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劉芳 魏國營 王川
在山鋼股份萊蕪分公司型鋼廠,提起小型H型鋼生產線,干部職工無不豎起大拇指。一條設備陳舊、工藝技術相對落后,甚至曾經瀕臨淘汰的老產線,近10年來煥發了青春:產品系列不斷增加,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產品“闖”出國門,被用于日本、新加坡、俄羅斯等國家的重點工程。
在小型H型鋼生產線,說起張秀山,干部職工更是紛紛稱贊。工作12年,他先后主持了100多個新產品的設計開發、市場開拓、產品質量升級、用戶服務工作,為該公司成為全國最大門架槽鋼生產基地之一、全國最大輕薄H型鋼生產基地之一、全國重要履帶鋼生產廠家等做出了巨大貢獻。他也先后獲得全國冶金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山東省冶金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獲得該公司先進生產工作者,型鋼廠優秀共產黨員、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在創新的舞臺上“秀”出了別樣的精彩。
如今,張秀山又踏上了新的奮斗之旅:把履帶鋼做成國內知名品牌。
磨礪意志 困境中勇擔當
在小型H型鋼生產線上,工人們都服張秀山,因為他懂技術、善鉆研,是一名敢想敢干的漢子。
2007年,張秀山調入小型H型鋼生產線,擔任車間副主任。當時的小型H型鋼生產線因設備、工藝落后,生產不景氣,國內很多同類型型鋼產線已升級改造或已經關閉停產?!皟赡陜刃⌒虷型鋼生產線也要被扒掉”的風聲甚囂塵上。對此,張秀山充耳不聞,堅持技術優化升級,特別是軋鋼理念的改變是當務之急。
但有一件事,卻讓張秀山寢食難安。當時,該車間主要生產H型鋼,但高達4.5%的廢品率直接影響著車間的效率和效益。一次軋廢就要浪費掉五六支鋼坯,鋼坯甚至過不了軋機就“胎死腹中”。每次換軋輥,職工一干就是六七個小時。
問題出在哪里?張秀山在現場轉了一圈又一圈,盯著機器看了一遍又一遍。最終,他將目光鎖定在R2軋機上。一個大膽的想法在張秀山腦中迅速形成:去掉R2軋機,有效控制溫降。
想法一提出,車間職工一片嘩然?!爱a線就要拆了,費這勁兒干啥?”“調調就行,用得著大費周章嗎?”……質疑聲、反對聲此起彼伏。倔強的張秀山絲毫不放在心上。他用事實證明:“不改不動只能被動,最后的結果就是被淘汰”。當拋掉R2軋機,軋件經過減道軋制,漂漂亮亮地“躺”在冷床上、沒有一支廢品時,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軋制穩定了,廢品率大大降低,職工少遭罪,大家對張主任那叫一個佩服。從這個技術攻關后,小型H型鋼產線的人思想轉變了,敢向傳統說‘不’了,現場的技改技措成了職工的家常便飯?!?提起這件事,該產線軋鋼班大班長高相偉至今激動不已。據了解,僅軋輥改造一項,每年就為企業節省100多萬元。
迎難而上 創新中求突破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小型H型鋼生產線受沖擊最大,月產能從2.3萬噸一下跌到0.8萬噸,生產處于半停產狀態。
職工心里難受,張秀山更是著急。“市場對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只有不好的產品,沒有不好的市場。要想救自己,必須主動出擊找市場?!睆埿闵降南敕ǖ玫搅祟I導的肯定。
帶著領導和職工的期望,張秀山與研發、銷售人員踏上了市場調研之路。在安徽合力叉車生產現場參觀時,他無意間看到客戶正采用焊接的方法生產J型門架槽鋼,便問了一句:“不焊不行嗎?”誰知客戶的興致上來了,反問道:“不焊接,你們能軋出來嗎?”“反正是半停產狀態,不如搏一把?!彼伎计蹋瑥埿闵街刂氐攸c點頭:“能干!”
上報領導、歷經研討,以軋代焊開發門架槽鋼的方案確定了下來。設計孔型、導衛,制訂軋制方案,與廠家反復交流產品各部位要求,張秀山帶領團隊馬不停蹄,加班加點,向國內空白發起沖擊。歷經10次研討,2011年7月18日,全國第一個J型門架槽鋼在小型H型鋼生產線成功問世,拉開了該公司門架槽鋼的新時代。
得益于產品結構的不斷優化,這條瀕臨淘汰的生產線不僅“活”了下來,而且“活”得很好。10多年來,張秀山帶領團隊先后開發了C型、J型、H型14個規格的門架槽鋼,市場占有率達45%以上,其中J型門架槽鋼的開發屬國內首例。尤其門架槽鋼一躍成為該公司的“靚麗名片”和“盈利擔當”。
2016年,異型H型鋼生產線投產,小型H型鋼生產線又一次站在了轉折點上。依照規劃,大規格門架槽鋼及小型規格產品被轉移到異型H型鋼生產線,小型H型鋼生產線的年產量要減少7萬噸,這意味著該產線又將處于半停產狀態。
這一次,張秀山及其團隊沒有了10年前的恐慌。得益于多年的行業積累和優質的客戶資源,他們不等不靠,外部抓住光伏發電市場及工程機械市場的復蘇時機,加強與用戶的技術交流;內部主動請纓,與廠長簽訂產品開發責任書,鎖定輕薄H型鋼與履帶鋼兩個品種,進行重點開發。
2016年,從接到用戶履帶鋼的生產計劃,到300噸合格產品交到用戶手中,他們僅用35天就圓滿完成任務。2018年11月份,小型生產線率先實現1萬噸履帶鋼的生產能力,現每月兩個產品產量固定在1萬噸左右。小型鋼產線又一次實現華麗轉型。
肩扛責任 服務中贏市場
一個產品的開發,從前期的市場調研、前景分析,到工藝設計、產品試軋以及客戶試用跟蹤,哪一個環節出現失誤,都將給企業帶來損失,張秀山深諳其中的道理。
為軋出客戶滿意的產品,張秀山馬不停蹄地奔波在市場與現場之間。10余年間,他的足跡遍布全國各地,與客戶建立起深厚的感情。為跟蹤門架槽鋼使用情況,他與技術員在安徽合力叉車一呆就是1個多月。
在收獲友誼和成績的同時,張秀山也遭受了不少磨難和委屈。“吃苦受委屈咱都不怕,只要用戶滿意,就值得?!备鶕袌鲂枨箝_發、改進產品,根據用戶體驗改進工藝、改造設備,張秀山像陀螺一樣高速“自旋”。
一花獨放不是春。張秀山認為,只有大家的業務技術都過硬,才能使整個團隊更強大。為提高職工業務技能,張秀山把講臺搬到現場,一有空就“泡”到現場,結合現場實際問題,隨時隨地給職工解疑釋惑,帶領大家搞改造、做項目。
如今,小型H型鋼生產線的職工不僅吃苦耐勞、敢拼敢干,而且巧干會干,大家都自覺地結合產線進行小改小革。
《中國冶金報》(2019年11月22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