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工作中遇到的難處往往也是最容易產生價值的機遇。質檢中心物理(工序)車間面對繁重的生產任務,不僅埋頭苦干保證完成任務,同時也深入挖掘,探尋高效檢驗、提高數據準確性的解決辦法。
在藍領工作室帶頭人吳暉的組織下,通過各位團隊成員的共同努力終于找到了07Mn系列容器板模擬焊后熱處理檢驗工藝的優化措施,突破了熱處理檢驗的瓶頸。
生產痛點就是問題
車間原有的熱處理工藝是將長寬厚約300*500*45mm、重50-60kg的鋼板樣坯吊入試樣加工車間內的兩個臺車爐內進行熱處理。職工搬運試樣勞動強度大,同時試樣出爐后冷卻速度較慢,影響整體檢驗效率,一般要72小時才能出結果,無法滿足寬板快節奏的生產需求。
優化前的鋼板樣
解決問題還得靠改造
困難即是突破口。針對該問題,工作室骨干在保證試樣力學和工藝性能的前提下,通過分析熱處理流程中各環節,找到突破口,各個擊破。
將鋼板樣坯加工成較薄的拉伸毛坯和沖擊毛坯,降低試樣的重量和體積,根據爐膛尺寸動手設計制作了試樣筐,多批試樣裝入筐內可一次性進出爐,出爐后的降溫速度明顯加快。
優化后,多批次鋼板樣一次性檢驗
同時調整試樣加工和熱處理的作業流程,使加工和熱處理無縫對接,極大提高了效率,檢驗周期從72小時縮短至24小時。通過這些措施全年可節約電耗26.04萬元,優化勞動結構后可節約勞務費用34.56萬元。
檢驗時間大幅縮短
目前,車間已完成了該新方法的標準作業卡和崗位規程的修訂工作。(文、圖:吳暉、黃格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