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工裝,她們英姿颯爽;上到崗位,她們鐵肩擔當。
她們是1300多名通鋼女工,奮戰在通鋼各條戰線上,形成了道道靚麗風景。在第110個三八國際婦女節即將來臨之際,近日,記者走進一線,來到她們身邊,感受嚴峻疫情下她們崗位拼搏奉獻的脈動,目睹她們執著堅守的風采。
你看不清她的臉
警鈴聲聲,焊花璀璨,首鋼通鋼公司煉鋼事業部熱軋板帶線呈現出一派繁忙的景象。在十幾米高空,一名天車工正用手搬動著操作桿,吊運著軋坯斗子在空中飛行。她一會將頭伸出,目視吊運的位置,一會點頭向地面人員示意,操縱著天車運行。就這樣,上百斤甚至上千斤的軋軌、軋廢被吊到一個個指定位置,進行安裝,保生產穩順。
“林妍,下來吃飯了”。“好嘞”,回復的竟是一名女工的聲音。
黃色的安全帽下被口罩遮得嚴嚴實實的臉,要不是從她工裝下的身形,你很難看出來,她是一名女工。她叫林妍,是煉鋼事業部熱軋板帶線運行作業區天車班的一員。林妍說:“我們班組一共有16名天車工,女工有10人。我們的任務是來回吊運生產線上的軋棍和廢軋斗,配合地面搬運重量級備件。雖然是女工,但我們和男職工一樣,每天工作12個小時,除了吃飯、去衛生間,一個班幾乎不下車?!?
和著汗水,林妍的額頭有些漆黑,口罩下記者不能看到她的完整容顏,但是卻能感受到她不服輸的干勁和說話時臉上掛著的自信笑容。據悉,林妍操縱的是10號天車,是板帶線最高的天車,也是工作任務最繁忙的天車。
10號天車再次開動,警鈴聲再次響起,空姐林妍又進入了工作狀態……
她比男職工更厲害
在首鋼通鋼機電修造公司提起徐鳳娟,許多男同志都會豎起大拇指稱贊。一名正在操作的男職工說:“我們佩服她,不僅是因為她是首鋼技能大賽中響當當的“女狀元”,更因為她成立的創新工作室解決了生產線上的不少難題?!?
找到徐鳳娟時,她的臉正被爐子的炙熱映得火紅,口罩已經被汗水打濕。
原來接班不久,機加作業區的爐子就出現了故障。徐鳳娟領著一名男職工快速到達,現在已經在爐子前奮戰了近兩個小時。測試電阻,排查故障,徐鳳娟僅到爐子二十分鐘就找到了電阻絲與內爐體短接的故障。發現問題不難,難的是高溫下處理故障。她需要和天車工配合,在吊起爐座時,將耐火磚墊入短接處。
手拿鐵鉗子的徐鳳娟,冒著高溫進行著操作。本來口罩就有點讓她喘不過氣來,炙熱的高溫又給她的操作增加了難度。汗水布滿了她的額頭,卻絲毫沒有阻礙她的專注。一點一點向前,耐火磚成功墊入。
電阻恢復了正常,爐子正常運作了。站在爐旁的徐鳳娟迎著工友們的贊許目光,露出了收獲的笑容。
她們是清一水的女工
三十幾個鋼樣成環形狀整齊地擺放在一個鐵盤上。屋內的陳設很簡單,一臺光譜儀,一臺電腦,這里是首鋼通鋼公司檢測中心煉軋質檢作業區煉軋化驗班組。當班的質檢女工崔瑩瑩正在緊張地忙碌著。
站起來把鋼樣或鐵樣放到磨洗床上,取出光滑的樣品,放入光譜儀激發,傳輸數據,給樣本貼上樣貼。一系列動作一氣呵成。崔瑩瑩說:“我們班組十多個人,沒有男職工,清一色的女工,雖然從事的不是重體力活,可是崗位勞動強度不小,責任也十分巨大。工作跟不上節奏,就會影響爐前生產,一個小誤差,就會導致整爐鋼水化廢?!?
在化驗室站一會,你會充分體會崔瑩瑩口中的勞動強度和所說的責任。
每兩到三分鐘一個樣品送來,重復一系列操作,不一會鐵盤上就擺滿了化檢完畢的一摞樣品。一個班下來,每名女工要化檢驗鋼鐵樣品600余件。不允許有一點誤差,保證精準無誤地傳送數據。
生產不停,化檢驗工作就始終繼續著。這里的技術員介紹說,化檢驗操作的難點是夜班,女工們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為了防止困,有的女工準備一條濕毛巾,困了就擦一把。女工們責任心強,也當真的不容易。
難怪崔瑩瑩的動作如此嫻熟,那是不斷的日積月累,更是高度責任的鑄就。
她們奮戰的樣子極美
1300名余女工,1300多支花。她們用融入血液的骨氣,刻進生命的堅強,在平凡而又普通的崗位上吐露著芬芳。
每天檢斤幾百車、每天按動電鈕幾百次、每天倒運鋼坯數千噸、每天核算報表幾百張……她們和男職工一樣,毫不遜色地完成崗位工作任務。
火熱的鋼坯現場,近在咫尺的推鋼女工精確地操作著鍵盤;呼嘯的寒風下,單薄身形的檢斤女工認真核對每一車進廠原料數量;軋鋼的生產現場,天車女工詮釋著力量,將千度的鋼坯排成行;刻不容緩的故障現場,維護女工專注的眼神讓“病癥”無處躲藏;攻堅克難的路上,智慧的技術女工打破瓶頸,提質降耗譜寫華章。
她們有堅毅的美,更有柔情細膩的美。
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她們主動擔責。用酒精擦拭辦公用品,定時定點對休息室、操作間、作業區進行消毒。給崗位職工縫制口罩,每日主動給工友們測溫,幫助男職工打飯,減少集中用餐危險。
“三八”節自己的節日,她們大多選擇以“女工奉獻日”的方式度過。奮戰、奉獻,女工用責任詮釋對崗位的忠誠和對企業無盡的摯愛。不愛紅裝,愛工裝!她們是通鋼女工,通鋼的別樣風景線,也是通鋼最寶貴的財富! (陳世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