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鋼集團齊大山鐵礦聚力打造“大規模 高效率 低成本”的現代化一流鐵礦山
2022年初以來,齊大山鐵礦認真落實鞍鋼集團“雙核”戰略,全面加快建設現代化“一流齊礦”,努力打造礦業公司“五個一流”標桿企業,堅持市場和問題導向,將精細化管理、低成本運行理念貫穿生產經營全過程,以擴規模、提效率、降成本為抓手,開拓思路,深挖潛力,積極培育創效新動能,推動打造一流的成本管控取得顯著成效。
打造一流的規模優勢,實現生產能力最大化。
優化生產組織,全面提升生產運行節奏。該礦把爆破專項評價、上下工序連帶考核等七項工作機制作為實現生產目標、推進全面發展的立足點,實施全工序過程精細化管理。在采礦生產上,以采場礦石能力接續為主線,通過強化高品位礦石部位穿孔,全面加快采場循環調整,穩定礦石保供能力。在選礦生產上,以精礦生產為重點,加強破碎粒度管理和磨礦分級管理,不斷調整和優化新型低溫浮選藥劑,提高鐵精礦輸出兩率。一季度,共完成鐵礦石437萬噸,增幅54.9%,完成鐵精礦112.7萬噸,增幅24.6%;精礦輸出118.7萬噸,增幅42.3%。
實施合同采礦,快速提高當期生產能力。該礦按照“六化”工作要求,積極探索新型生產管理模式,對采礦區域實施自營與合同采礦兼有的生產模式,并以打造合同采礦標桿項目為目標,全面加強合同采礦運行管理,發揮柔性化生產經營優勢,減輕經營負擔,加強專業化管理,快速提升采場生產能力,提高全員勞動生產率。同時,合同采礦礦石產量滿足了選礦高效生產需要,為“以選促采”的生產模式提供有力支撐,增強了企業抗風險能力。一季度,采礦工序實物勞動生產率折年水平8.5萬噸/人年,增幅170.7%,選礦工序實物勞動生產率折年水平2.62萬噸/人年,增幅13.4%。
加快新礦山建設,保證長遠生產能力接續。該礦緊緊圍繞礦業公司“三個一批”項目建設要求,堅持“快、高、新”原則,以平面擴界開采工程進度為著力點,編制項目進度網絡圖,明確任務、明確時間節點、明確責任;以新礦山建設流程為主線,開展項目要件辦理、工程設計及前期準備工作;以“三個一批”項目任務清單為重點,強化推進礦權辦理、安全設施設計及重點工程建設,加快推進平面擴界開采工程,支撐低成本戰略,提升掌控資源和經營資源的能力,確保到2022年末,平面擴界開采工程全面實施,鐵礦石生產能力達到1700萬噸/年的目標。
打造一流的效率優勢,實現設備運轉高效化。
加快智慧化礦山建設,提升設備運行效率。該礦以“十四五”工業互聯網建設理念為引領,全面落實“數字鞍鋼”建設以及礦業公司打造一流的“智能制造”要求,打造全采場、全方位的數據采集體系。智慧采礦項目已全面投入生產運行,實現調度智能指揮、協同作業,并持續改進和優化,進一步提升了采礦設備整體智能化水平。選礦區域瞄準智能選礦建設,加快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工作,全力推進采選智能一體化建設,確保按期建成“信息全面采集、管控高度智能、生產安全高效、生態綠色可持續”的新型智慧礦山。一季度,采礦各類設備效率全面提升,鉆機效率提升10%,電鏟效率提升11%,汽車效率提升5.5%,破碎效率提升11%。
優化檢修模式,提高設備作業率。該礦持續完善點檢定修體系,加強三級點檢維護管理,及時發現設備隱患,確保設備安全、經濟、高效運行。充分挖掘自修潛力,提高設備自修率,縮減外委維修費用。落實定修項目管理卡制度,在提高檢修質量的同時,最大限度壓縮檢修時間,全面提升設備保障能力。聚焦設備完好率和可開動率等關鍵指標,扎實開展設備指標精準對標工作,與自身最佳時期、行業最好水平進行對標,全力補齊短板。一季度,該礦設備綜合故障率0.49%,比去年同期降低24.62%;設備可開動率達到92.66%,與去年同期相比提高2.9%。
推行功能性承包,降低設備維修成本。該礦為進一步提高全員勞動生產率,順應市場化發展要求,在鏟具、皮帶、汽車、管道等設備設施的檢修維護方式上,采用功能性承包模式,實施專業化檢修,提高運維水平,降低維修成本。通過推動功能性包保維護,包保費用與產量效益掛鉤核算,促使專業包保單位進行增值性服務,提升設備的點檢、運維和全壽命周期管理水平。一季度,通過推行功能性承包,有力促進了設備效率提升,其中,鏟具維護功能承包,電鏟效率由449萬噸/年提升至500萬噸/年,提升11%。
打造一流的成本優勢,實現成本管控精準化。
選準“切入點”,加強成本精細管理。為提高成本管控的精準性,該礦強化“業、財、管”融合,在原來的工序進行核算的基礎上全力推行單機臺成本核算,細化了成本核算范圍。通過梳理各產線生產工藝流程,選定310臺單體設備進行單機臺核算,并按照設備類型分別梳理了物資與能源定額指標、相關費用指標等,同時將關鍵性技術經濟指標等共計94項核算指標全部落實到310個單機臺之中。目前,利用SAP、EAM等專業管理系統的相關數據,已對汽運作業區和選破作業區實施了單機臺核算,實現了核算數據與專業管理系統間數據的關聯性、一致性。
找準“著力點”,完善成本管理機制。該礦充分發揮管理優勢,建立“全方位、全過程、全人員”的成本控制體系,確保各項成本指標的順利實現。完善成本考核機制,通過深化綜合改革,推進全員成本目標管理,形成了聘期制剛性考核、差異化多維度考核、全員崗位績效考核的三級考核評價體系。完善科學用能機制,通過強化能源有效管理及重點用能設備停開機管理,實現用能經濟、科學、合理。完善科技創效機制,發揮創新工作室、大師工作站的引領示范和聯合創新作用,加大科技攻關、修舊利廢力度,圍繞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的試驗與應用等方面開展試驗立項,制定63項“揭榜掛帥”項目,預計年科技創效達到3000萬元。
瞄準“關鍵點”,嚴控成本費用支出。該礦全面落實成本費用管理,分解成本關鍵性指標,將控制成本費用支出,作為抓好成本控制的關鍵。物資管理業務單元持續強化物資管控體系,按月制定費用預算控制指標,細化分解電耗、材料消耗等成本指標,嚴格控制備件預算費用;發揮清單化管理模式作用,制定閑置物資清單明細,最大限度盤活存量資源,減少新材料投入,降低資金支出。針對冬季使用低溫藥劑時選礦系統各項成本指標較正常水平高的實際,制定最佳的藥劑制度、合理的運行方式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指標。
一季度,該礦實現降本增效8934萬元,鐵精礦完全成本實現502元/噸,同比降低40元/噸,降幅7.4%,折精礦62%品位完全成本為59美元/噸,與FMG到岸成本水平縮小至4美元。(特約通訊員 杜慶剛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