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起津 通訊員 胡文 戴鵬舉
“找到了!找到了!”
“我們試采成功啦!”
2月17日,在南海神狐海域,全球最大、最先進的超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藍鯨2號”鉆井平臺上升起一束耀眼的紅色火焰,在場所有人都激動地歡呼起來。這意味著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第二輪試采取得重大突破。在連續產氣的30天里(2月17日~3月18日),試采創造了“產氣總量86.14萬立方米,日均產氣量2.87萬立方米”兩項世界紀錄。
此次試采表明我國完成了可實現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采產業化的關鍵技術裝備體系的自主研發,攻克了深海淺軟地層水平井鉆采核心關鍵技術,大大提高了深海探測與開發能力。在這其中便采用了由天津鋼管制造有限公司(下稱天管)打破國外壟斷自主研發的深海立管產品TP-G2 FE。在這枚“定海神針”的助力下,我國將向更深海域里探求清潔能源,建設海洋強國的步伐也更加堅定。
聚焦未來能源 凝聚研發力量
據稱,“藍鯨2號”具有在海上挖掘海底可燃冰的強大力量。海底可燃冰被認為是常規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理想的潛在替代能源,被稱為未來能源。為滿足國家能源發展戰略需求,近年來,天管聚焦海工裝備領域,集中科技研發力量,加快更適用于深海環境的新品研發和生產進度。
“您好,請問貴公司能生產深海抗疲勞立管特殊扣產品嗎?用于可燃冰試采項目,交貨期要短……”2018年底,天管接到某重點用戶的電話咨詢。
“我們擁有先進的石油套管特殊扣產品研發技術和豐富的生產經驗,能夠滿足您的急需?!碧旃苎邪l部門負責人自信地答復。
天管引進多套試驗機積累的經驗,給了研發部門負責人自信回復的底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沒有先進的試驗設備,新品研發就會滯后,甚至擱淺。為了滿足新品研發需求,天管加大在人才、技術、設備、應用等方面的投入,2017年率先引進共振彎曲疲勞試驗機,成為國內首家具有此項試驗能力的鋼管企業,并于2018年投入使用。到2018年,天管技術中心已先后引進了多套大型復合加載試驗機,試驗能力覆蓋了油套管的所有鋼級及規格,為后期TP-G2 FE等特殊扣產品的研發提供了完善的試驗平臺,積累了大量寶貴的試驗數據。
“可燃冰開采難度大,開采成本高,深海淺軟地層水平井鉆采核心技術研發更是猶如‘豆腐上打鐵’‘用金剛鉆繡花’。其使用到的套管既要具備適應高壓、腐蝕、沖刷等嚴苛復雜深海環境的能力,還要具備足夠的氣密封能力,要求極高?!碧旃芗夹g中心項目負責人向《中國冶金報》記者介紹道。
2019年7月份,天管發揮自身無縫管材技術領先優勢,在順利完成技術協議簽訂后,立即組織研發、銷售部門人員與用戶深入交流,集中科研力量,成功開發出兩個規格深海立管新品TP-G2 FE。后續招標過程中,天管憑借新產品的優異性能一舉奪魁,斬獲第二輪試采項目碳鋼套管全部訂單。
對標挖潛提效率 迸發生產力量
技術協議簽訂后,為了盡快將產品性能數據報告交到用戶手中,天管工程試驗室的試驗人員迅速利用3000噸復合加載試驗機開展接頭評價試驗。
施加載荷、充壓、加彎曲、升溫、觀察檢漏裝置、記錄數據、繼續施加載荷……時間隨著試驗曲線的變化、延伸而緩緩流逝?!懊恳豁椩囼灦家獙⑦@些程序重復幾十次,因為評價試驗要對管材在井下承受的所有復合載荷進行模擬,以保證TP-G2 FE產品在下井后能夠長期安全服役?!惫こ淘囼炇邑撠熑烁锌卣f。
經過1440個小時的連續奮戰,天管技術人員克服了重重困難,經受了各種考驗,圓滿完成評價試驗任務,接頭各項性能指標均達到或超過用戶要求。
在加工生產的準備過程中,天管技術中心提前部署,統籌協調,將TP-G2 FE專屬量具的制作周期縮短了1/4,為后續新品生產提供充分保障。同時,肩負生產任務的天管元通公司套管作業區和管加工廠特殊扣作業區攻克了3個“第一次”(第一次生產此種扣型,第一次使用特殊螺紋脂,第一次生產超高扭矩套管)難題。針對接箍過長過重、超出預擰機設計使用極限等問題,他們提前對相關設備、工具進行改造,有效解決了影響生產的相關設備問題,確保各工序生產順行。
“全新的扣型、密封形式對車絲加工是一個挑戰,而特殊螺紋脂攪拌后40分鐘內就會因凝固而無法使用,這對螺紋加工、檢驗、擰接等工序之間的無縫銜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碧坠茏鳂I區責任工程師對《中國冶金報》記者說。為此,作業區技術人員不斷優化加工程序,提高加工精度和檢驗效率,確保擰接作業在特殊螺紋脂有效時間內完成。
經過各工序的通力協作,天管生產系統不斷總結生產經驗,挖掘自身潛力,優化生產工藝,在最短時間內順利完成了這批合同的生產任務,滿足了用戶急需。
不忘初心做服務 展現天管力量
如何確保新品下井成功?這在試采中尤為關鍵。為此,天管技術服務人員登上了“藍鯨2號”,實地察看套管下井環境,進行細致的技術交流和指導,為用戶提供套管使用的技術要求和操作規范。
從地面到“藍鯨2號”的甲板約有50多米高,天管技術服務人員沿著外旋梯一步步拾階而上,腳下就是浩瀚的大海。“站在寬闊的甲板上,迎著陣陣海風,驟然感受到‘藍鯨2號’的壯觀與豪邁,內心無比震撼,為中國建設海洋強國不懈創新的責任感油然而生?!被貞浧鹉翘斓那榫昂透惺?,天管技術服務人員告訴《中國冶金報》記者,“我們必須堅定地走自主創新之路,把基礎的、核心的能力掌握在自己手中。”
為“藍鯨2號”做好技術服務,還需要掌握一些額外的必要技能。為了做好協助第二輪試采實施的各項準備工作,具備登上“藍鯨2號”進行技術服務的資質,天管5名技術服務人員不畏艱險,經過1周時間的培訓,成功取得海上石油作業安全救生“五小證”,提高了海上游泳、跳水、逃生等技能。回憶起那段艱苦的訓練經歷,技術服務人員仍然記憶猶新。
“咱們國家的能源工業發展不能受制于人!海上鉆井平臺,體現著一個國家的整體工業實力。為保證國家重大項目順利實施,打破國外企業產品的壟斷,我們的產品一定要保質保量,按期交付!”天管領導高度重視此項生產任務,用戶領導也多次前往生產一線察看生產進度,指導相關工作。
最后,深海立管產品TP-G2 FE的測試評價試驗全部一次性通過,關鍵性能指標均優于技術協議要求,均滿足深海天然氣水合物鉆采的使用需求。2019年10月份,該產品在商務合同簽訂后一個半月內順利完成了交貨。
《中國冶金報》(2020年06月23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