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武曉慶 張敏
2018年,首鋼長鋼煉鋼廠鐵耗是869.92千克/噸。2019年,首鋼長鋼面臨鋼產能大于鐵產能、9高爐大修、環保限產的實際,煉鋼環節必須在降鐵耗上做出大貢獻。
為達成這一目標,首鋼長鋼煉鋼廠主要采取了三項措施。
一是科學爐內補熱。起初他們借鑒同行先進做法,使用硅碳發熱劑補充爐內熱量,結果出現了冶煉后期爐渣返干,終點碳低,爐渣成顆粒散狀,濺渣護爐效果差的現象。針對這一情況,他們分析癥狀后,迅速調整了裝入時機和過程控制槍位,有效解決了這一難題。調整后,每100千克的硅碳球發熱劑能夠升溫14.74攝氏度,可降低鐵耗3.56千克/噸。然而,他們并沒就此止步。很快,他們發現焦粒比硅碳球發熱劑價格低約1100元/噸,就使用焦粒進行試驗,結果每100千克的焦粒能夠升溫13.54攝氏度,可降低鐵耗2.96千克/噸,且焦粒是長鋼公司自身資源,實現了循環利用。
二是降低出鋼溫度。他們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應用鋼包加蓋和合金烘烤技術。鋼包加蓋技術應用后鋼水終點溫度從加蓋前即初期的運行時的1676攝氏度左右,逐步穩定至目前的1667攝氏度左右,終點溫度降低了9攝氏度左右;同時,將合金離線烘烤變為在線烘烤,現場測量,鋼水溫度可降低3.95度攝氏度,為降低鐵耗提供溫度支撐。
三是強化爐況維護。他們推行高位拉碳操作結合濺渣護爐技術,激光測厚儀和對爐殼進行測溫、加強廢鋼配送與管理,采取零冷料模式和單渣少渣冶煉操作模式等多種技術操作手段,確保爐況穩順運行,減少爐體熱損失,減少冶煉過程熱量損失。
在現場,該廠轉爐作業區作業長李寧為了實現2019年850千克/噸以下的鐵耗目標,逐漸練就了一身盯現場的功夫,常常在轉爐主控室一待就是一整天。他的手邊放著一整摞厚厚的紙張,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各式各樣的數據和計算公式,主要是收集不同比例成分下發熱劑使用的實際效果。他的同事們說,他的工作模式可以用“白+黑”來概括。白天盯現場收集數據,晚上總結分析,摸索規律,不斷修訂計算模型。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首鋼長鋼煉鋼廠比計劃累計增效約2236萬元。其中,轉爐作業率同比提高6.75%,冶煉周期同比縮短1分9秒;鐵耗平均為844.55千克/噸,較最初的2017年提出的948.39千克/噸降低了103.81千克/噸。
《中國冶金報》(2019年07月18日 06版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