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衛,江西新鋼公司關鍵技術崗位常見的理工男,自動化部二鋼自動化車間資深“技術控”,一場高規格的全國比賽讓他的名字光彩奪目。他是全國大賽的新鋼最新紀錄創造者,在第十五屆“振興杯”全國青年職業技能競賽上拿下維修電工第三名,被授予“全國青年崗位能手”榮譽稱號。
在11月1日召開的全國、全省青年職業技能競賽匯報會上,新鋼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夏文勇要求,要進一步加強新聞宣傳力度,讓獲獎職工成為榜樣,成為廣大職工肯學、愛學、勤于鉆研的標桿。當記者們興沖沖地找到“男神”本尊,三句話不離“我們平常都這樣”,理工男、技術控的模樣就這樣躍然眼前。
國賽“英雄”:他為新鋼拿下國賽新紀錄
三句話不離“沒什么”、“習慣了”、“我們平常都這樣”,是新鋼理工男的可愛之處。在一線單位跑多了,你會發現,這樣的人干起活來,不是技術骨干,就是“拼命三郎”。張文衛就是這樣。
——9月份,張文衛準備省賽期間,凌晨12點二鋼連鑄出現故障,上晚班的同事一時找不到故障原因和處理辦法。同事們半夜打電話給他,張文衛二話沒說就趕過來帶著班組一起干。故障處理完已經是凌晨4點,第二天早上8點,他還是按時到了實訓地點訓練。
——這次全國大賽,考的是機器人編程。沒有訓練平臺,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自動化部就多方協調安排張文衛和同去參賽的陳勇,一起到位于烏鎮的機器人編程實操平臺生產廠家去現場學習、訓練。同去參加學習的除了新鋼兩位三電維檢工,還有其他省份參賽選手。
實操平臺有限,時間有限,全國各地的選手要上手學習都得排著隊來。為了能多一點學習機會,當其他選手集體游覽烏鎮時,只有新鋼自動化部張文衛和陳勇留了下來。他們利用這寶貴的空檔時間,兩個人在實操平臺上反復操作、反復摸索,泡了整整一天。
——聽說張文衛那天晚些時候會從烏鎮回來,負責在現場張羅新系統集中檢修的自動化部副主任簡志慶,思前想后終于沒忍住,還是一個電話打給馬鐵民:“能不能商量個事?今天晚上檢修很關鍵,連鑄現場情況還是張文衛最熟悉,檢修過程中得有一個技術主心骨,能不能讓他過來頂過這一晚?”
大賽在即……和簡志慶那個滿滿商量語氣的電話一樣,馬鐵民也覺得很不好意思,但新系統集中檢修一刻也不能耽誤,必須保質保量完成檢修,如期讓二鋼恢復生產。后來的情節,是我們在“英雄電影”里常見的橋段。接到單位電話的張文衛,回到新余的第一時間趕到檢修現場,和大家一干就是一個通宵。
第二天檢修一結束,他又像平常一樣,洗干凈沾滿油和灰的手、臉,換下沾滿機油的衣服,立刻趕到大賽訓練現場。在訓練場集訓這段時間,張文衛并不比上班時輕松,練到晚上10點以后是常有的事。采訪中,馬鐵民頗有感觸地說:“業務肯鉆,做事勤快,先公后私,不講條件,年輕人有這樣的工作勁頭,遲早會‘拔尖’冒出頭來!”
工匠榜樣:把每件平凡的事做精做細
今天的國賽探花,說來你也許想不到,張文衛也是“半路出家”。
2006年,張文衛電子信息專業畢業來到新鋼,第一份工作是在一鋼廠當儀表工。這份工作對責任心要求很高,但技術含量、成長空間有限。對于一個“對自己有點追求”的年輕大學生,張文衛在很快拿下這份工作后,考慮再三找到所在車間負責人:“我還年輕,也不怕吃苦,想學點專業,學點技術,能不能給我一個機會……”
也許是年輕人吃苦肯干的上進心,感動了當時的車間管理者。就這樣,張文衛調到了電氣崗位,開始扎扎實實從頭學技術。他大學所學專業,電子信息與電氣崗位風馬牛不相及,張文衛就踏踏實實,跟著師傅從看圖紙開始學。
到2008年檢修力量整合,張文衛跟隨大伙兒劃到新鋼公司自動化部,他已經能夠自己獨立處理故障。在學習氛圍濃厚、技術力量雄厚的自動化部,一門心思想學技術的張文衛可謂“如魚得水”。
回憶起那段時光,張文衛的臉上溢滿如癡如醉的“幸福”:“真的很感謝自動化部這個單位,在這里濃厚的學習氛圍讓我有了更多培訓的機會,還有更多電氣高手傳幫帶。一段時間下來,我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很多,對一些設備系統的原理學習也吃透了不少。那時起,利用工余休息時間,我就經常跟著自動化部的一些老師傅們練到很晚。師傅們也從不嫌我們基礎差,只要我們肯問、肯鉆、愿意學,師傅就愿意教?!?/span>
在這種“如癡如醉”的團隊學習氛圍中,曾經“半路出家”的“門外漢”張文衛進步很快,2011年在江西省“振興杯”青年職業技能競賽中拿下工業自動化機器與裝置裝配工狀元。再到這次,張文衛一舉拿下全國大賽第三名,各種各樣的“美麗傳說”開始在自動化部廣為流傳:
——二鋼廠210噸轉爐上有上千上萬條程序,張文衛能把最常用的程序全部背下來。檢修和搶修的時候,不要去翻資料,搞不清問張文衛,他隨口就來?,F場自動化系統一出故障,你等他冥想幾分鐘,手一抬就能指出問題出在哪個點上,所以現在你知道了吧,上次新系統集中檢修最關鍵的那個晚上,為啥我們領導一定要把張文衛拽過來……
——2012年有一次,氧槍突然掉轉爐里,直接影響煉鋼生產。這個問題如果不根治,以后還會出現,甚至同時影響生產和安全。一片漆黑的廠房里,大家在一起查了很多“點”,始終找不到故障原因。一籌莫展的時候,守著電腦一直在排查分析發生事故時的數據的張文衛突然高興地跳起來:“找到了,找到了,你們看,廠家設計的這個程序有缺陷?!笔潞?,張文衛對有缺陷的程序進行了完善,還增加了硬件保護。從那以后,轉爐再沒發生過“墜槍事故”。
——有一天晚上,我上晚班接連遇到系統報故障,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就會影響了生產。9點鐘一次,12點鐘一次,凌晨3點鐘一次,因為我剛從別的單位調過來,對這塊不熟,總也找不到原因,不知道怎么解決。這天晚上,我也挺不好意思,每三個小時打個電話“騷擾”一次我們班長,真沒想到他都接了,每次都認真幫我分析故障原因,告訴怎么解決。那時候起,我就說,這個“80后”班長負責、心細、技術好,我服氣!
“救火”班長:一個團隊就要擰成一股繩
采訪中,一聊到張文衛現在帶的班組,幾個人不約而同會心一笑。后來記者才知道,這個班組人心浮動、思想活躍,有經常上訪的,還有不聽指揮的,片區對抗賽常年“倒數”,在自動化部出了名的“難帶”。在新鋼公司自動化部決定將張文衛調過來之前,這個班組連續換了五任班長,接連“干掉”了三個班長。
聊到這里,張文衛只低著頭,不做聲。倒是他以前的“95后”徒弟王宏宇,忍不住講起了師傅的變化:“我師傅是去年底、今年初,到現在的班組帶班的。我師傅平時也是個很開朗的人,臉上經常都是掛著笑的。剛剛換班組的那段時間,有一次我在廠房里看到我師傅,我還逗他,師傅你怎么都不笑了……”
剛開始,壓力很大。但后來的轉變,自動化部上下也有目共睹。
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和觀察,張文衛發現,故障多,任務重,人累錢少,是連鑄作業區矛盾最集中的地方。他將第一個工作重點,放在了加強點巡檢上:“平常點巡檢到位,故障率下降了,大家都收入自然就高了?!?/span>
在收入分配上,張文衛首先進行了調整,開展安全隱患查找活動,并將查找情況與獎金分配掛鉤。以往,上班時,休息室里常常坐滿了人?,F在,再到連鑄作業區,休息室內常常空無一人,人員平常都在線上點巡檢。也是在點巡檢的過程中,很多隱患提前發現提前解決,為降低故障率、提高職工收入奠定了基礎。查找隱患最多的一個月,這個班組查找到了40多條隱患。
與此同時,為了提高班組的學習氛圍,張文衛加大培訓獎勵力度。每季一練、每周一問等培訓、學習活動,張文衛全部親自抓、親自指揮,職工有不會的問題他都手把手教。一段時間后,到今年下半年,原來常年在技能比拼中排倒數的連鑄作業區,也終于開始進入前五名了,甚至還有一次拿到了第二名。
張文衛的技術能力,在這個班組也再次派上了用場,小改造、小創新在日常點巡檢和隱患整改中發揮了作用。日常點巡檢,排查處理隱患,急難險重的活張文衛總是帶頭沖在前面。成效顯而易見。故障風險考核時間,從200分鐘控制到了現在的60分鐘以內,班組職工的收入終于有了保障。
職工技能水平提高了,點巡檢力度加強了,故障隱患少了,接下來的良性循環,讓張文衛在這個班組越來越有“威信”。今年,新鋼公司自動化部抽調張文衛備戰省賽、國賽期間,急難險重的任務張文衛能做到隨叫隨到,連鑄作業區工作運行平穩、職工隊伍穩定。(李旻 李蘭蘭 嚴小斌)
【記者手記】
和許多新鋼雙職工家庭一樣,張文衛一心撲在工作上的同時,家里的兩個孩子全都交給了在中心醫院工作的妻子。作為新鋼一線職工的“媳婦”,最擅長的就是“吐槽”早出晚歸的丈夫。
——他的同事打電話找他,比我找他有用。教班組同事的時候都能手把手,教自己家兒子的時候什么時候也能手把手、耐下心?
——總也等不來父親下班的兒子寫過一篇作文,第一句就是:要問我長大想干什么,反正不能跟我爸爸一樣當不回家的工程師……
一邊是家人的日?!巴虏邸?,我有著人之常情的理解。另一邊,我又仿佛看見站在二鋼廠廠房內,正在塔樓上拉電纜、鉆橋架的張文衛,扛著沉重的電纜線正和同事們深一腳、淺一腳,艱難行走在漆黑的廠房里,一干就是三天三夜。
恍惚中又想起,張文衛妻子高興地和我拉家常,今年我家兒子鋼琴過7級了,現在學習成績也趕上來了。我還想起,問張文衛連續四五個月待在上海、貴陽等地做項目,想不想家時,張文衛看似漫不經心,卻又說得認真的那句:“當然想。在家里,雖然每天上班走得早、回家晚,但晚上睡前能看到老婆、孩子一眼,還是很開心的?!?/span>
這些零零碎碎的片段,說不上有什么關聯,但一定有什么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