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上午9:18,晴空萬里,白云飄飄。淮鋼公司焦化廠筒倉環保項目施工現場,一個簡樸的焦化筒倉環保項目投運裝煤儀式正在此舉行。
看著船上的煤,通過卸船機,通過皮帶,平穩地送進4號倉位,鋼結構公司經理王其劍長出了一口氣,一直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欣慰之余,剛剛過去的70天放電影似的從他眼前略過。
臨危受命 ,“救火隊長”接手項目施工
為積極響應國家環保政策要求,淮鋼公司實施了焦化煤場封閉改造項目,以徹底解決料堆揚塵無組織排放和地下水污染問題,實現物料儲存、處理流程全封閉。項目于2017年11月開工建設,建設內容包括9個筒倉、2個轉運站、檢修間、TC1#~TC9#皮帶機、犁式卸料器、旋轉給料機、回轉布料機、電梯、電動葫蘆等的供配電、電氣傳動,以及相關管線的敷設、轉運站、皮帶通廊的照明及防雷接地等,總投資1.2億元。
2018年,鋼鐵行業前所未有的“紅火”,鋼材價格居高不下。施工成本的增加,加上水泥行業的高壓政策,項目承建單位賺錢的愿望成了“竹籃打水一場空”,“毀約”不成,那就能拖則拖。面對施工方的“無賴”之舉,公司先是好言相商,再是訴諸法律??擅鎸薮蟮奶潛p,施工方硬是“油鹽不進”。原本只有幾個月工期的筒倉項目硬是被拖進了2019年。對于筒倉項目,政府、環保部門下了“最后通碟”:11月份是鋼鐵行業實現“超低排放”的最后期限,否則就得停產,這就意味著筒倉項目最遲于10月底建成。
面對前所未有的環保壓力,面對上級部門左一輪右一輪的督查、檢查、調研,公司總經理蔣建平的心里像開了鍋的沸水,“必須迅速調整施工隊伍,加快工程建設!這個施工隊伍必須要能拉得出、打得響,要有絕對的戰斗力!”
就這樣,王其劍和他的團隊站到了大家的面前。近年以來,在王其劍的帶領下,鋼結構公司創造了一個個“奇跡”,應急搶險、突擊趕工、項目技改、管道整治、行車清灰……著急的事找鋼構,苦臟累的活找鋼構……王其劍和他的團隊“旋風”似的奔走在公司的角角落落??墒?,筒倉建設任務非同小可,“救火隊長”能夠一如既往,圓滿完成任務嗎?
負重奮進,“歲月靜好”里的夜以繼日
任務是接下來了,可王其劍清楚地知道其中的困難。那么短的時間內,要完成近3000噸的鋼結構及皮帶機等附屬構件的安裝,而且還要在土建先完成具備安裝的前提下,更重要的是施工涉及高空吊裝作業、立體交叉作業,風險極大,既要保證安全、保證工程質量,又要保證工期,困難可想而知!可既然公司領導信任鋼結構公司,那就別無選擇,只能放手一搏。為了自我加壓,更為了凝心聚力、鼓舞士氣,王其劍及其團隊給出了“大干70天,建成筒倉項目”的莊嚴承諾!紅彤彤的大字,似戰鼓,更似警鐘。
按照工程期限,王其劍堅決按照公司總經理蔣建平“見縫插針、爭分奪秒”的指示要求,劃定了每天的工程內容。按照項目序時進度表,嚴格“對標”,每天一小會,每周一大會,督促檢查,協同推進,有問題隨時協調整改。那段時間,王其劍除了必須的坐班時間、開會時間,幾乎將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施工現場,晚上九、十點鐘下班更是家常便飯。
八、九月份,氣溫還比較高。炎熱的天氣,即便坐著不動都是一身汗,可項目不能停,該建的倉要建,該人工吊運的鋼結構要運。烈日下,是一張張黝黑的臉龐,是一個個弓著的脊梁!奮力向前的道路上,鋼構人把汗水甩給了太陽!
科學精準的網格化管理,全身心的投入,夜以繼日地向前奔跑,終于,在這個秋高氣爽的日子里,外圍的通廊、倉頂的鋼結構廠房像一條巨龍,臨著古老的運河,傲然屹立。
創新思維,“上天作業”盡顯英雄本色
筒倉項目開始吊裝倉頂鋼結構部分時,初步制定了“距離筒倉15米處采用130T吊車,吊裝倉頂鋼構件及安裝作業”的施工方案。然而在施工過程中發現,由于土建隊伍需用起重機轉運倉頂及倉內模板、鋼筋、木方等建筑材料,130T吊車將臂全部展開后高度達到70米,與60米上空回轉式起重機的臂架和平衡臂形成交叉作業,造成“打架”,無法保證土建、鋼結構工作同時展開,嚴重影響機械安全操作和工程項目進度。
就此問題,在焦化筒倉日例會上,王其劍多次與土建方進行協商,同時提出分工分時作業、集中處理、分步進行的建議,但最后在實施過程中還是會影響到土建倉內拆除的整體進度,倉頂鋼結構安裝進度緩慢。
工期日趨緊張,現場吊裝作業仍舊沖突不斷,作業人員有勁無處使。面對多重不利因素,王其劍及時組織召開內部研討會,專項研究倉頂施工方案。會上,王其劍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既然吊車陸地作業會和起重機“打架”,那為什么不能讓8T吊車去“天上”作業?!王其劍的這一“大膽想法”得到了公司設備部門以及山東冶金設計院的肯定,并通過精心組織,最終付諸實施。
在筒倉項目建設過程中,正因為有著這么一種大無畏的勇往直前的精神,“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筒倉項目才得以按期建成。
安全為先,我的團友我的團
在項目施工過程中,做好安全工作首當其沖,重中之重。項目進入最后的沖刺階段,各種立體交叉作業:土建施工,鋼結構吊裝,高空焊接……200余人的施工隊伍,大大小小十幾輛吊車,硬是將這方原本寂靜的空間擠得“熱鬧”異常。
“繁華”背后,必有各種各樣的安全隱患。唯有守在現場,盯在現場,王其劍的心才是踏實的。為了確保安全施工,王其劍和班子其他成員做了明確分工,排了“值班表”,除了技術人員、安全人員的正?!氨O工”,每天還必須要有班子成員到場“監工”,以確保項目“萬無一失”。
……
超常規思維,大跨步前進,筒倉項目終于如約在70天內順利建成。面對各方的掌聲,王其劍說的更多的卻是他的團隊,還有領導的支持、那些一同作戰的“隊友”――焦化廠、設備處、生產處、安全處、后勤處、保衛處、儲運處……“這是一場大的戰役,必須要各部門通力協作,少了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行!”
時至今日,回想過去的日日夜夜,王其劍云淡風清地笑了。清淺的笑容里,有對舊日時光的追憶,更有歷經艱難后的淡定從容。“隨著公司管理日趨規范化、標準化,這種‘救火’式的作業肯定會越來越少。但是不論什么時候,只要公司需要,我們就得立即跟上。這是鋼構的任務,也是我的使命?!?span lang="EN-US">1964年出生,1985年參加工作,工齡34年,黨齡23年,今年已是55歲的老黨員、老支部書記王其劍這樣理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深刻內涵。
(齊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