習。他清楚,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不學習就會被淘汰。所以,在工作中遇到的難點問題,他總是會虛心請教經驗豐富的前輩,對投運的先進設備,他也會認真研究學習,保證將新設備、新工藝運用得當。雖然取得了許多成績,但他從不自滿,始終將自己沉下來,努力飛得更高。
迎難而上,他是不畏艱險的“大管家”。
他在工作中盡職盡責、任勞任怨,只要是區域的事情,無論大小,他都認真對待,率先垂范。一次緊急搶修作業,眼前的景象讓大家傻眼了,由于鋼水溫度過高、拉速過快,鋼水漏到輥子上無法轉動,噴在噴淋管上造成噴咀嚴重堵塞。再加上兩邊1000多度的鋼坯還在繼續生產以及100多度的水蒸氣彌漫在整個狹小的空間中,這些都是常人所無法想象的。為了保證生產,他沒有任何猶豫,直接拿著毛巾把臉裹起來就沖了進去。卸噴咀、清粘鋼……在那樣的環境下,他持續戰斗了30分鐘……他讓胸前的黨徽愈加閃閃發亮。
精益求精,他是提質增效的“排頭兵”。
在全員提質增效、追趕超越的浪潮中,他充分發揚“即使做一顆螺絲釘也要做到最好”的精神,在火熱的一線刻苦鉆研,用自己獨特的色彩描繪著追趕超越的動人畫面。他對中包在線渣盤進行技術改造,順利實現了中包側排渣工藝,改造后的中間包平均壽命38.2小時,最高達到46.2小時,創效約96萬元。他通過調整6#連鑄機開澆水口孔徑、拉速和澆注液面,提高結晶器鋼水凝結速度,實現開澆不擺槽工藝,單流月可節約成本5000元,鑄機全年可節約48萬余元……他不僅帶頭開展創新創效工作,而且鼓勵一線職工積極參與到小技小改活動中來,通過長時間的努力,創新創效、小技小改已在公司蔚然成風。(郭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