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姜林憲
今年初以來,面對市場對薄規格鋼板的需求量日漸增加的情況,首鋼京唐隨“市”而動,全力承接薄規格鋼板訂單,滿足客戶對極限規格鋼板及快速交貨的需求。今年上半年,該公司10毫米以下薄規格鋼板供貨量同比增長11.3%,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
“老產線”煥發“新生機”
零下196攝氏度是什么概念?在這樣極端環境下,常規鋼材早已“脆弱不堪”,但有一種特殊的9Ni鋼還能堅韌如初。9Ni鋼由于其設計使用溫度最低、技術含量最高,是中厚板產品所有品種中工藝流程最長、表面質量最脆弱、力學性能要求最苛刻的產品。其中,最具技術難度的莫過于5毫米鋼板的開發,其厚度薄、強度高、表面質量的控制難度都非常大。5毫米9Ni鋼的生產,已經超出了首鋼京唐中厚板事業部現有3500作業區這條老產線的設備設計能力,尤其與其他爐卷軋機相比,軋制過程控制難度極大。
首鋼京唐中厚板事業部3500作業區工藝技術員李國鵬為了讓5毫米9Ni鋼順利軋制成功,每天盯在軋鋼現場,與操作人員從輥期安排、加熱爐計劃排布、坯型設計、軋制規程計算規劃及后部物流等方面,一個一個探討,一個一個測算,一個一個落實。在生產工藝上他們更是細上加細,鋼坯放在步進爐哪道、鋪墊幾塊、幾點出爐、輥速多少,他們都反復推敲、反復琢磨……經過共同努力奮戰,匯聚了首鋼人智慧的第一張5毫米9Ni合格鋼板終于在上半年成功下線了。
生產初期,表面氧化鐵皮這個“牛皮癬”,揮之不去、反復發生,嚴重影響著該公司鋼板生產效率和鋼板質量。為了消除“頑疾”,李國鵬養成了每天與9Ni鋼見面的工作習慣,他在辦公桌上擺了樣品,就是想讓自己能夠每天都能思考問題進而尋找“藥方”。針對工藝要求,他和團隊反復在生產過程中調整優化參數,然后分析再優化、再調整、再分析……結合9Ni鋼的品種特性,他們創新性地提出了具有首鋼中厚板特色的9Ni鋼生產工藝,產品廢次降量、修磨工作量直線下降,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直線上升,困擾9Ni鋼“入庫難”的瓶頸問題終于解決,5毫米陸地罐9Ni鋼也在上半年順利完成交貨。
上半年,首鋼京唐中厚板事業部這條老產線實現了5毫米9Ni鋼超低溫加熱工藝的穩定軋制并大批量供貨,讓30多年老軋機蝶變升級、煥發新活力。
信息化手段讓軋制更精準
加強技術創新,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不僅為該公司帶來了新機遇,而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薄規格產品是首鋼京唐大力實施“高端化+差異化”策略、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
中厚板6毫米極限薄規格高效穩定軋制是行業技術難題,由于軋制過程中溫降大、板形控制難度大且生產過程質量不穩定,產量和效率普遍偏低。在首鋼京唐中厚板集控中心里,墻上的大屏播放著產線運行的實時動態。軋鋼工吳玉寧看著鋼坯沿輥道緩緩進入軋機的監控畫面很是感慨:“現在軋鋼變得更‘輕松’、更高效、更精準。通過以信息化、智能化手段驅動,生產控制更精準,集控中心高效運行,對于薄規格鋼板攻關來說真是如虎添翼。”
上半年,4300作業區工藝技術員楊子江與軋制技術團隊瞄準薄規格鋼板軋制瓶頸問題,每次軋制6毫米規格鋼板對他們來說都是一次戰役。6毫米規格鋼板生產最重要的是關注細節。從加熱溫度、在爐時間控制,再到軋制每道次壓下量和輥縫設定,他們都點對點進行固化,并對軋制過程中遇到的異常情況逐步完善軋機自動化程序,使軋制過程達到了穩定。
在解決過程控制穩定性問題后,如何提高軋制效率又成為了他們眼前需要跨越的一座大山。他在腦海里不斷閃現雙機架軋制6毫米的場景,如何匹配粗、精軋道次及壓下量?軋制過程溫度是否有保障?一系列難題也隨之映入腦海。在此背景下,楊子江和軋鋼技術人員每天“沉”在現場,一項接著一項地進行推演和試驗,再逐步將問題解決辦法細化到紙質方案上。經過不懈努力,他們逐步探索出一套高效穩定軋制6毫米規格板的方法,完善并固化了14項措施,攻克了軋制穩定性、板形控制、厚度精度、高性能指標合格率等多項行業關鍵共性難題。目前,首鋼京唐6毫米規格板生產效率提升了60%,板形合格率達到90%以上。上半年,首鋼京唐4300產線6毫米規格板產量是2023年全年的5倍。
薄規格鋼板提量增效不僅助力該公司提高了市場競爭力,而且為其他品種鋼軋制極限薄規格積累了經驗。下一步,首鋼京唐將繼續向高端產品發力、向極限規格發力,以優質產品擦亮首鋼中厚板品牌。
《中國冶金報》(2024年08月15日 04版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