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陜鋼集團漢鋼公司軋鋼廠棒線車間針對綜合成材率這個關鍵性降本增效指標,不等不靠,主動出擊,精準施策,實現了2#棒線成材率101.88%的較好成績,創2#棒線投產以來的最高紀錄,躋身全國一流指標。
減切損,筑牢基礎
“小王,1﹟、2﹟飛剪和冷剪9月份切損影響成材率1.3%,切損太大,10月份必須降到1.15%以下”,這是棒線車間主任對技術員小王下達的切損任務。對此,2#棒線軋鋼工按照車間需求,從細節抓起,規定1#、2#飛剪切頭不超過20cm、15cm,如違反長度要求,車間則按照工藝紀律相關制度進行考核。同時,在冷剪處設專人進行鉤鋼、觀察定尺切頭尾長度,第一時間反饋給冷床工,冷床工觀察線差、倍尺長度,并和主控工及時聯系,三方聯動,確保將冷剪切損降到最低。10月份切損降到1.13%,為提高成材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降中廢,確保順行
中廢的降低是提高成材率的有效途徑之一,棒線車間始終堅持“停機就是事故”的理念,在降低中廢上下功夫。車間大力推行料型標準化、操作標準化,提高全體員工的責任心。通過制度的約束將人為因素對中廢的影響降到最低。全月中廢較9月份降低28%,提高成材率0.07%。同時,也保證了軋線的順行,安全風險大幅降低。
提負差,創造條件
在棒材的生產中,負差值的提高,對綜合成材率的提高至關重要,車間牽住這個“牛鼻子”分類施策。首先,在多線切分軋制中必須保證K1軋機左右輥縫相等,把工作做精做細,確保多線切分軋制時成品內徑相等,為提高負差值打下基礎。其次,冷床工及時觀察成品鋼材線差情況,快速反應,第一時間通知調整,提高鋼材整體負差值。最后,主控臺通過電氣自動化調整軋線堆拉關系,保證鋼筋通條性最好。通過一系列措施的實施,全月負差值較9月份提高0.3%,為綜合成材率提高創造了有力條件。
工藝改,大膽創新
“只有不斷的創新,我們才能繼續進步”,這是車間技術員小王的口頭禪。2019年以來,棒線車間進入了自主創新改造的“快車道”,車間聯合其他職能科室先后進行了165斷面方坯改造,φ16、φ14、φ12螺紋孔型優化,活套改造等一系列工藝改造。在提高產量的同時,中廢、切損、負差值等指標一并提升,工藝改造大放異彩。(張滄浪)