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優化,突破瓶頸。5月中旬,φ16螺紋鋼4切分成品架次頻繁沖出口,對該規格產量、指標、作業率產生嚴重影響,軋鋼廠成立專項攻關組,棒線車間嚴格實施攻關措施,對工藝情況、各架次孔型、料型逐一排查,最終鎖定14架孔型制約料型能力有限,導致軋件頭部不規則。遂即馬上著手料型優化,控制各架次延伸率,嚴格要求各班料型標準化,并對14架孔型進行重新設計,成品架次沖出口次數大大降低。5月下旬軋制同規格中廢較中旬減少70.3%。
積極對標,取長補短。棒線車間管理人員積極對標龍鋼公司棒材成材率指標,4月底對標龍鋼各條線、各規格成材率,找差距、補短板,制定車間內部指標要求。要求工長班后對班中成材率未達標原因進行分析并制定措施,以供各班參考交流,對于屢次同一原因造成成材率未達標班組進行嚴厲考核,并跟班學習。在車間高要求、嚴標準的措施下,各班組成材率均有提升,形成你追我趕、積極整改的良好氛圍。
穩抓線差,一舉三得。由于切分軋制,線差差異大,實際成材率低,負差難控制,成為棒材提升成材率的一大難關,棒線車間逆水行舟、迎難而上,分析原因、制定措施,要求各班組派專人在冷床區域緊盯切分軋制線差控制,隨時調整,力求達到各倍尺長度相等。隨著措施的落實,調整工標準意識大幅提高,線差控制達到順行時基本“0”誤差。同時針對各規格制定切損長度規范,每日進行1#、2#飛剪及冷剪切損長度進行測量,及時調整飛剪參數;針對負差這個關鍵指標,緊跟分廠負差穩定率項目,組織負差值攻關活動,調動員工積極性,對關鍵崗車間每天通報負差值完成情況。由于車間抓好切分軋制線差控制,成材率、負差值、定尺率得到全面提升。
溫度改進,卓有成效。軋制冷坯時加熱時間較長鋼坯氧化燒損增加,若加熱時間較短棒材上冷床溫度低產生頭尾彎鋼切損增加,均對成材率影響較大。棒線車間針對該情況,要求車間技術人員通過對保溫前后鋼坯開軋溫度不斷測量,總結出適合時長及保溫溫度,車間主動聯系分廠技術科對冷坯保溫溫度、時長進行改進,細化工藝控制。從而達到減少鋼坯氧化燒損及冷剪切損,成材率得到提升。(李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