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形換位”化腐朽為神奇
5#連鑄機引錠桿原操作箱在二冷室,因二冷室環境潮濕,操作箱按鈕、線路、電器元件等容易受潮,出現短路、接觸不良現象,影響正常開澆。另外,送引錠時需要兩人配合操作,一人點動按鈕一人觀察指揮,浪費人力,而且作業過程容易出現失誤。針對這一問題,該單位技術人員將控制各鑄流送引錠的電機信號引入PLC控制柜,通過輸入模塊與中間包操作箱相連,由中間包操作箱接通點動按鈕盒,引適當長度信號線到各鑄流結晶器入口。改造后,使用效果良好,有效提高作業效率,延長操作箱按鈕、線路、電器元件壽命,年可創效8萬元。
化整為零,突破問題難點
近期,該單位通過對推鋼機拖纜鋼絲繩“化整為零”的創新改造,實現了“小單元”檢修,“大系統”穩定的效果。推鋼機在來回移動過程中,電纜依靠拖纜鋼絲繩與高溫鋼坯保持一定距離,避免電纜受損。原拖纜鋼絲繩是整根固定于拖纜小車,一旦鋼絲繩斷裂或者其它缺陷,需要整根更換,費時費力且影響生產。針對這一問題,維修人員將拖纜鋼絲繩等距裁剪,與每個拖纜小車分段連接,實現單獨更換,不影響生產操作。改造后,效果良好,年可節省費用約17萬元。
“瘦身”開澆,攻克關鍵瓶頸
該單位采用特制鋼結構勾頭替代傳統引錠帽,一方面可有效避免送引錠時因引錠帽過“胖”造成結晶器對中不良,避免外力對結晶器內壁鍍層造成損傷;另一方面可減少送入結晶器的引錠長度,為開澆冷料的足量放入提供足夠空間,提高開澆時鋼水在結晶器內的冷凝速率,使連鑄不擺槽開澆成功率達到70%,同時減輕了員工工作量,減少了引錠帽、擺槽使用量及鋼水損耗,提高了結晶器銅管通鋼量,每年可節省成本40余萬元。
工藝創新,剛性提升指標
該單位以連鑄為中心,轉爐為基礎,通過工藝攻關、技術改造等方式穩定工序環節。通過開展中包壽命攻關活動,使中包平均壽命較5月份提高20小時,降低了煤氣消耗,減少了換包頻次,提高了連鑄連澆爐數,月可創效約20萬元。轉爐實施底吹大流量工藝優化及大氧壓冶煉工藝,實行留渣操作、不倒爐出鋼,對轉爐套磚及鋼包水口滑板同步擴徑,多措并舉,縮短工序時間,挖掘內部效益。1至5月份,石灰消耗較年目標降低3.8千克/噸,煤氣回收較去年增加4立方米/噸,噸鋼創效2.89元/噸,降本約1500萬元。(李小軍 雷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