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創效我先行
煉鐵廠內,機械的轟鳴伴隨著爐火熊熊,這里既是工業的脈動,也是創新精神的體現。從噴槍活接頭的再利用到焦爐爐門框的巧妙更換,每個小改動都彰顯著對效率和可持續發展的追求。
噴槍活接頭“大變身”
“修舊利廢,不僅僅是為了節省成本,更是一種對資源的尊重?!痹谝惶柛郀t作業區,工長陶勇常常這樣表達他對修舊利廢工作的理解。對他而言,每一個可以被修復利用的舊部件,都是他發揮能力的小舞臺。
陶勇每天穿梭在高爐與中控室之間,仔細巡查著每一個設備和部件。面對噴槍活接頭的常規更換問題,他發現很多被淘汰的部件實際上還處于良好狀態。為了解決這一浪費現象,他仔細分析了每個活接頭的狀況,并將那些仍然可以使用的部分重新組裝到新的噴槍上,不僅提高了噴槍的使用效率,而且降低了更換成本。通過這種精細的管理和創新思維,陶勇每年為煉鐵廠節約一萬三千余元。
皮帶機隱患全“掃光”
而在燒結原料作業區,則有另外一名“基建達人”——嚴均平。I106皮帶機水泥基座問題一直困擾著整個作業區:基座出現了裂紋和晃動的情況,給生產帶來了很大的安全隱患。“交給協力隊伍又要費工時,不如我們作業區自己干”,嚴均平說道。他雖是點檢出身,但是在閑暇之余一直習和研究修復工作。
在尋求設備室的專業指導下,嚴均平帶領操檢維調隊伍,自己設計圖紙、找材料、找工具和模具,克服了班組對土建修復經驗不足等難題,對I106皮帶機傳動基礎結構進行了強化改造、重新澆筑。這一舉動,成功消除了安全隱患,節約維修成本和維護工時費用三萬余元。
爐門框更換“小巧思”
創新并不總是需要大規模的變革,有時候小小的改進也能帶來巨大的效益。在焦化生產作業區,煉焦工藝主任師劉志成則在焦爐爐門框的更換上動腦筋。面對焦爐爐門框因高溫而頻繁出現的燒損和變形問題,他不僅看到了對生產效率、環境和設備的威脅,更看到了傳統更換方法的瓶頸。
愛搗鼓創新的劉志成可不會被這些問題打倒。他以匠心獨運,發明了一套全新的工具“簡易夾具”,徹底改變了整個更換流程。瞧!不再需要長時間的停工和復雜的操作,爐門框更換變得既迅速又高效。53個經過全新更換的爐門框,為公司節省六萬余元。
以“小改小革”破解生產難題
以創新思維突破技術難關
以技術改造提升工作效能
讓“小改造”匯聚成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大能量”
?。ㄏ牧?、羅靜、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